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提升

2017-11-01郑男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8期
关键词:预警机制绿色食品食品安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健康生活。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但是有些标榜绿色食品的商品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既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又反映了我国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还不健全。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影响绿色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预警机制监管需要参考的因素,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上非常重视,但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也存在相应问题,要想做好绿色食品安全保障还要在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上进行提升,为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食品安全 预警机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7年院级课题“农业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黑龙江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男,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092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老百姓每一餐食,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后人们开始忠于绿色食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绿色食品都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绿色食品安全也需要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提升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民意是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使得人们更是对食品安全问题充满了担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钟爱于选择绿色食品,但是也有一些不法经营者在绿色食品上大作造假文章,使得绿色食品也不再安全,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对此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安全越来越受社会和大众关注,绿色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通过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来保障,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食物消费安全,有利于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稳定。

(二) 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第一,改变事后补救的被动局面。虽说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但是绿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监管部门就应该立即处理,而不是等事件曝光之后才有所补救,这对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只有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才能把目前事后补救的措施变为提前预防,保护绿色食品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及信誉。

第二,全面防控风险。最近几年,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力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这种行为在法律的调控范围之内,而不单纯只是不执行相关标准规定的问题。这种不在受控范围之内的事,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之下风险是不可控的,因此我们必须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

第三,避免波及行业范围的风险发生。每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绿色食品就会受到波及,所以说一旦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整个行业都存在危险。绿色食品的认证基础又都分别处在各行各业里,一旦绿色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绿色食品企业会受到直接影响,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要和学习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的管理方式,更好地避免出现绿色食品安全事件。

第四,维护绿色食品品牌信誉。绝大多数绿色食品都是农产品,绿色食品更是农产中的翘楚,绿色食品在农产品安全上起着示范作用,所以绿色食品的安全性总是备受关注。绿色食品企业一旦出了问题,媒体就会无限放大,炒作成社会热点,该绿色食品企业的信誉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比在其他行业更有必要。

二、影响绿色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绿色食品安全风险

有些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利用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监管不到位等做出违法违规行为,使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绿色食品认证、监管部门监管的成本。还有就是绿色食品体系内部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比方说目前绿色食品企业的准入条件太低,需要提高,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绿色食品企业加强监管。

(二)市場机制与政府监管协调配合不利

在食品质量安全上我国还存在一些以往分段管理机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这就加大了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中残留的农药污染缺乏系统检测资料,对有些出口农产品不得使用的药物检测不清。当市场机制运行不稳时,诚信缺失的企业出了事却没有得到市场的调节,还能继续生存,这说明政府没有做到有效监管。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绿色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主要是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疏漏了生产前和生产后。另外,农产品安全管理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如果各部门之间不相互配合,各管各的,农产品的质量还是很难把控。例如,农产品生产环节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的;绿色食品的加工过程是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的;绿色食品的营销环节是由工商部门监管的;还有就是食品药品监督部依法组织查处、协调等综合监督,卫生部门主要负责绿色食品在最终被消费的消费环节进行监督。多个部门虽说各有各的责任,但是还是存在责任与权限不匹配、不对称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对绿色食品监管的效率,发生了食品安全事件,各部们互相推卸,责任很难被落到实处。

(二) 现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不完善

我国绿色食品的质量问题是由不同的部门分段管理的,这样一来,信息风险资源就会被分散,绿色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反馈的途径较为单一。绿色食品从生产环节到最终的消费环节都要经过多个监督部门的层层检验,虽说各个环节的质量能够有保障,但是环节之间缺少监督的衔接与风险信息交流、传递,这就容易出现重复检测等不必要的数据资源浪费。由于不同部门的职能不同,发布安全信息时缺少必要的统一协调性,发布的信息不一致就缺少了监管部门的权威性。监管部门发布信息时也没有附加具有权威性的分析报告,在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指导性和有效性上没有起到作用。endprint

(三) 绿色食品安全预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我国绿色食品安全预警法律起步较晚,当下关于绿色食品安全预警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另外,与风险预警机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空白,给绿色食品企业利用法律空白做違反法律行为的机会。我国还缺乏绿色食品信用安全制度、应急处理机制、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评估机构缺乏独立性,社会公众对绿色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专家不甚信任。在企业实际管理中,即使出现了绿色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法律对如何处理不合格产品做出明确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做后盾,执法工作及监督工作都难以展开。

四、黑龙江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提升的对策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力担重任,在绿色食品发展方面也具有领先地位,在绿色食品安全管理与保障方面也做出了多项举措,例如黑龙江省首创了绿色食品安全跨省监管协作机制,在保障绿色食品安全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提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下笔者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监测

在对绿色食品安全进行监测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性,这就要求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监测,笔者认为,作为黑龙江这样的粮食大省,在绿色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上可以依靠专业的监测机构和行业企业来构建起信息网络。

当前针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有国家设立的专业监测中心以及社会组织成立的监测主体,在监测范围上也覆盖了大多数绿色食品产品类别,监测项目上也结合了绿色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专业的安全监测中心对绿色食品安全生产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参与着行业普查和抽查活动。还有一些社会上成立的专业监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大数据和长时间存储的数据分析对比,能够及时发现某一行业出现的波动是否构成风险隐患,并将分析结果提交有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风险防范。

(二)加强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研究和判断

关于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要经过科学分析,结合当前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现有体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四步走的信息研究和判断:一是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信息来源及真伪,确定存在风险与否以及风险范围和大小、产生的原因等;二是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绿色食品进行检测,尤其是涉及整个行业的一定要及时检测,这样才能确保第一时间为信息研究提供准确依据;三是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研究评估,建立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主要是为了防范行业性风险,在对检测结果分析研究中,药参考毒理和危害物影响范围两个指标获得量化结果,为下一步风险等级判断提供依据;四是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按照国家级标准,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根据毒理和危害物影响范围数据资料将安全信息划分为红、橙、黄三个等级,程度依次下降,在判断出相应等级后,作出相应处理措施。

(三)完善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

通过对绿色食品安全进行监测以及研究判断,要将有关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整理和发布,通过信息发布解决当前绿色食品生产与消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人们通过正当渠道获得可靠食品安全信息,这样也能够起到对市场的引导和消费者选择的有效作用。

早在2014年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筹备时就成立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专家组,笔者认为在加强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研究和判断中可以借鉴这一方式,组成专家组对绿色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和识别风险。

五、 结语

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可以算得上是一门新兴学科,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我国加强和落实食品安全的必要举措,绿色食品安全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在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中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从绿色食品安全信息的监测、对信息的研究判断、信息发布以及信息响应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完善和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机制,充分保障绿色食品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安全的绿色食品。

参考文献:

[1]贾振国、张翠侠、梁天佐.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与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初探.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b12).

[2]李鹏、谢焱、梁志超、刘艳辉、陈倩.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初探.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5).

[3]李鹏、章力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5).

[4]熊俊.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研究.大科技.2016(28).

[5]张卫.黑龙江:首创绿色食品安全跨省监管协作机制.中国食品.2015, 667(3).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警机制绿色食品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