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以读促写活动课设计探索

2017-11-01杨知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杜甫古诗情怀

千年诗歌华章溢彩,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强调《诗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功能,“认为学诗才能说漂亮、得体、符合当时道德标准的话”[1]。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强调诗歌对个人审美品质、气质才华的影响。古代诗教、通过读诗培养道德品质、审美品味,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现在诗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阅读鉴赏,应综合学习,将阅读鉴赏与写作教学结合。跳出只训练诗歌鉴赏的狭隘视野。如何将诗歌阅读鉴赏与写作相结合?我认为可以尝试吟诵、鉴赏、积累三个环节进行综合学习活动设计,促进诗歌读写结合。

一、举行吟诵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诗歌阅读是离不开吟诵环节,吟诵是传统诗教核心方法。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吟诵这种传统的读诗、做诗的方法也走进我们的视野。叶嘉莹说:“吟诵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在低回往复的吟唱、吟诵之间,对于古人会有更深的体会。”“吟诵可以培养写作诗歌的能力”[2]。近几年诗歌吟诵也走向了大学讲堂、电视荧屏,教育论坛。

高中古诗教学举行吟诵活动,将古典诗歌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鲁迅在《无题》中说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吟诵是写作方法。吟诵中咬文嚼字、调整语言字句,以使文章气韵流畅,音韵和谐。曾国藩提出 “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学生学习吟诵有助于培养汉语语感、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更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且吟诵注重心灵体悟,学生在浅吟低诵中感悟古人情怀,用生命感悟生命才是真正的阅读。如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根岸英一在演讲中提到:“学校比国家重要、教师比学校重要,比老师重要的是自己。”他强调一个国家的兴盛靠教育,而教育中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要成功,不能依靠老师,更要靠自己的努力。我们要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敢于表达、乐于写作。吟诵不是教师的分析、拆解,是学生体悟语言、咀嚼诗意的活动,学生更容易在吟诵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进行吟诵活动设计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介绍了浅显的古诗声韵理论,可在这基础上指导学生吟诵,了解依声定调,声调与感情表达的关系、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进而鼓励创作近体诗。古典诗词自有其生命力和魅力,且古典诗词创作并非是阳春白雪、不可企及的,学生对于古诗创作这看似有难度的写作任务,往往能容易在活动中证明自己、挑战自我。我曾经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举行吟诵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要成功的举行诗歌吟诵活动,需要循序渐进,做好准备工作。在诗词阅读教学中就要坚持渗透吟诵鉴赏、介绍声韵常识。并结合校本选修课《笠翁对韵》,指导学生学习诗词格律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巧妙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设计诗词活动。秋季学期利用中秋、元旦、冬至等传统节日设计活动。进行了金秋诗话吟诵比赛、古诗词创作大赛、新春对联比赛三次比赛。邀请同事做嘉宾点评,给学生颁发奖品,赛后录制视频、印发纪念作品集。将吟诵活动和传统习俗结合,用有趣的节日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也做成小视频发到班群,成为青春的美好记忆。

活动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参赛作品、进行诗词创作交流活动。学生在创作中琢磨语言、咬文嚼字、联想比较、反复吟诵体会。创作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喜庆氛围,提升了活动文化底蕴和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创作交流也提升了诗歌阅读和创作的学习兴趣。

二、鉴赏诗词意境、培养思维品质

高中生写作最难是不知道写什么?有些是真没有素材,更多的是缺乏联象能力,无法联想恰当素材,并运用思维进行恰当的选择、加工。古典诗词经过历史的淘汰选择,流传下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传世佳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学生借鉴诗词思维方法,可谓取法其上。在诗歌鉴赏分析环节,以课本诗歌为例,选准切入点,一诗一心得,引领学生领悟大家之作的妙处。

高中生记叙文的常见失误在于描写不细致真实,抒情虚假,编一些虚假的幼稚故事。通过对诗歌意境的鉴赏,理解杜甫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写的是心境中的凄寒冰冷。李白“朝如青丝暮成雪”写的是景象时光面前人的真实感受,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心眼看到的千里江南春景。鉴赏中调动形象思维,想象富有感情的画面、对作者的意图、情感进行揣摩。记叙描写要符合情感的真实,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设计梦境构思方法,并结合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设计梦幻传真情的写作活动。景物描写选择最能体现自己真情的意象来描写,在《山居秋暝》《积雨辋川庄作》中设计景物描写技法。

学生议论文中的突出问题是思维不严密,深刻。选材逻辑上与观点结合不紧密,观点泛泛而谈。诗歌篇幅短小,谋篇布局思维严密紧凑。学习虚实相生的写作技法时,就可以《雨霖铃》《扬州慢》等思维贯穿时空,既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有写心中所想之景、既关注现实当下、又联想过往,使诗意富有变化,又内蕴丰富的作品为例,以课内古诗引导学生思维纵向和横向联想,并结合适当写作训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3]的原因是“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观察细致,描写景物忠实于自己所见,写出眼中所见。体悟求深,体悟人生、对一草一木皆可体悟,忠实表达自己深刻思考。大家之作能于人常见,见人未见。与人常悟,发人所未思。课本选择的大家之作,教师不应停留在理解感悟层面,挖掘课内诗歌运思之妙与学生写作难点结合点,向古诗的构思学习,提升作文的思维深刻和严谨度。

三、感悟诗人情怀、积累写作素材

王栋生先生《栋生写作教学笔记》中提到对高中教学中读写结合,当堂训练200字左右小作文训练的质疑。[4]认为一节课时有限,往往学生完不成任务。实则读写结合课堂这样的问题正是读写结合未常态化,若是每次课堂都渗透写作,积累素材、积累技法,定期整理积累成果,当堂写200字就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了。第二是学习到应用自如,如要学生在积累后,不断加深理解,越是深刻的领悟情怀,越能灵活应用。因而,诗歌教学对教材诗歌篇章的重组,以诗歌情感组成诗歌专题,让学生对诗歌感情个性化、深化思考的基础上,再将学生说点什么的欲望,水到渠成引导写作指导上,进行读写交流会。诗歌课堂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写作的欲望和表达的内容,通过交流分享,学生会丰富自己的阅读体会,也彼此借鉴写作的技巧。

领会编者意图、训练要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教材,按诗歌思想内容进行重组,补充材料,有的放矢的指引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应用。执教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时,笔者大胆结合写作训练目的,对篇目进行了重组。将杜甫的《旅夜书怀》和《阁夜》对比阅读,并结合杜甫《蜀相》、陆游《书愤》组合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诗歌专题。漂泊异乡的杜甫在《阁夜》中写景更加萧瑟凄凉、《旅夜书怀》中壮阔雄浑的意境变成了悲壮雄浑。家国情怀,对民生凋敝、战争中百姓命运的悲悯成就了杜甫的诗圣仁者心胸。在对比阅读基础上,带领学生重温高中学习的杜甫晚年《登高》、《登岳阳楼》《蜀相》、陆游《书愤》等文,提供课外阅读资料杜甫《兵车行》、顾炎武《日知录》节选内容,杜甫诗作中传递出来的位卑不忘家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令许多学生感动,课程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在苏武、杜甫、辛弃疾、陆游等具家国情怀人物中选择一位写100-300字人物评论。要求结合人物精神特质和突出功业对人物进行评论。”学生完成人物评论写作后学生分享写作感悟,两个班精选汇编“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人物素材1万多字,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了素材。

诗歌选修教材为例,据诗情不同,设计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对话自然,诗意栖居”、“铁马剑气、英雄感慨”、“历史畅想、今古智慧”、“羁旅漂泊、心系故土”、“怀才不遇、时代与我”六个主题诗歌读写积累活动,积累了近10万字的作文素材。

现在散文家冰心、朱自清、余光中等诗文皆长。诗、文虽体裁不同,但若有的放矢地将古诗阅读和文章写作结合起来,弘扬诗教传统,古诗教学读与写的结合,帮助学生做到锦绣诗词、书写漂亮文章。

参考文献:

[1]陈绍伟.诗歌辞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第2页

[2]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3]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增订本)[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3.9

[4]王栋生.栋生作文教学报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6

杨知华,贵州遵义第四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杜甫古诗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杜甫改诗
品读古诗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