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拳打脚踢的爱情”:当代爱情影视剧中的“野蛮女友”模式分析

2017-11-02

电影新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爱情

李 莉

“拳打脚踢的爱情”:当代爱情影视剧中的“野蛮女友”模式分析

李 莉

“灰姑娘-白马王子”模式和“欢喜冤家”模式是爱情影视剧中经典的情侣模式。近年来,“野蛮女友”模式成为受到大众欢迎的新的情侣模式。文章采用叙事学、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多种视角对这种“野蛮女友”模式进行深度剖析,从人物谱系、叙事策略以及性别言说策略等三方面探究它的呈现形式、深层结构及意识形态功能,揭示出其背后的性别想象和性别建构。

“野蛮女友” 情侣模式 性别想象 性别建构

爱情影视剧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情侣配对模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着亘古常新的爱情故事。“灰姑娘-白马王子”模式和“欢喜冤家”模式都是经典的情侣模式。“灰姑娘-白马王子”模式源自古老的格林童话,在各种文化和各个时期被反复讲述,影响深入人心。男人和女人被定义为强者/拯救者和弱者/被拯救者,性别模式是传统的男强女弱。“欢喜冤家”模式来自好莱坞20世纪30-40年代流行的神经喜剧,两个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吸引的“欢喜冤家”是叙事核心,他们被塑造为一种势均力敌的性别关系。近年来,一种也许可以命名为“野蛮女友”模式开始盛行,成为继“灰姑娘-白马王子”模式和“欢喜冤家”模式之后另一种受到大众欢迎的情侣模式。

“野蛮女友”被人所知源自2001年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这部小成本影片创造了票房奇迹,在韩国乃至整个亚洲都掀起了观影狂潮,也使由全智贤扮演的“野蛮女友”和车太贤扮演的“暖男”形象深入人心。2014年,《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郭在容与中国电影明星周迅、佟大为合作,又推出了《我的早更女友》,周迅成功地演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野蛮女友”。2016年,文章导演的《陆垚知马俐》也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宋佳版的“野蛮女友”,而影片中的陆垚(包贝尔饰演)也当仁不让地继《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牵牛(车太贤饰演),《我的早更女友》中的袁晓鸥(佟大为饰演)之后成为新一任“暖男”代言人。这一模式对传统性别秩序进行了颠覆和反转,既不同于“灰姑娘-白马王子”中传统的男强女弱,也与“欢喜冤家”中旗鼓相当的两性关系有异,“野蛮女友”和“暖男”构成了后现代社会风趣迷人的性别景观。

本文采用叙事学、性别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多种视角对新近出现的“野蛮女友”模式进行深度剖析,从人物谱系、叙事策略以及性别言说策略等三方面探究此模式的呈现形式、深层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功能,揭示出情侣模式背后的性别想象和性别建构。

一、人物谱系:反传统的人物设置

“野蛮女友”模式中,“野蛮女友”和“暖男”以其反传统的人物设置令人耳目一新。女性强悍“野蛮”,男性温柔顺从,性别角色的颠倒挑战了观众们的观影经验,以反叛的姿态定义了自己的流行坐标。

1.“野蛮女友”

“野蛮女友”之所以能引发大众的强烈兴趣,首先在于其形象的颠覆性,尤其是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美德的先天设定:温柔。无论哪一种文化,温柔都是性别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要求,是所谓“完美女性”必备素质之一。“野蛮女友”不仅不温柔,还相当“野蛮”,尤其是对追求她爱慕她的男性。命令呵斥是家常便饭,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还时不时捉弄他一下。看过《我的野蛮女友》的观众,一定对影片中女孩(全智贤饰)在地铁上打牵牛耳光,在操场上逼迫牵牛穿高跟鞋跑步的情节印象深刻。除了爱动手,爱喝酒,而且一喝酒就醉也是“野蛮女友”的标配。喝酒-醉酒-呕吐-照顾——“野蛮女友”喝酒必醉,醉必呕吐的桥段正是“暖男”出场的重要时刻,生动地诠释出何为“暖男”。《我的野蛮女友》中,女孩两次醉酒到不省人事都直接构成了关键的叙事动力,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促进了两人的情感升温。

图1.《陆垚知马俐》

“野蛮女友”大行其道无疑是呼应了现代社会里日益增多的“女强人”“女汉子”。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不仅跻身传统的男性主导的行业,成为个中翘楚,而且越来越鲜明地表现出某些传统上用来形容男性的品质,诸如果断、坚毅、有远见、有魄力等等。银幕上“野蛮女友”既是对现实生活中“女强人”“女汉子”形象的呼应,又是对这种形象的浪漫变形。“野蛮女友”一方面保留了“女强人”“女汉子”性格上的强悍泼辣,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外表上的女性魅力。从全智贤、周迅、宋佳到张柏芝,这些“野蛮女友”无一不是青春靓丽的——正是因为其年轻貌美,男人才心甘情愿地被她“虐待”和捉弄,带着一种“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别致情调——“野蛮女友”是个奇妙的混合体,传统的外表与非传统的内在构成有趣的反差。

由此可见,“野蛮女友”对性别意识形态的反叛仍然是有限的——不管是传统的“温柔女友”,还是反传统的“野蛮女友”,归根结底都是在迎合流行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某种想象,而这种想象又反过来构成了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

2.“暖男”

与“野蛮女友”相对应的,是“暖男”,比如《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牵牛,《我的早更女友》中的袁晓鸥,《陆垚知马俐》中的陆垚。与象征着地位与权势的白马王子不同,他们不是“高富帅”,不会让女人一见钟情,却具有难得的男性品质:温柔、细腻、深情款款,尤其是对女友的要求百依百顺,随叫随到,做得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最终以“千年备胎”的身份赢得“野蛮女友”芳心。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男人可以被称为“暖男”?也许可以参照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暖男,是指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他们通常细致体贴、能顾家、会做饭,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理解和体恤别人的情感,长相多属干净清秀的类型,打扮舒适得体,不会显得过于浮躁和浮夸。小清新强调外在形象,而同系列的暖男却更强调内在。暖男同时也称顾家暖男,指那些顾家、爱家,懂得照顾老婆,爱护家人,能给家人和朋友温暖的阳光男人。①总而言之,暖男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温暖包容、细致体贴、专一忠诚、不离不弃。

《我的早更女友》中的袁晓鸥被称为“极品暖男”。为了治愈因为失恋出现“早更”(提早进入更年期)症状的女主角戚嘉(周迅饰),他想尽各种办法:一日三餐精心烹制,煲汤熬药费尽心思,还陪锻炼陪聊天——可谓是呕心沥血,无怨无悔。《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牵牛也是这样的“优质暖男”,为了让心爱的女友忘记过去的伤痛,他被打、被摔、被推下河也心甘情愿。《陆垚知马俐》中的陆垚,一直深爱着马俐(宋佳饰),但也深知自己的“备胎”地位,于是极尽所能地默默陪伴在女神身边,总是在女神失恋后去她的窗边嚼锅巴,因为女神要听着他的咀嚼声才能入睡……

“暖男”的出现和盛行无疑表征了当代都市女性审美偏好的悄然转向。女性在经济上、情感上的越来越独立自主,对男人的要求从以前看重财富、地位等外在标签转为对性格、情感、精神等内在品质的关注。白马王子、霸道总裁固然完美,但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虚无缥缈。而“暖男”们温暖、踏实、接地气,虽然没有财富和地位装点门楣,但对女友如公主般的呵护且忠贞不贰的品质已足以让他成为喧嚣浮世中的钻石,熠熠生辉。

二、叙事策略:来自内部的爱情阻力

传统爱情片中,爱情的阻力通常来自外部——身份、地位、权势、家庭的差异,但在现代爱情片中,爱情的阻力往往来自情侣内部——他们不知道他们相爱——因此他们发现彼此相爱就成了影片叙事的主要内容。②阻力可以是相互之间的误会和偏见,意见相左,旧情难忘,乃至孤独自闭等等。“野蛮女友”模式中,爱情阻力来自“野蛮女友”的情感困境,而叙事线索则是“暖男”面对各种阻力迎难而上,通过重重考验,最终赢得美人心。

1.初始的情感困境

一般来说,“野蛮女友”在故事开始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个情感困境。《我的野蛮女友》中是女孩的初恋男友突然离世,女孩痛不欲生,经常以醉酒来麻醉自己。《我的早更女友》里,戚嘉在毕业典礼上穿着婚纱向男友求婚,却被当众拒绝,这一致命打击使她精神混乱,情绪失控。《陆垚知马俐》中的马俐是一个校花级的漂亮女生,总是被各色男性追求。但看起来一帆风顺的马俐其实一直迷茫在各种男性追求者中,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情感归属。

情感困境的设置为“暖男”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正是在“野蛮女友”被抛离了原有的生活轨道,精神深受创伤的情境下,“暖男”的登场显得格外治愈。和童话中白马王子从野兽、巫婆、妖魔手中拯救出公主相类似,“暖男”把“野蛮女友”从另一个男人对她的伤害中拯救出来,赋予她新的生命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暖男”其实是世俗化的,低配版的白马王子。

2.对“暖男”的重重考验

“野蛮女友”与“暖男”的爱情阻力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两人之间。具体来说,“野蛮女友”因为无法忘记旧日恋人,无法摆脱情感创伤,对安慰她照顾她的“暖男”是百般折磨,各种考验。相信第一次看《我的野蛮女友》的人都会对女孩的“暴力”瞠目结舌,而牵牛尽管被“玩弄于股掌”却总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也令观众哑然失笑。《我的早更女友》中,导演安排戚嘉将“硬暴力”转化成了“软暴力”,袁晓鸥不再被打被摔被推下水,但不管他怎么体贴入微悉心照顾,每次表露爱意的时候都被无情拒绝,仿佛要从各种角度检验他的诚意。《陆垚知马俐》中,陆垚也是在求爱路屡遭挫折,不仅跟女神约会时摔破脑袋险些丧命,还在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大胆表白时被马俐戏弄……总之,作为非典型白马王子的“暖男”,要娶到心中的女神就必须如西天取经般历经艰险,最后才能修成正果。

图2.《我的野蛮女友》

从叙事效果上说,对“暖男”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考验正是影片所浓墨重彩之处。女人“施虐”,男人“受虐”——角色的设置以游戏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性别关系,在戏谑中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性别秩序,既满足了电影创作求新求异的需求,也暗中吻合了女性观众们对男权中心主义的不满和反抗,因此这一系列的影片以女性观众为目标观众,受到女性观众的喜爱也就在情理之中。

3.完满结局的延宕

“野蛮女友”表面上是蛮横骄纵的“河东狮”,实际上是情感受挫无法自赎的“迷惘的羔羊”。“暖男”的出现使她能够治愈伤痛重获新生,因此她接受“暖男”的过程也是她自我疗愈自我救赎的过程。在叙事安排上,为了避免最后的皆大欢喜看起来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替代,在最后的结尾部分都安排了情绪的延宕。《我的野蛮女友》中,女孩已经被牵牛的爱感动,但因为无法说服自己接受一份新的感情,她选择了远离,让时间来帮助自己整理思绪,直到几年后偶然重遇牵牛。《我的早更女友》也同样如此,袁晓鸥在生死关头的表白深深感动了戚嘉,但导演并没有立即安排两人在一起,而是让袁晓鸥远赴上海,让时空的距离冷静这份激情,直到重获新生的戚嘉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他面前。《陆垚知马俐》中,陆垚终于鼓足了勇气向心爱的女神表白,却换来了利索的一巴掌。失落痛楚的陆垚在巴塞罗那自我放逐,女神却突然从天而降。这种叙事上的冷处理使得人物累积的情绪更加饱满,观众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因此当最终的Happy Ending到来的时候,柳暗花明的惊喜才显得水到渠成。

三、性别言说策略:反叛与暴力

把对传统性别秩序有限度的反叛和颠覆以游戏化的暴力方式呈现出来,是“野蛮女友”模式的性别言说策略。这一策略使“野蛮女友”在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默许,成为大众文化的流行产品。

1.性别错位

“野蛮女友”模式是一种倒转的性别叙事,女主强悍泼辣,男主角温柔体贴,女强男弱构成一种有趣的性别错位。《我的野蛮女友》中,女孩爱喝酒,总是喝得醉醺醺的,而且性情暴烈彪悍,颇具男性特征。而牵牛却一直被妈妈当做女孩抚养,12岁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是女孩子,性情温顺,对付“暴力”总是逆来顺受。从表面上看,性别错位使传统的性别秩序有所颠倒,男强女弱转变为女强男弱。但从深层模式上看,男性/拯救者,女性/被拯救者的性别权力关系并没有改变,男性依然是拯救者,女性依然是被拯救者。只是不同于传统叙述中男性将女性从危险境遇或者贫穷卑微中拯救出来,“野蛮女友”模式中是男性把女性从某种情感创伤或者迷茫状态中拯救出来,赋予她新生,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种精神上、情感上的拯救,更切合现代社会中女性的需求。

“野蛮女友”模式里,女主角的性别错位来自初始的情感创伤,一旦创伤被疗愈,女主角就会回归到传统的性别秩序里,以传统的性别形象出现。这在《我的野蛮女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前半部性情乖张,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的女孩在结尾时却回归到淑女打扮,乖乖地坐着,接受长辈安排的相亲。《陆垚知马俐》里,第二女主角方灰灰(焦俊艳饰)也发生了这样有趣的变化。故事开始时她以一头银色短发的“男人婆”形象示人,眼神犀利,特立独行。但遇到爱情后她立刻摇身一变,带上黑色假发步入婚姻——仿佛之前的她是误入歧途,爱情解除了她身上的魔咒,使她回归真身。“在众多的大众文本中,几乎所有的反性别陈规的女性,在叙事情境中,只要他们遇到爱情,她们就一定会一反自己平常的举止,臣服于传统的性别身份与性别秩序,这已经成为性别叙事的陈规滥套。”③

由此可见,“野蛮女友”模式对性别意识形态的反叛是有限的,局部的,并没有从根本上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对性别秩序的设定。性别角色的反转带来了喜剧性的观赏效果,这种喜剧性效果弱化了男性中心意识在性别错位中产生的尴尬,使得这种性别错位能够得到意识形态的允许,在大众文化中重复生产。

2.女性暴力

从《古墓丽影》(Lara Croft: Tomb Raider)到《查理的天使》(Charlie’s Angels),从《杀死比尔》(Kill Bill)到《史密斯夫妇》(Mr.&Mrs. Smith),当代流行的影视文本中,女性暴力已不鲜见。“野蛮女友”模式中,也充满了某种游戏化的暴力。女性暴力成为一种被消费的“奇观”,在男性中心意识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女性暴力必须要经过严密的编码才能被允许和接受。被允许的女性暴力首先要有一个合理合法的理由,比如,在《查理的天使》里是伸张正义,《杀死比尔》里是复仇雪恨,“女友”系列里则是前男友带来的精神创伤。其次,行使暴力的女性必须是美丽的。在“颜值即正义”的消费文化中,“美丽之于女性已经变成了宗教式的绝对命令,而美丽之所以成为一个如此绝对的命令,只是因为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④对此,吴菁指出:“女性暴力正是在‘美丽’的包装下被生产、被消费,这是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与男性中心意识进行协商和共谋的结果,它对男性中心意识进行有限度地颠覆以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因为消费社会中的最高逻辑无疑是资本的逻辑。”⑤

结语

爱情叙事并非只是对爱情故事的讲述。不同时代不同政治体制的意识形态体系都决定着为何讲述以及如何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爱情叙事中的性别形象也从来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逼真复制,而是性别意识形态的隐秘发言。不断变化的情侣模式既折射出社会文化对性别形象的改写和重塑,也反映了文化深层结构的稳固和延续。

“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与想象,它不仅构成了人们理解自身和世界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权力——建构的权力。性别叙事作为一种文化表征,不仅表达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别意识与性别秩序,而且是更大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普遍化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又帮助建构并生产了这一结构。”⑥

图3.《我的早更女友》

从古典的“灰姑娘”模式到后来的“欢喜冤家”模式再到近年出现的“野蛮女友”模式,剖析当代中外爱情影视剧中的情侣配对模式使我们能够考察性别意识形态的运作策略及其建构作用。这些模式中所蕴含的性别话语、性别秩序、性别权力关系反映了无处不在的性别意识形态对大众流行文化的控制和支配。

古典的“灰姑娘”模式中,男性是强者和拯救者,女性是弱者和被拯救者,这种性别叙事反映出传统性别意识形态对两性的规范和定义。它包含着一种暗示:女性没有能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和境遇,唯有等待男性的拯救和帮助。这种性别想象不仅在流行文本中建构了一个不自信的不独立的女性形象,也决定了现实中的女性对自身的认识。

现代的“欢喜冤家”模式中,男女主人公被塑造为在智力和能力上都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在争吵和抬杠中产生爱情,并且以含蓄的方式象征着不同阶级/阶层的融合。与“灰姑娘”那种被动地等待拯救的温顺姿态不同,“欢喜冤家”中的女性自信独立,代表着现代社会里经济和精神都日益强大的女性形象。

当代的“野蛮女友”模式中,传统的性别形象被颠覆和反转:女性变得野蛮、霸道、强势,男性则变得温柔、体贴、弱势,性别秩序也从男强女弱转变为女强男弱。对女性力量的强调和夸大呼应了当代社会女性地位的崛起,迎合了女性观众对男权中心主义的不满和反抗,因此受到女性观众的欢迎。但不能不指出的是,这一模式仍然存在着某种表里相逆的“吊诡”——女性和男性表面上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深层上却是被拯救者与拯救者的关系。男性中心主义仍然左右着两性关系,只是变得更加隐秘复杂。“野蛮女友”模式是消费时代性别建构的新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性别意识形态与消费文化的协商和融合,也注意到男性中心意识在消费主义时代更为隐蔽巧妙的运作方式。

【注释】

①参见baike.baidu.com“暖男”词条解释

②卞智洪.韩国爱情电影初探,世界电影[J],2003(2):40

③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8

④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23

⑤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3

⑥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7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中国爱情电影研究:历史与风格”(项目编号:K2014-47)阶段性成果。

李莉,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博士后,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爱情
什么是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985相亲局』,能否赢得完美爱情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一碗饭里的爱情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