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室成本核算下的医院病种成本测算探讨
2017-11-01张伟
张伟
摘要:随着社会导向对单病种成本关注逐渐升温,使医院急需掌握自身的各病种成本数据,在没有具体病种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及相应成熟的软件系统支持前,本文探讨了如何将长期使用的科室成本核算数据转化成各单病种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单病种核算;科室成本核算;成本核算
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医疗系统的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卫生部门,医保部门,物价部门等政府部门逐步采用了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耗材加成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下一步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控制过渡医疗的问题,通过采用固定的单病种医保定额结算的方式对病人的病种费用进行结算,此举措加大了医院经营的压力,迫使医院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通过降低病种成本来提高病种收入。
一、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医院支出是指医院日常经营活动发生医疗业务及其他业务支出总和。新制度规定了医院支出的范围,其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这五大项。其中医疗支出及管理费用按性质分类包括七大项: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折旧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及其他。医疗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这四项。其中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医院以科室为对象,将医院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费用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成本归集与计算。由于医院普遍是按照科室的类别来划分,通过科室成本核算,医院可以方便的同科室的划分方式相对应,以科室收入及科室成本相减的科室结余来管理科室的运营,结合科室统计的工作量来分配科室绩效,其简单性和易用性被各医院广泛采用。
病种成本核算是以病种为核算对象,通过对某病种产生所需消耗的成本进行归集核算的过程[1]。从病种核算的概念上看,医院需打破原有以科室为核算单位的思路,转换成以病种为单位,并以病种来归集成本。可是具体运用中又有如下困难:第一,增加了核算单位量,科室成本核算下医院的科室最多也不超100个,而以病种成本核算下医院所涉及的病种达到上千个单位,财务部门每核算一笔成本就需马上按上千种病种去归类,大大降低核算效率。第二,增加了医生的负担,科室成本核算下医生主要负责医疗工作,科室的运营由科主管来负责,并与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共同推动科室发展。如果采用病种成本核算,医生就需对自己所涉及到的病种成本负责,增加了医生的协调管理工作量。第三,信息化建设与改造投入加大,长期的科室成本核算法下各医院已经建立好了自己一套稳定运行的信息化系统,若采用病种成本核算,医院要么需对原系统进行改造要么需购买新系统,而一套好的系统改造或开发不仅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研发及调试还需要大数额资金的投入,占用医院原发展战略的预算经费。第四,设计难度大,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医院病种成本核算规范并且现有的医院中采用病种成本核算的情况极少,给医院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的借鉴增加难度。
二、基于科室成本核算下的病种成本测算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科室成本核算方法下,财务部门已能较熟练的运用此法,且核算结果也得到业内的认可,而直接采用病种成本进行核算又具有较大难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将现用的科室成本核算结果转化成病种成本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尴尬的局面。
在开展此转化方法下有两个假设,第一,假设医院已将门诊的成本与住院的成本分开,因为在计算病种成本時,主要核算的是住院病人的病种成本,因此不需考虑与门诊发生的相关成本,以下步骤中的成本都不包含门诊相关的成本。第二,假设已将财政项目补助及科教项目补助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材料等在计算期内分摊的待冲基金发生额都归属到使用科室的成本中,因为这些补助的成本在分摊的时候不影响支出,记录在医院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下,但是其也构成病种成本的一部分也对加回,以下步骤中的成本都已包含需加回的折旧,摊销和材料费等。
(一)行政后勤类成本分摊(一级分摊)
行政后勤类成本的分摊是将其发生的管理费用分摊到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业务成本中。行政后勤类科室只发生管理费用,虽不属于病种成本的直接成本,但是没有这些部门的服务,医疗相关的部门就无法运转,因此也应包含在病种成本中,由于管理主要是对人员上的管理,所以选用除行政后勤类外其他科室人员数量作为分摊标准,将管理费用分摊到医疗业务成本中去。
(二)医疗辅助类成本分摊(二级分摊)
医疗辅助类科室医疗业务成本的分摊,是指将医疗辅助类科室发生的医疗业务成本加上管理费用分摊到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业务成本总额合计分摊到医疗技术类与临床服务类的医疗业务成本中去。医院的医疗辅助类科室一般包括:住院收费处,病案室,供应室,实验室等。医疗辅助类科室不同于管理费用可以按一个标准来分摊,为了提高核算的准确性,一般需按与业务发生的相关性指标来分摊,如:住院收费处及病案室发生的成本就可以按出院人数来分摊,供应室的成本就可以按供应系统的领用记录成本量为权数来分摊,实验室的成本可以按实验的预算投入量为权数来分摊。
(三)医疗技术类成本分摊(三级分摊)
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业务成本的分摊,是指将归集到医疗技术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到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的过程。医疗技术类科室主要包括放射科,CT室,B超,磁共振,心电功能科等科室,这些科室产生的成本都是由临床服务类科室开单产生的,因此可以用科室开单收入的比例来分摊医疗技术类成本。
(四)全成本转化为各病种成本
经过对行政后勤类科室的一级分摊,对医疗辅助类科室的二级分摊,对医疗技术类科室的三级分摊,并且这些分摊过程都已包含分摊的待冲基金,此时的临床服务类成本已能体现出各个临床服务类科室的全成本了。下一步就是要按支出的性质把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及其他分类根据成本发生的动因分配到科室相关的各个病种成本中,如果这七种费用仅服务于某一项病种只需把总额直接计入到该病种成本中,如果这七种费用涉及多个病种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来分摊,其中人员经费采用人员工时比例分摊,卫生材料费及药品费采用专家组讨论后按日常使用量比率去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费及无形资产摊销费按设备使用时间去分摊,提取医疗风险金按病种项目的收入总额比率去分摊,其他分类按科室提供的各个病种量比率去分摊。
三、总结
经过成本的三级分摊加上待冲基金的调整,此时的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已经是科室的全成本状态,配合上引起这些成本变化的成本动因指标的分摊,最终得到全成本下的病种成本,为了更好的消除核算上非正常因素造成的成本偏差,建议在核算中剔除非正常原因下产生的支出,选取年为单位进行核算,并核算三年以上的数据,最终取数年的平均值作为单病种成本。通过此法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性,虽然暂时无法核算出相同病情下不同严重程度病人的成本[2],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成本效益性,使医院管理者能迅速的掌握各病种的成本的大致情况,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来控制不必要成本的发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卫生厅计划财务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M].2011.
[2]金丽霞,于丽华,李奕辰,等.基于费用成本转换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流程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3):87-89.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