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与民风

2017-11-01李炫征

生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辈曾祖父民风

西庄村距岐山箭括岭仅4.8公里。自古以来,这里民风淳厚,礼仪有节。

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西庄村的一户人家,这不是别人,正是我至尊的族亲。

我的父亲是个老税务,官职干到县局级。从背着枪,骑着马收税缴库,到骑着自行车、坐着小车搞税收征管,他可是共和国税收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父亲是祖父唯一的儿子,也是五个叔父辈中排行老大,他性情温厚,善良,包容,凡事谨慎、保守。他的小名“天仁”是曾祖父起的。

曾祖父李文蔚是晚清时期一位老先生,懂医,通儒学。方圆近百里有名气。更重要的,他是一位儒家学说的传承者。据族谱看,他传承家风是通过给后辈儿孙的起名来实现的。

曾祖父先后育有五子二女,我爷爷为大,按照礼制习惯,他给儿子们以出生顺序起名为:李恭、李勤、李温、李俭、李让。到了父辈这一代。也恰好是五个儿子,他又按顺序给孙子辈起名为:天仁、天义、天礼、天智、天信。

魂無所归,则行无所依,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在其薪火相传的家风中进行传承的。有道是:天地以风、霜、雪、雨、露润泽万物,圣贤以仁、义、礼、智、信教化生灵。

正心修身,崇尚文明、礼仪,正是曾祖父对后辈殷切的期望。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伸尼汉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我不由得生发出对曾祖父巍巍敬重之情,这种敬重已经超出血缘关系,更多的是他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敬重。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魂魄。它规范约束着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正如系列重要讲话中说,家风决定家业兴败,决定儿孙成长,也决定世风良莠。

我的祖辈,父辈正是继承着曾祖父的遗训,传承着良好的家风,以恭、勤、温、俭、让,仁、义、礼、智、信为作人标准,严格约束自已,在各自的领域中,作着杰出的贡献……

新时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西庄村容村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水泥路面宽阔平坦,一排排砖混房屋整齐靓丽。家家户户门前的墙壁上,都镶嵌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字样。这些包含着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块字,使民风村风在潜移默化中蔚然壮大。一个守礼、懂法、文明、诚信的西庄村正悄然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李炫征,岐山县国税局干部。

摘自《百姓散文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辈曾祖父民风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有一种感觉叫不舍
痕迹
凝眸深处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多彩民风
黑暗之光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