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师魅力磁场 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2017-11-01孙啟刚
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与沟通,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发挥个人魅力,运用各种活动形式主导“磁场”的创建,激发学生情感态度里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生发,以此提升教学的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如何使之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使之成为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教师在寻找方法时,不妨向现代的明星们取取经,发挥出语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喷涌而出。
一、递出“美丽”的形象名片
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穿着得体、充满书卷气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对他(她)产生好感和信任感,甚至有盲目的崇拜感。学生一旦确立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对他(她)所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利用为人榜样的角色,挖掘自身优势,创造差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点亮美学的眼光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语文学科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美的艺术魅力。可在追求教学成绩和即成效益下的“灌、填、喂”的填鸭式教学,把语文课变成了一帧模糊而黯淡的黑白照片,陈旧而沉重。而语文课堂必须是美的,该有对学生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该是一座看风景的平台,让学生坐在里头如沐春风。而教师是充满個性的魔术师,为学生点亮一道道的风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美育磁场,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一)情境之美
营造和谐的审美氛围,真正做到润物无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装点”,可从美读方面入手。
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文内容的教学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感受文本,体验情境,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对接,心灵的“感通”,就是用“美读”读“美”。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思乡名作,教学中,我先播放视频朗诵,师生共同欣赏专家精彩的美读;学生自读后指名朗读,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把诗歌中的每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陶醉在诗歌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一节课,书声朗朗,此起彼伏,学生情绪高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美读不仅事半功倍,更是美的熏陶。
(二)语言之美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幽默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就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乐事。
教师要发挥个人的独特魅力,创建语文学习的磁场,激发学生学习的成效。古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罗曼·罗兰也曾告诫我们说:“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地行动,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不然就会消失。”我想,以个人魅力来打底,教学活动来促进,坚持原则为保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教学中充分启动个人魅力的磁场,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任重而又道远。
孙啟刚,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中心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