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

2017-11-01马莎

文理导航 2017年28期
关键词:探究性美术探究

马莎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它打破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探究性学习不但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分析获取学习资料,而且通过归纳对比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同时通过与大家的共同探讨交流,纠正自己的错误、发现新知识,进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候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针对初中生身心及智力发展的特点,运用探究性学习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合理性就体现出来,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研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通过探究性学习的环节设置, 学生们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培养知识获取、分析处理、总结归纳、表达交流、知识提升的能力。在学习了解一般审美规律的同时,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环节的设计与操作

1.美术学习小组的建立

美术学习小组既可利用原有班级分组也可根据美术老师的课程目标建立专门的美术学习小组。小组人数4-6人比较适宜,人数太多分工复杂,责任分散不易管理;人数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思想的交流碰撞太少。学习小组一旦建立就要保持相对稳定性,通常以学期或学年为阶段进行重组,小组成员之间有一个了解合作、互相学习的时间段。可让组员推选有责任心的同学当选组长,组长对每次的学习探究活动进行组织分工并积极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

2.学习任务的分配

在欣赏课程学习的前一周,老师利用课堂时间将新课程进行简要介绍,指导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活动。老师对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探究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的要求、研究结果的展示形式、课程的评价方式详细介绍,并鼓励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要有明确的学习探究任务。组长将分工明细与学习计划认真记录,并作为小组学习评价的一个方面妥善保管。

3.指导探究学习的过程

老师通过课前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确定欣赏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利用课间走进教室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学习难点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对大胆质疑的学生和富有创意的学习方法给予表扬,并做好各个小组学习过程的详细记录,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4.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呈现

各个小组围绕欣赏课程的学习目标可选择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汇报方式:调查报告、图片资料、展板、模型、视频(可自己拍摄)、PPT展示讲解、学习笔记、小组记录等。每个小组根据之前的组员分工和学习计划来呈现学习成果。这一展示环节要专门拿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互相提问、表达看法、展开讨论交流,老师适时点评指导。

5.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重视对学习态度的评价,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质量。对学生的学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也可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从小组分工、资料收集、归纳分析、探讨交流到结果呈现全过程的表现。既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也评价小组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组内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鼓励为主,粗线条的等级评价和评语评价比较适合。

三、老师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老师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如何结合课程内外、联系实际生活,以课程内容为抓手,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可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学习研究的成果。

其次,老师要深入到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并引导其寻找有效解决方案。老师可以提供指导的方面很多,如制定小组学习计划时的统筹规划、学习资料的收集渠道、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研究场地、学习的工具材料等,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总结给予指导,通过设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等等。

再则,老师要做好探究性学习过程的记录。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个人的能力特长、小组协调组织情况、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引导方式、解决结果进行实时记录,为学习评价提供依据、为生动的学生探究活动留下宝贵的成长记录。记录形式可以是视频、照片、录音、教学笔记等,方便快捷,要做好记录材料的整理与存档,以课题、班级、小组、成员的目录归纳保存,方便查阅。

美术老师要与学校、家长、社区保持联系与沟通,让大家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研究得到广泛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运用探究性学习开展美术欣赏课,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喜爱,许多家长也给与我们积极的鼓励与支持。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程,不仅对自然、人文与生活中的美能更敏锐的发现与欣赏,他们还会通过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连接与思考,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审美与评价。综上所述,在美术欣赏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它作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值得老师们在课程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摘自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P36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2]摘自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P36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美术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美术篇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