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2017-11-01冀斌

文理导航 2017年28期
关键词:学习历史教学

冀斌

【摘 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巧借和妙设各类措施和途径进行辅助教学;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历史学习技巧的传授;挖掘和升华历史的现实功用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兴趣盎然,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反之,将枯燥乏味,繁重无比,事倍功半。本文,着重从兴趣、识记、理解、运用四点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史学习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轻松愉悦走近历史,积极快乐学好历史。最终实现喜爱历史与学好历史的有机契合。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

兴趣、识记、理解、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四点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耗费了一定的精力,但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四要素中的某一点要素。只有全面地掌握这四点要素,并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一、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用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收获一点成绩。成绩引发成就感,成就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就感,便会更加用心去做,收获更大的成绩,满足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使自己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才会用心地去学,不断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兴趣的引导下,下苦功夫专研,仔细深入地探索,必会促进自己历史学习的提升,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快乐。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巧设史海拾趣、成语接龙、角色体验、历史再现等教学环节;巧布重走长征路、再观丝绸路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共促学生历史学习的提高。

二、识记。历史属于文科范畴。文科知识的学习,识记是基本功,更是关键。像年代、人物、朝代、纲领、文件等重要史实,不能有半点杜撰的成分,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本身,即所谓的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真实记录。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上下狠功夫,苦练基本功。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那么初中历史知识就好比是活体的骨架。只有清晰地记忆每一个基础知识点,才能塑造出一副完整的歷史骨架,勾画出历史直观清晰的轮廓。在高中、大学或更高层次的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自然顺畅,历史本身也才能不断体态丰满,经脉透析。因此,识记可以理解成是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奠基工程。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实施各种手段,如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形象化、框架化、层次化、阶段化、谐音化等;引导学生观看史实性较强的《百家讲坛》、《大国崛起》等科教类电视节目和历史纪录片,辅助学生有效记忆、趣味记忆。

三、理解。学习历史也有一定的技巧,即理解性地学习、理解性地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历史事件之间也总存在着前后联系。在一段历史、一本书、一个章节、一个事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找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前后联系。努力将历史事件由点串成一条有机的线,进而形成一块整体的面,渐次铺展,层层深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清历史的本质,找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出历史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杜绝历史的重演,达到学史明智的目的。更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来评价历史中的人和事件。切不可孤立地掌握、记忆单个的历史知识点或单个的历史事件。即所谓的不可死记硬背,要懂得理解性地记忆。唯有这样才能对历史有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当然,作为教师,也要善于灵活机动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如注重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教学、练习等环节的完整性;前后课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层次性;史料、图片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等,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地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帮助学生对历史的记忆。

四、运用。学生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运用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从深远意义上讲是明智,使自己变得聪慧,避免自己走前人走过的老路,让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从生活意义上讲是纠错,纠正历史题材影视剧中虚假、戏化的一面。从社会意义上讲是溯源,回溯地区发展的历史,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如地理沿革、名胜古迹、杰出人物等,找出历史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切合点、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地方经济作服务。最直接的意义莫过于考试。考试就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如选择题,把握不准,找不出规律可用排除法;材料题需要先认真阅读材料和问题,确定问题的数量,找出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问题提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能从容答题。为谨慎起见,对一个问题不能确保得全分,可依据“油多不坏菜”的道理,尽量多写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一一例举,同时在作答时要抓住教师便于批改,容易找到给分点的心理,注重答案的层次性、条理性、完整性、规范性,更要注重字迹工整清晰。当然,作为教师,也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历史的现实功用,传授历史作答的应试技巧,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价值,辅助学生轻松跨过应试的沟坎。

以上四点历史学习的要素,既是经验之谈,也是总结之得,更是学史、教史的感悟。笔者以为,只要学生能真正地将上述四点要素运用到历史学习中去,或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恍然间觉得历史学习原来并不难。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新历史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