APP下载

从痰火肝风辨治实证眩晕115例临床观察

2017-11-02陈韵菲郝桂香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
关键词:肝风黄连白术

陈韵菲 张 鹏 郝桂香

从痰火肝风辨治实证眩晕115例临床观察

眩晕;实证;旋覆代赭汤;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是一种发作时自觉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主神经失调的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眩晕通常反映前庭部位的病变[1]。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多逸少劳,嗜食肥甘油腻之品,久之损伤脾胃,脾胃失常,生湿酿痰,痰阻中焦,失其健运,痰湿复生,郁而化热,痰火上扰,阻滞清窍,引发眩晕。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也会导致人们情绪多变,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灼津成痰,痰火交结,痰随火升,上犯头目引发眩晕[2]。本观察从痰火肝风辨治实证眩晕,通过旋覆代赭汤、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方加减,对115例实证眩晕患者实施清热化痰、搜风通络、健脾化湿、降逆开窍的中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就医的实证眩晕患者115例,男28例,女87例;年龄30~87岁,平均(60.33±11.56)岁;青年组(≤44岁)11例,中年组(45~59岁)43例,年轻老年组(60~74岁)46例,老年组(≥75岁)15例;病程1周以内31例,1~2周21例,2~4周17例,1~3个月21例;3~6个月5例;6~12个月4例;12个月以上16例。

诊断标准[3]: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眩晕辨证。实证: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瘀阻脑络证。

纳入标准:具有典型眩晕症状,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观察者。

排除标准:①颅内占位性病变,外伤、眼科疾病、贫血、血压控制不良等引起者。②正在服用耳毒性药物患者。③年龄18周岁以下或妊娠、哺乳期女性。④辨证为气血亏虚证、肾阳不足证、肾阴不足证。⑤合并有未控制的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旋覆代赭汤、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方加减治疗。基本方量如下:旋覆花10 g(包煎),生赭石15 g(先煎),天麻15 g,法半夏15 g,化橘红15 g,茯苓30 g,炒白术15 g,僵蚕10 g,全蝎6 g,蕲蛇6 g,杭菊花10 g,草决明15 g,黄连10 g,黄芩15 g,石菖蒲15 g,郁金15 g,生甘草5 g。药量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增减:伴耳鸣者加龙胆草、骨碎补;头痛者加当归、川芎;项强者加羌活、独活;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每日1剂,水煎至250 mL,早晚分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减药至停用,按照服药的疗程,每周对患者进行门诊复诊观察或电话随访3次。

观察指标。①生物学指标: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1个月内服药史,此次眩晕发病病程。②症状评价指标:眩晕轻重分级标准[4]。轻度:自觉头晕目眩,无自身或景物之旋转感或晃动感;或单纯头部昏沉而不影响活动,记为2分。中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旋转或晃动感,但不影响生活;或单纯头昏而影响活动,但能坚持工作,记为4分。重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和景物旋转感,头身不敢转动;或单纯头昏,心烦意乱难以胜任工作,记为6分。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分值降为0分。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分值降低4分。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分值降低2分。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减轻或者加重,分值无变化或者分值升高。

2.结果

(1)不同年龄、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不同年龄组第1个疗程的疗效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3个疗程的疗效等级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显效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个疗程痊愈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3个疗程痊愈率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青年组、中年组、年轻老年组在第2、3个疗程的痊愈率明显高于75岁以上老年组。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例)

注:与同期老年组比较,*P<0.05

(2)不同病程、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不同病程组间在每个疗程中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疗程治疗后,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效果均优于3个月以上者;发病1周内患者在第1周治疗后有效率、显效率和治愈率最高;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总体痊愈率、显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不同病程、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例)

讨论

眩晕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症常见于高血压、脑血管病、颈椎病、美尼尔综合征等。根据以上症状,本观察以旋覆代赭汤、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本方治疗眩晕。《本草新编》:“代赭石虽能旋转逆气,然非旋复花助之,亦不能成功,二味必并用为佳。”“旋覆花虽能止逆,而不能定逆。用旋覆花以转其逆,复用代赭石以定之,则所转之气,不至再变为逆也。”此方首以旋覆花、代赭石并用,以消痰且降痰火上攻之势;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僵蚕、蕲蛇、蜈蚣归肝经,搜风通络祛痰;黄连、黄芩、菊花、草决明可清头面、肝经之痰火;石菖蒲、郁金清心开窍。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89.57%的患者首诊即有效,治疗3周后痊愈率为76.52%,可见从痰火、肝风辨治实证眩晕,不拘于西医之病种,守上方加减变化,临床用之,疗效尚佳。

在本次随访中无效患者3例,2例有小脑梗死病史,另1例为小脑萎缩。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平衡及共济失调,由此推断小脑疾病患者,因平衡中枢受损,此法治疗不甚理想。本观察结果表明,75岁以上老年人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组,与高龄老人气血阴阳失调、自身调整恢复能力差有关;病程短于3个月患者的疗效优于3个月以上患者的疗效,尤其是病程为1周内的患者第1个疗程的有效率为100%,3周痊愈率为90.32%,高于其他病程患者,说明在眩晕的发展过程中,初早期为治疗的最佳时机,应尽早治疗,随着病程延长,治疗效果与疾病初期相比有所减弱。

[1]粟秀初,孔繁元,黄如训.进一步提升眩晕、头晕和头昏诊疗工作中的理性共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1):702-704.

[2]陈韵菲,张鹏,郝桂香,等.杨铮主任医师从痰火肝风论治眩晕的临床经验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7):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016-11-14)

猜你喜欢

肝风黄连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基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研究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发生发展机制及泻青丸干预作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不一样的“双黄连”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徐荣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辨治经验介绍
“肝风内动”理论临床发微
基于文献研究的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小矮子”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