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小议
2017-11-01汪红军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和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发挥朗读示范与引导。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要如何营造出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意蕴,同时理解文章内涵,体悟文章情感呢?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朗读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乎每个语文教师都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但是有的学生对此却抱有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朗读反感心理,所以需要语文教师端正朗读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观念。一方面,语文教师不要强制性地让学生开展机械性的朗读,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积极融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小学生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教师要多在小学语文教材选择有价值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体验。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不要将朗读教学单独割裂开来,而是要将朗读教学与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朗读教学价值最大化。能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是经典,朗读一些经典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审美和创造精神,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积极构建学生想读的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减少被动性的朗读,产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能产生朗读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发自心底的喜欢读、愿意读,这才是朗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愿意读、想读,才能更好地入文、入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听、多看一些与朗读素材相关的音频、食品资料。同时,采用视听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朗读兴趣,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境创设不同的朗读氛围,通过阅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并在相互借鉴中提高阅读学习技能。如,在苏教版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并表达阅读中所体验出的作者的情感,最后对学生的朗读成果进行对比和表演。这样的朗读教学形式,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认识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教学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很多时候是需要依据教材来开展的,语文教材本身也是很好的朗读教学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制定不同的朗读指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的领读和范读,在课文中有些地方的讲解需要依靠朗读来替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
好的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取得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在朗读前需要首先研读课文,在朗读中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锄禾》的朗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朗读示范,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生字、生词,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的断词、断句,把握好诗歌朗读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范读的过程中,结合适当的讲解,可以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此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領悟诗歌内涵,教师在朗读中还要处理好音调和语速等。
四、教师传授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正确的语文朗读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而错误的朗读却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反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此,语文教师要首先保证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语言发音准确、清楚,要让学生正确地用普通话朗读,这是朗读的关键。其次,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控制朗读的语速和语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先研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特征,从而确定好朗读的语速和语调。再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开展体验式的朗读,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朗读中受到启迪,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滥竽充数》的朗读中,学生就需要控制好语速,给自己和旁听者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真正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教给学生有效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能通过朗读更好地解读教材。
汪红军,江苏灌南县百禄小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