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017-11-01韩丽萍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使之终生受用。但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师以讲代读,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放任自读,不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忽略文本,导致阅读教学失位。探索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已大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自主阅读课堂上,更是能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不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广度、深度与宽度。自主阅读过程中常常将文章中描绘的形象结合接触过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再现,才能让学生读懂,于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深入创设这种形象。
如,在学习《狐貍与乌鸦》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演示或网络上关于这个故事的相关视频为学生进行展示,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强化学生的感知。当学生达到基础的感知以后再进入课文的文字理解,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课文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狐狸在想什么?待课文学完以后,学生理清其中的因果和发展,教师又一次让学生回归文本,并通过与文字搭配的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延伸到“老乌鸦会对小乌鸦说什么”等问题,从而实现由会读到善读的提升。
二、借信息技术让学生选择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都好奇且乐于摸索的阶段,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从小就掌握了如博客、微信和各种APP的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自行选择阅读,并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自得其乐。另外,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进行自选学习内容,针对不同课文、不同段落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喜好,这种喜好是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动因,教师要注意不能将这种动因抹杀。
如,在学习《半截蜡烛》一文时,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些学生对文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尽量不要抹杀学生的热情而认为背景资料无关紧要,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网络去了解感兴趣的文本背景,这对学生后续的自主阅读的内容理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更喜欢《半截蜡烛》故事的情节,比如反法西斯组织一员的女主人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会想到将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当中,在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蜡烛前,她为了保住蜡烛里的秘密动用了怎样的智慧去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些是推向故事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则可以从网络中搜索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自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因此,教师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方法的选择基础上,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优势适时进行点拨与引导,使其成为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助推器,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借信息技术促进阅读思维的发展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质疑性思考,进而引发学生的疑惑,不断探究。如学习《小摄影师》一课,课后出现“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等网络平台自主阅读、消化与理解,通过借助网络上查阅的资料树立自己的看法。
其次,语文教师还要善于抓住阅读文本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借信息技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学习《螳螂捕蝉》一课,一些学生自然知道“黄雀在后”的道理,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即便螳螂不捕蝉,黄雀也依然在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直线性思维中并没想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树立逆向阅读的思维方式。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文本阅读拓展延伸至课外的阅读中去,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电脑网络去自主阅读过程中积累更多知识,并通过知识来解答一些课内文本中存在疑惑的道理,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多媒体技术的引领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及时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引导和点拨,以感促读,以范导读,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遇到不懂的问题自行通过网络查找和搜索解决,并将阅读范围延伸至课外,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料与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韩丽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