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形成、演变与当代风景园林实践
2017-11-01张诗阳王向荣
张诗阳 王向荣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形成、演变与当代风景园林实践
张诗阳 王向荣*
1 前言
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各个环节中,传统的水利技术及相伴的水利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1]。特别是对于水资源丰沛的地区而言,如何利用水利开发使水得其用,挽凶而为丰,化瘠而为沃,显得尤为重要。
宁绍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北面杭州湾,南倚会稽、四明、天台等山脉,西侧的钱塘江将其与杭嘉湖平原分割。宁绍平原最早的人居历史可追溯到7 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长期以来在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用之下,宁绍平原成为我国最典型的河网水系平原之一,同时宁绍平原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2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形成的自然条件
适宜的自然条件是河网水系形成的前提。被海洋、河流及山脉所包围,宁绍平原是一块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受南部曲折的山麓影响,宁绍平原自西向东,被分割成萧绍平原、三北平原、姚江平原以及宁波平原4个片区(图1)。整个区域由南向北则呈现出山地—平原—海洋的台阶式格局,这也是日后影响平原发展最为关键的地理因素(图2)。一方面,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为平原带来了丰沛的降雨量,雨水在南部山区中汇集,并通过浦阳江、曹娥江、奉化江等大河以及众多的溪流流经平原,汇入北部的杭州湾中;另一方面,由于平原直面大海,导致其受海侵的影响极大,发生在全新世末的最后一次海侵对宁绍平原的地貌特征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海侵极盛之时,海水直拍南部山麓,而当海水退去,南部曲折的山麓被泥沙封积形成泻湖,并最终在平原上演变为一系列淡水湖泊[2]。
1 宁绍平原地理环境概况An overview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ingshao Plain
2 宁绍平原典型南北向剖面示意The typical south-to-north section of the Ningshao Plain
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宁绍平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水文条件,同时,如何处理频发的山洪和海潮侵害,将丰富的水资源为民所用,则成为日后宁绍平原实现发展的关键。另外,相对独立的地理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文化的传播,使得宁绍平原的发展滞后于北部的太湖平原。在整个宁绍平原,西部萧绍平原的发展要早于相对偏远的东部宁波平原。
3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形成及演变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地—水关系之间的动态变化,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带来的用地、农业、水利、交通等需求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7 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初步的人工水稻栽培方法,并对其生产生活所需的相关水利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3]。由于海侵的发生,河姆渡人被迫返回南部山林之中,农耕社会模式由此中断。目前宁绍平原河网水系体系最初的发展始于全新世末海侵退去之后。基于人地关系的改变,其大致经历了自然水环境中的平原小规模水利开发、湖泊水利主导下河网水系的构建以及河网水系主导下的平原水系格局的形成3个阶段。
3.1 阶段一:自然水环境中的平原小规模水利开发
海侵退去后陆地逐渐出现,原本生活在南部山区中,以迁徙农业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越族便逐渐北移。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徙治山北”,成为海退之后越族重返宁绍平原的标志。海退初期,平原沼泽遍布,土地斥卤。因此早期城市聚落均起源于靠近南部山麓的孤丘平原地区,孤丘上的森林和泉水提供了燃料和饮用水,而南麓的向阳地带,又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今日绍兴古城的前身,便是由种山(今府山)以南的勾践小城与附近其他七处孤丘聚落连成一片而构成[4](图3)。而东部宁波平原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依托天台、四明等山脉建立的鄮、鄞及句章3个早期主要聚落[5]。
勾践登位之后,对于平原的水利开发主要基于农业发展和交通运输2个主要方面。越国注重农业的开拓,纷纷开荒地,辟水田。据《越绝书》记载,至勾践治理中期,宁绍平原已经出现了为数可观的塘田和练田。塘田和练田是在旱田的基础上修筑塘陂,进而灌溉成为水田[6]。因此平原农业开发的关键在于筑堤围塘,蓄淡灌溉。勾践时代先后建成有富中大塘、吴塘、练塘等堤塘农业区[7]。据考证,富中大塘和吴塘分别位于今绍兴东部的富盛地区和西部的湖塘地区[8],均是依靠南部山麓而建的陂塘水利,可见早期农业开发的区域与南部零散的孤丘聚落关系密切。交通运输方面,平原早期兴修的漕渠多以灌溉运河为主,且分布分散,运河本身也相对简陋和短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垦殖面积的扩大,部分灌溉运河得以拓宽、凿深和连通,在宁绍平原上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先秦通航运河[9]。《越绝书》中记载的“山阴故水道”西起绍兴城东郭,东至曹娥江,即日后浙东运河的东段。另外,当时凡手工业场所在之地,都开凿了运河,如官渎、铜姑渎、直渎、炭渎等[7]。《越绝书》卷八记载:“练塘者,勾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可见,通航运河(炭渎)、陂塘水利(练塘)、矿产地(锡山、炭聚)与生产场所(练塘旁的冶炼场所)相互关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平原早期局部水网的形成。
3 由孤丘聚落演变而来的绍兴城,图中卧龙山即为勾践时期的种山Shaoxing City, which has evolved from isolated hill settlements, the Wolong Mountain in this picture is the Zhong Mountain in Goujian period
受社会发展及区域自然条件的限制,宁绍平原早期的水利建设以自然水环境中平原小规模水利开发为主。一方面,早期重返平原的人们对水利水网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掌握了筑堤围塘、水道开凿等水利技术,为平原未来大规模开发积累了技术经验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稀少,平原内外及平原内部自身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也不紧密,导致这一时期平原缺乏大规模农业水利开发和通航运河建设的迫切需要。此外,平原北部海潮仍未完全退去,存在大面积汪洋沼泽,客观环境也不利于大面积开发的开展。自然水体在这一时期的人—地—水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3.2 阶段二:湖泊水利主导下河网水系的构建
社会、自然等条件的变化导致了宁绍平原湖泊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起。第一,由于北方常年战乱,人口开始呈现南迁的趋势。原有以自然水体为依托的分散式小型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逐渐增长的平原生产生活需求。第二,早期的水利建设为平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也留下了一批可以整合和利用的堤塘水利。第三,海水到汉朝时期已经退到北部滨海平原一代,大面积平原陆地的出现为农业水利开发和城市聚落的建设提供了客观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宁绍平原各区域社会发展程度不均,各区域由阶段一进入阶段二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如发展较快的山会平原在东汉时期便开发了鉴湖水利,而如宁波、上虞、萧山等其他地区则在永嘉、安史之乱等影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发生后才进入到大型湖泊水利工程的建设时期。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郡太守马臻整合已有的堤塘,在南部山麓前兴修了东西两段,约57km的大型湖堤。湖堤西起西小江(浦阳江北流分支),东至曹娥江,汇集南部山区中的36处水源[10],在山麓和湖堤之间形成了面积达206km2的蓄水区域,即鉴湖[11]。由于曹娥江、西小江均横穿平原北部,并交汇于三江口出海,鉴湖通过数条南北向河流与二江连接,从而形成了山地—鉴湖—平原—海洋的平原水系调节系统,并通过由斗门、闸、堰、阴沟组成的涵闸系统实现控制。鉴湖强大的拦蓄能力基本解决了山会平原的洪水威胁,也储备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同时涵闸系统还能够起到拒咸的作用[11]。《会稽记》中记载:“筑塘蓄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开湖泄田中水入海。”这说明鉴湖修建充分利用了台阶状格局的南北向高差,通过自然的力量实现区域的水资源调节(图4)。
4-1 东汉至北宋山会水系示意图(140—1010年)Shanhui Plain water system from Eastern Han to Northern Song dynasties(140—1010)
4-2 鉴湖水利系统剖面示意图A section of Lake Chien-hu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萧绍平原东西侧的上虞、萧山地区,则于唐宋年间先后依托现有山体,兴修了大型的湖泊水利。唐长庆二年(822年),上虞地区兴修夏盖湖,以承接南部山区中汉代早期陂塘水利工程白马湖和上妃湖的汇水。作为当时仅次于鉴湖的宁绍平原的第二大湖泊水利工程,夏盖湖直接灌溉农田面积达到13.97万亩(约9 300hm2),同时还具备拒咸蓄淡和调节水患的功能,极大地促进了虞北地区的发展[12](图5)。湘湖则是萧山地区的大型湖泊水利工程,兴修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由县令杨时领导,在早期西城湖的遗址上废田复湖而成[13]。湘湖的兴修利用西南、东北走向的两条山地作为东西天然堤防,而在南北分别筑堤蓄水,共可灌溉9乡,约14.7万亩(约9 800hm2)的农田[14](图6)。
5 宋元时期夏盖湖示意图The map of Lake Xiagai-hu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6 湘湖水利示意图The water system of Lake Xiang-hu
东端宁波平原的湖泊水利建设兴起于唐代。宁波平原中南部地区被奉化江南北分割,所以平原东西部需要分设不同的水源系统,形成分散式湖泊水利布局。平原东部的东钱湖兴修始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后经宋代不断开拓、疏浚,到宋天禧元年(1017年)已从开辟之时的溉田5万亩(约3 300hm2)增加到了溉田50万亩(约3.3万hm2)。而平原西部的广德湖水利工程修治于唐大历八年(773年),到宋熙宁元年(1068年),其溉田也从最初的6 000亩(约400hm2)增长到3万亩(约2 000hm2)[15]。二湖依靠山脉,吸收来自山区的汇水,并利用台阶状格局向海拔相对较低的农田区域进行灌溉。此外,宁波平原三面环山,许多山区汇水并未修筑陂湖,而是利用堰、坝等设施,实现蓄淡拒咸的功能。唐太和七年(883年)郧县县令王元玮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它山堰便属于这一类。它山堰与广德湖一起,成为唐宋时期宁波平原西部的主要水源。
湖泊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平原运河的开凿。在山会平原上连接鉴湖和曹娥、西小江的南北向河流之间兴修东西向的漕渠,尤其是西兴运河的修建,与原有的山阴故水道整合,从东西方向整体串联了山会平原。通过漕渠的连接,内河彼此间的水量得以调节,提升了平原整体的水利调节和排水能力。在湖泊分散布局的宁波平原,则以三江口州城为中枢,通过疏浚和兴修多条塘河,整合了平原的水网系统。这些塘河连通了水源与自然水体,承载着生活生产用水的供给、防御水患、交通运输等多种功能,如东钱湖通过中塘河与奉化江相连,它山堰则通过南塘河向平原西部地区及州城供水(图7)。
7 唐宋时期宁波平原水网系统框架示意图The Water network framework of Ningbo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湖泊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储蓄和调节能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农业灌溉,并应对水患灾害的侵袭。另外,宁绍平原的台阶状地理特征也有利于湖泊水利的运转。规模各异的湖泊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促进了平原第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同时带动了平原上的漕渠建设,促进了平原东西向不同区域间的交通往来,平原上萧山、绍兴、上虞、宁波等城市也由于整体水系的初步构建得以发展。从东汉兴修鉴湖开始,人工湖泊水利引导下的河网水系在平原的不同地区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汪洋沼泽,自然荒地也逐渐被农田和城市、聚落所取代,人—地—水的关系处在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3.3 阶段三:河网水系主导下平原水系格局的形成
湖泊水利工程主导下的平原水系从宋代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少数地区仍在兴修湖泊水利,但大规模开垦湖泊的行为已经发生在鉴湖、广德湖等平原主要湖泊水利上,这同样源于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其一,宋朝人口南迁达到顶峰,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后,宁绍平原七县的总人口达到150万,生活生产力的需求有了极大的提升。其二,平原的自然环境已经相对稳定,宋代海岸线的位置已基本与当代一致,宁绍平原北部的海塘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海塘的石塘化和连续化为平原的农业水利开发提供了良好和稳定的自然环境[15]。其三,由于南宋时期国家南北割裂,东西横穿宁绍平原的浙东运河和北部太湖平原上的江南运河一起成为南宋的生命线,而东部的宁波在当时已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这使得平原的水运得到重视,从而促进了平原整体通航运河体系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湖泊水利主导下的平原水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湖泊本身的布局形式不利于高密度的整体农业开发,原有的湖泊水利大都靠近南部山区,而那些离湖泊较远的地区则不易被灌溉。其次,随着人口增长,湖泊水利主导下的粗放式河网布局不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由于湖岸周边的森林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湖泊淤积严重,蓄水能力降低,而海水退去后在平原北部区域通过疏浚整理形成了新的河湖网络,加之海塘的修建更使得北部平原广大地区“蓄淡灌溉”成为现实,这也降低了对原有湖泊水利的依赖。最后,人口的迅速增加需要大量新的高质量耕地,而湖泊占据了大量土地,这些土地本身地势较高,并靠近水源,适合农业的发展,所以人类开始围垦湖泊,与水争地。自宋以后,鉴湖、湘湖、夏盖湖、广德湖等湖泊逐步遭到围垦,几经反复,最终被农田所取代。宁绍平原由河网水系主导的整体水系格局逐渐形成。
河网水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水利的开发和运河的开凿。从农业水利开发方面看,宁绍平原多水环境中的农业耕种模式一直以塘浦圩田为主,无论是围垦湖泊,还是拓荒北部的滩涂,均是先在水中修塘筑浦,形成河道,再依托河道于两侧分出圩田。因此,成河和成田是一体化的过程。从运河开凿方面看,浙东运河在南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浙东运河宁绍平原段西起钱塘江,东接余姚江,途径绍兴,连接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与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同时由于多水的环境,运河也成为平原内部水路交通的枢纽。因此,浙东运河极大地带动了平原整体运河网络的形成。其实,塘浦圩田的开发与运河的开凿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大部分水网恰好既承担灌溉,也承担运输的功能。正是依托塘浦系统和运河体系,更加密集的服务于精耕细作的水网格局在平原逐渐成熟。
湖泊水利工程能够在山洪海潮来临之时提供水储蓄空间,也能够在旱灾时为平原储蓄灌溉用水。当大量湖泊遭到围垦,这些功能便被转移到河网水系之上。因此,河网水系对碶、闸、堰、坝等组成的水利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碶、闸多置于入海、入江口,起到蓄淡御咸、泄洪排涝的功能,而堰坝则多替代原有的湖泊水利,起到引水之用。如明代绍兴地区兴修的新三江闸,便切断了西小江的入海口,解决了海潮溯江倒灌的问题,最终消除了1 400多年西小江水患的不利影响[16](图8)。而宁波平原南部的它山堰,由于能蓄淡拒咸,占地面积又小,得以一直保留至今,在广德湖废弃后成为宁波平原西部地区和州城的主要水源。历史时期,平原水网系统很大程度受到封建统治的影响,灌溉和漕运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部分时期朝廷为了贪图漕运的便利,毁坏了许多重要的堰闸,使河网失去控制。
8 嘉靖(1357年)之后山会水系示意图Shanhui Plain water system after Jiajing Period (1357)
由于湖泊特殊的调蓄功能和生态效益,河网水系格局主导下的平原水系中仍然保留着部分的湖泊。同时,由于社会对于圩田与治水、灌溉与漕运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平原河网水系仍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3.4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格局演变机制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格局形成与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地—水关系之间的变化,主要受到社会与自然环境2个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包含国家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区域自身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自然环境层面则主要受到台阶状地理格局以及海退带来的环境变化的影响。平原水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从地理空间上来说,经历了由南部孤丘地区逐渐向北部平原发展,最终实现平原整体水网分布的过程;从功能上来说,由最初局部生活、农业用水的供应,发展到调节平原整体水环境、漕运、交通等多样化功能;从水系形式上来说,经历了由自然水环境中的平原小规模水利开发到湖泊水利主导下的河网水系开发,再到最终整体河网水系的转变3个阶段(表1)。此外,由于平原各区域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在某些历史时期平原各区域间存在着不同阶段并存的情况,但对于绝大多数区域而言,都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逐步演替的过程。
4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格局下的区域景观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格局下的区域景观由自然景观、乡土景观和城市景观相互叠加、演变而成。
多水的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和城市景观
发展的基础条件。宁绍平原是典型的圩田景观区域,由水利系统、农田系统和聚落系统构成。其中,水利系统不仅仅用于满足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更是划分、影响区域社会单元的标志,由河网水系划分产生的“圩”是平原最基础的乡土社会单元。在关于萧绍圩区圩田景观的研究中,平原上的聚落体系大致被分为孤丘聚落体系、塘堰聚落体系及溇港聚落体系3种类型。其中塘堰聚落依赖湖塘、海塘等水利设施发展。溇港聚落则是沿着溇沼和圩岸线状排列,是平原最主要的聚落类型。郭巍、侯晓蕾等[17-18]学者对宁绍平原圩田景观的形态、功能已有较为完整的研究,在此不做重复。
表1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演变概况③Tab.1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iver network in Ningshao Plain③
河网水系格局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格局和城市空间等多个尺度。合理的城市选址有助于区域成熟河网水系的形成,绍兴既位于浙东运河(鉴湖湖堤)的中点,又处在台阶式格局中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带,在交通运输、资源获取和城市安全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稳定的城址使得绍兴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而宁波老城所在的三江口地区,更是宁波平原河网水系的中枢,三江六塘河交汇于此,得益于便利的水运交通和甬江出海口的优良条件,宁波从唐代伊始便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对城市格局而言,有别于传统中国重城形制中子城居中的特征,绍兴府等行政机构所在的子城一直位于城市的西部,即依府山而建的越国山阴小城所在。这一布局既可以防止平原水患对行政中心的侵袭,又占据制高点便于对城市、平原的控制,同时府山还能够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宁波州城西南部作为城市储水设施的月湖,通过疏浚湖泊建设以柳、雪、芳草、芙蓉、菊花、松、竹等植物景观为主题的10个岛屿[19],优美的环境使得月湖成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也吸引了文人雅士在此聚集,建立书院,州城的西南部由此成为城市主要的文化休闲区。而宁波州城外东部的江厦码头则是区域乃至全国重要的水运贸易枢纽,市舶机构和商户在州城东部聚集,使得该区域成为城市主要的工商业区。对具体的城市空间而言,历史时期的绍兴、宁波等城市都修筑有与周边水系相接的护城河,护城河连通城内运河,构成城市的交通框架(图9)。运河与城市街道之间则形成一河两街、前街后河或一街一河等多种空间模式(图10)。同时,包括月湖、府山在内的水体、桥梁、水埠、水廊等典型水网元素及周边依水而建的民居、寺庙、名胜等则共同营建了城市内外相互联系的水网城市景观体系(图11)。
10 河网水系城市内部不同河—街关系示意图Different kinds of river-street relations in river network cities
11 水网元素作为水网城市景观典型的文化标志Water network elements are the typical cultural symbol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of the water network cities
河网水系是人工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系统,也是连接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媒介。因此,河网水系塑造了由自然、乡土和城市相融合的独特的区域景观。
5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当代转变
近40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对宁绍平原的水网系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其原因在于:
1)用地性质的转变。现代城市不仅有居住及耕地的需求,同时需要大量的商业、工业、公共娱乐、公共服务等辅助配套用地。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增长使得宁绍平原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取代。
2)供水系统的转变。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特别是生活生产用水,均采用管道供水的模式,传统的河网水补给系统功能逐渐荒废。
3)交通方式的改变。汽车带来了现代交通方式的革新,当代交通几乎全部以各级道路作为载体,城市化导致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水运功能逐渐丧失。
4)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与传统水网城市依托水网的公共空间不同,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基本以各种规模的商业中心或者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以道路进行连接,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变了水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5)城市规划方式的转变。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影响,部分城市的分区和路网结构与当地的乡土景观失去了关联,改变了原有的场地的肌理。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宁绍平原河网水系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很多道路和城市建设直接占用或填埋河道,导致河网水系的数量和密度大幅降低,传统河网水系格局遭到破坏(图12、13);由于传统河网功能的丧失,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转移,水岸逐步成为城市生活的背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原有的桥梁、水埠、码头等水网元素由于功能的丧失而废弃,甚至被拆毁,水网地区的文化载体正濒临瓦解;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破坏了水网的生态环境(图14)。
12 宁波天封塔街区百年城市面貌转变A century of changes in Tianfeng Tower area of Ningbo city
13 2002—2016年绍兴城市化建设对同一河网水系区域带来的改变The changes of a river network area in Shaoxing city brought by the urbanization from 2002 to 2016
14 今日宁波水岸之困境The dilemma in today's Ningbo water network
6 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风景园林实践与思考
基于对河网水系、区域景观和城市发展深入的研究,我们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为媒介,尝试通过水网水系的保护、恢复、修复和更新转换等手段,实现地域景观的维护与延续、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具体而言,包括历史湖泊的恢复、现状湖泊的保护与更新以及河道的更新转换与城市整合等。
6.1 历史湖泊的恢复:萧山湘湖
位于萧山的湘湖是北宋时期修筑的一个陂湖。人口不断增加造成人地矛盾的突出,导致湘湖被不断围垦,其命运与宁绍平原上的许多陂湖一样,面积一直在缩小,到民国以后,湘湖更开始了全方位的围垦,湖泊最终消失。在湘湖被围垦的过程中,水陆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失衡,历史上萧山腹地的农田排灌时常遇到困难,洪涝灾害频繁。
2000年,城市规划确定围绕古湘湖规划建设湘湖新城。当时湘湖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农田、苗圃、砖瓦厂等企业和一些村落建筑。在2004年开始的湘湖恢复规划和设计中,设计师以尽量恢复湘湖在民国以前的自然状况为目标,最终恢复了5km2的水域。广阔的湖面与周围的山体、村庄、农田融合在一起,再现了湘湖的历史面貌。恢复的湘湖仍然具有蓄水调洪的功能,同时又将钱塘江、浦阳江、周围的山峦水系、萧山城和未来的湘湖新城整合在一起,完善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并且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了生态安全的基础(图15、16)。
15-1 规划前场地用性质图,可见湘湖已完全消失Land usage map before planning15-2 湘湖规划总平面图The general plan of Lake Xiang-hu
6.2 现状湖泊的保护与更新:绍兴镜湖
镜湖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典型的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特征,是一个保存较好的由河网、陂湖、防波避塘、圩田和村落单元组成的景观单元。城市规划中将以镜湖为核心,建立镜湖新城,而镜湖将成为未来新城湿地公园,成为新城的绿心。
在镜湖湿地公园的规划中,设计师视公园为宁绍平原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充分研究了景观的历史和演变、水网的结构,区域环境与绍兴城市的关联,规划依据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特征,通过恢复部分被农田和鱼塘蚕食的湖面,拓宽湖面、整理水系、疏通水网、保护避塘,更新村庄并转换为新的服务设施,保留圩田并赋予每片圩田新的使用、景观和生态功能,建立多样的动植物栖息地,使得镜湖的水网体系得以疏通完善、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规划使镜湖独特的地域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续,同时又将镜湖融合在新城的发展之中(图17、18)。
6.3 河道的更新转换与城市整合:宁波后塘河与中塘河(东乡)、杭州北塘河
“三江六塘河”构成了宁波平原河网水系的总体框架,后塘河与中塘河(东乡)便是平原东部的两条主要的结构性水系。其中后塘河源自平原东部山麓前三溪汇流之处,是鄞东北部引流、灌溉、航运的主要河道。中塘河(东乡)则源自东钱湖莫枝堰下注之水,是古代鄞东最主要的引水、灌溉水源,同时也兼顾航运之用。历史上宁波塘河沿线多为圩田及圩田聚落,在近年的快速城市化转变中,塘河及周边区域遭遇到许多困境。
16 湘湖一期全景图A panoramic view after the first stage construction of Lake Xiang-hu
17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平面图The general plan of the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of Lake Jing-hu
18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前后场地水网结构对比图The comparison of the water network structure of Jing-hu park before and after planning
在2015年宁波后塘河与中塘河(东乡)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希望通过规划重新赋予塘河新的含义,重新构建塘河水系与城市、自然以及人民生活的联系,并为未来宁波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具体措施包括:结合现状条件,通过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水上交通将塘河水岸公共空间全线连通,并与周边的绿地、水系、道路和城市绿网相衔接;根据塘河周边的城市功能,设计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滨水空间,将市民的生活重新带回到水岸,激活塘河的活力;在保留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并塑造了主题突出、四季变化的塘河植物景观,并针对现有驳岸类型,通过多样的策略营造出丰富的生态水岸,同时也使滨水绿地具备雨洪管理、调节小气候、城市通风等功能;保留并更新场地中各历史时期的典型元素,使得河流文化得以保存并延续(图19)。规划在延续宁波河网文化的同时,通过赋予塘河新的功能以确定其在宁波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定位,使塘河与原有的三江六岸及其他生态廊道一起,共同构成未来宁波水城发展的新框架。
北塘河是位于杭州市高新区中部的一条自西向东的人工河,是城市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滨江区的最重要连续带状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北塘河西段全长5.3km河道。由于城市道路割裂、用地复杂、可达性差,河道两侧大多作为城市的负面空间存在。而在未来的规划中,北塘河将是滨江区生活与产业功能连接转换的核心节点,也将是滨江区、乃至杭州市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
设计以风景园林为手段,将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包括构建连贯的绿色生态廊道,串联体验性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建立河流与城市联系的绿色轴线,形成易达可亲近的水岸和具备多重体验的连贯游线,塑造运河文化,利用河流及周边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确保河道环境、社会价值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图20)。
7 结语
几千年来,宁绍平原的整体景观一直在动态地演变。从自然的景观,到人类依赖自然,在自然水环境中进行小规模水利建设后形成的景观,然后是人们以建设湖泊水利主导,构建初步的河网水系后形成的景观,最后是人们对湖泊进行围垦,建设以河网水系为主导,形成的完整的平原河网水系的景观。
宁绍平原的河网水系景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之一,这种景观承载着宁绍平原上人们的生活,保证着区域的繁荣。河网水系是当地灿烂文化的依托,是今天我们了解当地历史的载体,也为人们全方位地提供接触自然与乡土文化的机会。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宁绍平原独特的由河网水系构成的传统格局正在急剧退化,如果继续放任下去,传统的河网水系格局及其承载的水乡文化将会迅速消失。
我们需要对宁绍平原河网水系进行整体的研究,了解其产生、演变、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认识其中的自然与文化价值,并通过风景园林实践,保证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下,经漫长历史岁月沉积下来的独特的地域景观仍然受到珍视,景观独特性能够持续,景观的多样性能够得到维护。
19 保留并更新场地中各历史时期的典型元素To retain and update the typical elements of each historical period on site
20 北塘河分区设计平面图Partial design plan of Canal beitang
注释:
①图1、图2、图4-2、图7、图10为作者自绘;图3引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会稽县志》;图4-1引自参考文献[11];图5改绘自参考文献[12];图6改绘自参考文献[14];图8改绘自参考文献[11];图9改绘自乾隆《鄞县志》;图11-1、11-2、图12中的历史照片引自哲夫主编《宁波旧影》;图11-3、11-4、图12中今日照片、图14为作者拍摄;图13引自Google Earth;图15~20由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提供。
②表1为作者整理自佚名. 浙江省水利志[M]. 中华书局,1998.
[1] 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Wu Liangyong. History of Chinese Human Settlement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4.
[2] 陈桥驿,吕以春,乐祖谋.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J].地理研究,1984(3):29-43.
Chen Qiaoyi, Lv Yichun, Yue Zumou. On the Lacustrine Fluctuation in the Regions of Ningbo-Shaoxing Plain in Historical Period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84(3): 29-43.
[3] 李可可,谌洁.河姆渡遗址史前水文化探讨[J].中国水利,2007(5):52-55.
Li Keke, Chen Jie. Exploration of Water Culture of Hemudu Sites in Prehistoric Age[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7(5): 52-55.
[4] 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学报,1980(1):14-23.
Chen Qiaoyi.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ttlements of Shaoxing Area in Historical Period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0(1): 14-23.
[5] 俞福海.宁波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Yu Fuhai. Annals of Ningbo[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5.
[6] 林蔚文.百越民族的农业生产(续)[J].农业考古,2003(3):211-217.
Lin Weiw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Baiyue Nation[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2003(3): 211-217.
[7] 陈桥驿.越文化与水环境[J].浙江学刊,1994(2):96-99.
Chen Qiaoyi. Yue Culture and Water Environment[J].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1994(2): 96-99.
[8] 林华东.越国富中大塘和吴塘小考[J].浙江学刊,1988(6):122-123.
Lin Huado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Fuzhongdatang and the Wutang of Yue State[J].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1988(6): 122-123.
[9] 陈桥驿.《浙东运河史》序[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1-4.
Chen Qiaoyi. A Preface to the History of the Canal in East Zhejiang[J]. Journal of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2009(2): 1-4.
[10] (南宋)王十朋.《王十朋合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Southern Song)Wang Shipeng. Complete Works of Wang Shipeng[M].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 Press, 1998. [11] 陈桥驿.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J].地理学报,1962(3):188-202.
Chen Qiaoyi. The Ancient Lake Chien-hu with Special Regard to Its Role in the Agriculture of the Shan-hwei Pla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2(3): 188-202.
[12] 王卫.历史时期夏盖湖之因革演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Wang Wei. The Evolution of the Lake Xiagai-hu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D]. Shangha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13.
[13] 侯慧粦.湘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前景[J].地理研究,1988,7(4):32-39.
Hou Huil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Xiang Hu(Lake) and the Prospects in Its Developme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88, 7 (4): 32-39.
[14] 斯波义信,胡德芬.《湘湖水利志》和《湘湖考略》—浙江省萧山县湘湖水利始末[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2):220-248.
Yoshinobu Shiba, Hu Defen. Lake Xiang-hu Water Resources and Research About Lake Xiang-hu—the Explo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Lake Xiang-hu, Xiaosh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1985(2): 220-248.
[15] 陆敏珍.唐宋时期宁波地区水利事业述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58-65.
Lu Minzhen. The Review of Ningbo Water Resourc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J].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2004(2): 58-65.
[16] 陈鹏儿.绍兴平原现代河网水系形成的探讨[J]. 浙江水利科技,1981(4):21-34.
Chen Penger.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River Network in Shaoxing Plain[J]. Zhejiang Hydrotechnics, 1981(4): 21-34.
[17] 郭巍,侯晓蕾.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分析[J].中国园林,2016(7):41-48.
Guo Wei, Hou Xiaolei. Dyke, Reclamation and Settlement—Landscape Architectural Analysis of Polder Landscape in Xiaoshao Regio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7): 41-48.
[18] 侯晓蕾,郭巍.圩田景观研究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J].风景园林,2015(6):123-128.
Hou Xiaolei, Guo Wei. Polder Landscape Study: Discussion on Form, Function and Impact[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6): 123-128.
[19] 张津. 乾道四明图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0.
Zhang Jin. Qiandaosiming Tujing[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0.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ces of the River Network in Ningshao Plain
ZHANG Shi-yang, WANG Xiang-rong*
宁绍平原的河网水系景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之一,这种景观承载着宁绍平原上人们的生活,保证着区域的繁荣。通过探究不同时期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形成及演变,将其分为自然水环境中的平原小规模水利开发、湖泊水利主导下河网水系的构建以及河网水系主导下平原水系格局的形成3个阶段,并认识其中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最后,通过在宁绍平原上进行的多项风景园林实践,对平原河网水系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以期为宁绍平原景观独特性的持续和国土景观多样性的维护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河网水系;宁绍平原;形成;演变;当代实践
The river network landscape of Ningshao Plain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regional Plain in China, it nourishes the dwellers and ensures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river network in Ningshao Plain, th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mall-scale water developments in the natural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river network dominated by lake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in water system led by the river network,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ir natural and cultural values in river network landscape. Eventually, various practices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Ningshao Plain is referenced to discu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iver network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of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iver network; Ningshao Plain; formation; evolution; contemporary practice
张诗阳/1990年生/男/湖南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中国城市景观(北京100083)
ZHANG Shi-yang, who was born in 1990 in Hunan, is a Ph.D.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hinese urban landscape (Beijing 100083).
王向荣/1963年生/男/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院长/本刊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100083)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wxr@dyla.cn
TU 986
A
1673-1530(2017)07-0089-11
10.14085/j.fjyl.2017.07.0089.11
2017-03-06
修回日期:2017-06-16
WANG Xiang-rong, who was born in 1963, is the professor and the dean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 is the chief edit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with a doctor's degree and is also the vice chairman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83).
(编辑/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