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理工类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
——基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研

2017-11-01师宜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工类高职生工匠

杨 毅,李 敏,师宜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理工类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
——基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研

杨 毅,李 敏,师宜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院通过调研,设计《菁英学习手册》,进行学力、实力与互助力培养,同时增强第二课堂引导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质量时代背景下,以工匠精神为视域探索理工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较高的方法论意义,对于解决理工类高职生素质教育的困境提供了一把钥匙。

工匠精神;理工类;高职生;综合素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国家要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质量管理、技术基础、质量监督竞争机制各方面去优化提升,而“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质量时代的达成是每一件产品都在质量上精益求精的结果,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1]

“工匠精神”一词早已出现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已经不止一次强调“工匠精神”。李总理在2016年4月15日召开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着重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国民经济发展一线培养急需的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质量时代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致力于满足广大青年学子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意涵

“工”字本义指工具,后来引申为操作工具干活的人。《周礼·考工记》中就有“百工”之说,百工各有技能,并追求细致精巧,所以又引申出细致巧妙的意思。如韩愈的《进学解》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同时,“工”还有擅长的意思,如明朝魏禧所作《大铁椎传》中就说大铁椎“工技击”。

“匠”的本义是木匠,如《庄子·徐无鬼》篇就有“匠石运斤成风”之语,描写了一位木匠使用斧头的纯熟技艺,后来指具有各种手艺的人,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量知》篇中就说:“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工匠精神应该包括三方面的意涵:匠艺、匠德、匠心。匠艺是指娴熟的技术和卓越的技能;匠德指诚信敬业、踏实为工的品德;匠心是指精益求精、致力创新的追求。

二、质量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客观上来讲打下了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坚实物质基础。恰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3]所阐明的,当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缺失性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就会去追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成长性需求,所以我国居民更加注重追求、提升生活的品质。2016年5月,一份题为《2015/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的调研清晰展现了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呈现的“四品”态势:“品质消费爆发增长,品牌消费再上台阶,品味消费趋势逐步显现,品格消费仍然方兴未艾。”[4]

强品质、创品牌、提品位、升品格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去达成。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大也是最正规的机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存在一系列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如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趋同、教育模式单一等。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求。[5]职业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的理工类高职生综合素质调研与培养

作为高职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类高职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其具有更富创新勇气和想象力、思想活跃等优点,但也有不重视理论层面的学习、思想上追求创新但基础不足等劣势。在综合素质方面,尤其是在思想政治上,理工类高职生明显不如本科院校大学生。

我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省职业教育的领头羊,锐意改革创新,坚持“经营、创新、开放、共生”的发展理念,走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立“尚德蕴能,日精日新”为校训,秉“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之使命,致力于立德树人,全面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

为了探索目前理工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设计了缜密的调查问卷在我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以理清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山东商职”)理工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一)在校生调查问卷结果

对山东商职2011级和2012级两级理工类在校生共141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思想方面:

(1)信仰:在被问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时,选择“想加入”的学生比例为78.8%。

(2)爱国主义:在被问到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要性时,选择“十分必要”或“更加重要”学生达到92.7%。

(3)热点问题:在问到你们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时,有57%的人选择的是就业问题。

2.学习方面:

(1)专业兴趣:89.8%学生对自己现在专业比较感兴趣,对大学的上课方式91.3%的学生比较适应。

(2)学习目标:调查中有81.8%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也有19.2%的人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且在有学习目标的人中有66.1%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3)出勤:当问及出勤情况时,有93.1%的同学基本全勤。

(4)当问及学习方面花费时间最多的,61%的同学认为是专业学习。

(5)考试作弊:在被问到你对考试作弊的看法时,61.1%的认为可以理解;对于作弊的处罚,61.6%的人认为应该从重处罚,但还有29.6%的人认为应该从轻处罚。

(6)在被问到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素质培养时,排名前三位的回答是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分别占到50.8%、38.5%、35.2%。

(7)综合素质:在判断“理工类高职生没必要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只需要学好技能混口饭吃时”,选择同意的高达45%;认为“当前高职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辨别能力、审美水平和日常行为令人担忧”的占62%。

3.生活方面:

(1)在每个月的生活费方面,大约有54.3%的人生活费在每月300-600元之间,而且在问及生活费之外的最大开销是哪方面时,55%的人选择是娱乐,选择学习买书的仅占22.8%。

(2)在生活费的来源方面,85.8%的人选择是父母供给,而且89.9%的人对父母的付出表示感恩。

(3)在问及你现在的大学生活感觉如何时,有46.6%的同学选择心情压抑、无聊、混文凭。但是当问到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时,有68.1%的人认为应该是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学生是有着学习和提高的愿望的。

(4)在问及大学人际关系方面时,85%的人认为重要,71.7的人认为自己人际关系特别是宿舍之间关系很好,64.4%的人认为人际关系处理起来有些压力。

(5)在宿舍管理方面,81.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对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抽烟等不文明现象70.4%的人认为应该从严管理、处理。

(6)在问到学生上网方面时,有40%的人上网时间每周超过15小时,60%的学生上网时看新闻、查资料,但也有41.3%的人是在玩游戏和看电影;同时,61.7%的学生有自己的微博,89.2%的人都有自己网上的小群体,59.1%的人有5个以上的网络群体。

(7)当问到你觉得你最缺乏哪方面安全知识时,65.1%认为是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被骗。

4.心理方面:

(1)问及你上大学以来的最大挫折时,63%的人选择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就业竞争激烈。

(2)被问到最大压力来自哪里时,有53.1%选择是就业和个人发展问题。

(3)当问到你感觉自己有压力,都有哪种方式缓解的时候,60.8%的人是选择自己缓解或找亲戚、朋友和同学倾诉,只有3.4%的同学选择找辅导员或班主任求助。

(4)当问到你是否参加志愿活动时,有90.1%表示经常参加或参加过,参加过几个社团时,53.6%的人参加过2个以上社团。

(5)当问到你现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时,71.4%的选择网络,当问及被人动员参加群体性活动时,81.9%的选择了解清楚谨慎考虑,只有6.4%的人会选择参加。

5.就业方面:

(1)当问到毕业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时,只有9.4%的人明确表示不去或没想过。

(2)当问到选择职业的标准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发挥自己才能、经济收入、学习深造条件,占到37.8%、27.8%、22.1%。

(3)当问到选择到哪里工作,有83.2%的人选择大中城市,只有4.6%的选择农村,当问到选择什么类型的单位就业时,有64.3%的人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但也有13.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4)当问到就业方面你最想让学校做什么的时候,52.1%的人选择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

(5)当问到对自己未来的看法时,83.4%的人认为自己的人生经过自己奋斗将会非常精彩。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1.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性尚需加强

我院大部分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很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尚需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同学们自己也认识到有些同学爱国意识不强;集体意识淡薄,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时事政治关心不够;不能够理性看待社会中一些群体性事件;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抵抗力不够;个人主义严重等。

2.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且把提高自身技能当作唯一目的,认为“一招鲜,吃遍天”,要想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只需掌握高技能就可以,而把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养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没将自身素质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对于拓宽自身素质及抗挫折方面无从下手

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缺乏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意识和能力。部分同学对于大学学习生活漫无目的,认为只要把课堂上的知识学会就可以,课外活动及社团组织对于自身品格、心理、团队协作精神等素质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对积极拓宽自身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二)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

对山东商职工科类毕业生共31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图2。

图1 我校毕业生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 单位:人

图2 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 单位:人

结果表明,我校毕业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包括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项目加起来,也恰恰是毕业生们认为自己最应该加强的方面。

(三)企业调查问卷结果

对52家录用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行业有建筑工程、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用人企业认为我院毕业生的主要优势 单位:家

表2 用人企业认为我院毕业生还需要加强培养的方面 单位:家

表3 企业选拔人才最看重的品质 单位:家

从中可以看出,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具备如下优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不怕吃苦、塌实肯干,能很快融入新环境,诚实守信。但也有些方面需要加强,如:人文素质、团队协作、社交能力等,而且企业也更看重人才的忠诚度、敬业精神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四)在工匠精神视域下,加强理工类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

由上可知,尽管从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我院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素质,但是仍然反映出很多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是学生毕业以后才逐渐意识到并自我加强的。有鉴于此,我院需要从学生在校期间着手,通过完善综合素质培养环节及加强第二课堂的引导等方面来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所以我院从实际出发,在工匠精神视域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理工类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匠艺、匠德与匠心。

1.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过程培养,设计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养成档案——《菁英学习手册》

在借鉴、学习台湾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2013年精心设计了学生三年学习期间的综合素质养成档案——《菁英学习手册》。《菁英学习手册》将学生的素质归纳为学力、实力与互助力等“三力”,细化指标,严格标准,明确认证方法,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活动与实践经历进行全程记录与考核。“三力”涵盖了大学生涯中所需要培养的各种综合素质。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每学期认真记录所参与的活动,相关老师则对此进行约束和监督,对学生记录加以考核认证。学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不足之处通过下一学期的活动加以弥补,以期努力完善自己,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毕业应聘时,记录完整的《菁英学习手册》就以一份完整简历的形式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使其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一目了然,从而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人实力。(详见表4)

表4 学生三力认可标准

《菁英学习手册》实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性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将理工类高职生所缺乏的相关素质完整地引入《菁英学习手册》体系,从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加强了过程管理,通过定期的考核激励促使学生进步,实现了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经过三年多的实施,效果良好。

(1)学生爱国情怀更浓,奉献精神更强

《菁英学习手册》激励学生关心祖国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创造了一些品牌活动。如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争做合格好公民”主题团日,在学院团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一”精品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通过活动,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学生还情系社会,自发组织志愿服务,为济南市和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支教小学、支教特教学校,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思想觉悟;消防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坚持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进社区,受到了老百姓的表扬,还曾被原山东省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同志亲切接待。青年志愿者协会因在2013年度抗震救灾、关爱空巢老人、救护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被济南红十字会授予 “济南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文明程度提升

学院已连续举办三届“校园十不文明大讨论”,在班级中宣讲文明行为,展示十条不文明行为的表现,要求学生认真对照,文明生活,并通过《菁英学习手册》加以认证,给予加分,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程度。

(3)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菁英学习手册》中的创新内容设置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由此,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团队,成立于2010年的科技创新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同学参与,引领学生创新创业潮流,努力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学们自主创新,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奖,其中,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评审中,董大鹏团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打败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家重点院校,最终获得一等奖并赢得创业基金30万元。科技创新协会因表现突出,在2014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社团”。

2.利用社团活力,增强第二课堂引导力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社团是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充分发挥社团活动这个大学生的实践主阵地,将其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实践场所,放手让学生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贯穿于社团活动的始终,在专业素质教育之外完全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接触新事物,在实践中通过完成任务后对自身的肯定培养自信心,同时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与社团伙伴的相处中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思想教育内蕴于社团活动中。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优秀社团的成员陶冶自己的性情,培养起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将社团的价值观潜移默化进自己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社团成员互助互爱,同心同德,在共同信念的鼓舞下,由认同感到荣誉感,再发展到对集体的责任感,与社团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为社团出力献策到尽心尽力为学校、社会付出,人生境界获得有效提升。

(2)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有效提高

每一个社团成员在社团中都有平等的权利,也都有参加社团管理的机会,可以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团管理去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

以11级机电一体化专业高尚玉同学为例,他于2011年创建了社团——言行社,一个旨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社团。吸纳协会会员300多人,为了给社团会员做出榜样,他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在商鼎广场大声朗读,风雨无阻。自身交流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意志品质与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高尚玉同学还以言行社的名义邀请济南芙蓉馆的相声名家程刚、大新走进校园,为山东商职的大学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传统曲艺专场演出。大新、程刚两位相声演员集中表演了《海选》《卖布头》等作品。同时,国家一级演员张存珠、刘广玺、马延泉及济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罗广兴等著名相声演员,以单口相声、双口相声、多口相声、山东快书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表演。一个社团锻炼了一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同学们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目前,高尚玉同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山东坤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3)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获得促进

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就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要达成这一目标,大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外,更应该经受社会这一广阔舞台的锻炼。学生社团不但在校园中组织各种活动,而且走出校门,深入社区,走向社会,通过以所学所能服务社会,从而与社会现实紧密接触,从而深入、全面了解社会,在奉献才智的过程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成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以2011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丁国良同学为例,该生在校期间加入机电学院的制冷与空调志愿者社团,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教职工或者学校周边提供空调、冰柜的清理与保养。在校期间的社团锻炼为丁国良积累了很多经验,逐渐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也加速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该生毕业后从事家庭中央空调销售工作,2014年6月和朋友合作成立济南捷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成为东芝中央空调山东总代理,2015年,公司销售合同额达1000万元。

四、结语

我院设计《菁英学习手册》,进行学力、实力与互助力培养,同时增强第二课堂引导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在质量时代背景下,以工匠精神为视域探索理工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意义,对于解决理工类高职生素质教育的困境提供了一把钥匙。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03-16)[2017-06-10].http://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l.

[2]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贯彻创新战略赢得发展未来[EB/OL].(2016-04-17)[2017-06-10].http://www.gov.cn/premier/2016-04-17/content_5065095.htm.

[3]叶浩生等.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47-552.

[4]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供给侧改革加速消费结构升级——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EB/OL].(2016-05-26)[2017-06-10].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6-05-26/t20160526_12083391.shtml.

[5]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责任编辑:孙强)

TheIntegratedProfessionalQualityCultivatingforScience&EngineeringStudentsofHighVocationalCollegesintheViewofCraftsmanSpirit

YANG Yi, LI Min, SHI Yiyuan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Jinan,Shandong 250103,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researches, we design elite learning handbook as standards for students' academic attainments, strength, and power of helping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we enhance guiding force at the second classroom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and obtain certain results. Thi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provides a key to the integrated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ng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view of craftsman spirit.

craftsman spirit; science &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ed professional quality

G641

A

1671-4385(2017)05-0076-07

2017-08-20

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德树人 素质为先——基于高职院校工科类大学生优良品德培养的调查研究”(J14WH64)阶段性成果

杨毅(1972- ),女,山东蓬莱人,副教授,校务部部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工类高职生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工匠赞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