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7-11-01
资讯
评奖获奖
表面设计公司赢得2017年美国国家设计大奖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
2017年美国国家设计大奖(National Design Award)结果揭晓,其中景观设计奖授予了来自旧金山的表面设计公司(Surfacedesign Inc.)。国家设计大奖由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的库珀·休伊特(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赞助,以表达对美国设计界中具有创新精神和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优秀设计团队的认可和嘉奖。此外美国国家设计大奖协会还通过举办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设计的认识。该活动于2000年首次在白宫举办,并持续至今。
美国国家设计大奖包括10个陪审团奖项与1个导演奖。景观设计奖的评选涵盖个人与团队,获奖者需在城市规划、公园设计、花园设计等方面做出突出成就与示范性工作。2017年的获奖者表面设计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项目类型广泛,涉及运动公园、广场、滨水空间、城市景观和私人花园等多种类型。2001年至今,公司主创设计师詹姆斯(James A. Lord)、罗德里克·威利(Roderick Wyllie)、杰夫·吉罗拉莫(Geoff di Girolamo)与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团队合作,为大多数项目提出了创新的设计方案,包括史密森尼总体规划方案(Smithsonian Master Plan)、奥克兰国际机场环境设计(Auck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金门大桥75周年广场设计(Golden Gate Bridge 75th Anniversary Plaza)和IBM檀香山广场(IBM Plaza Honolulu)等众多优质项目。表面设计公司在实践中关注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邱彩琳/编译)
西棕榈滩核心海岸设计大赛获奖者揭晓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
范阿伦研究所(Van Alen Institute)和西棕榈滩社区重建局(the West Palm Beach Community Redevelopment Agency)近日宣布,由城市生态系统建筑设计院(Ecosistema Urbano)提交的开放海岸(Open Shore)设计方案赢得西棕榈滩(West Palm Beach)核心海岸设计竞赛一等奖。主办方邀请了国际知名景观师、规划师与建筑师参与研讨未来20~30年西棕榈滩海滨的发展方向,要求参赛方案充分考虑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为城市发展提供设计框架,帮助城市适应并利用海滨空间。
西棕榈海滩位于佛罗里达州(Florida)南部重要城镇,这里居住着大量黑人与西班牙裔居民,城镇人口正在不断增多。主办方举办本次竞赛以满足棕榈滩城镇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展现新兴人口的活力,增加城市魅力。
最终城市生态系统建筑设计院提交的开放海岸设计方案从4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为西棕榈滩的规划提出了健康、具有弹性和前瞻性的综合建议。该方案提高了场地的亲水性,提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策略。具有调节气温功能的穹顶是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穹顶覆盖的空间全年都可以为游客提供舒适宜人的环境。设计师还将榕树车库改建为多功能建筑,包含了农贸市场、办公场所、观景平台等功能空间,以承载各类活动。新增的主题小巷用以承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例如攀岩、交互展览、拟真植物装饰展览等。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些举措突出西棕榈滩独特的文化,为游客提供非凡的体验。
(邱彩琳/编译)
格兰特景观事务所赢得天津生态城中新友好公园国际设计竞赛
据 grant-associates.uk.com讯
在天津生态城中新友好公园国际设计竞赛中,英国格兰特景观事务所(Grant Associates)的设计被确定为最终方案。天津生态城建于2008年,是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边项目,计划到2020年可持续发展至35万居民。
中新友好公园位于生态城中部片区,是该区域内规划建设的规模最大的城市级公园,紧邻城市主中心和主道河,占地面积约41hm2。设计师以“友好”为设计概念,庆祝中国与新加坡友谊的建立,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游憩空间。
公园的总体规划将分阶段实施,包含5个生态群落的集群温室,用以展示热带植物和水景花园。其他设计元素还包括中心湿地、城市码头、游乐区、活动草坪和露天剧场,自行车环道及人行路径网络将贯穿全园。
公园的设计亮点在于对比的景观设计手法、灵敏应对挑战的环境、建筑和基础设施及风景的完美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湿地森林与社区滨海大道、高层城市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场地暴露于西北风和盐渍土壤中,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个庇护性的公园来创造全年愉悦的小气候;公园中心与地形相结合的温室成为全园焦点,为人们提供庇护和探索自然的乐趣;公园旨在成为可持续设计原则的标杆,响应“海绵城市战略”。另外,公园也尽可能使用太阳能,温室放置于北部,远离城市高大建筑的阴影,以最大限度获得阳光。
(遆羽欣/编译)
KOHT建筑事务所赢得挪威科技大学校园扩建项目竞赛
据archdaily.com讯 KOHT建筑事务所(KOHT Arkitekter)在挪威科技大学(NTNU)总体规划竞赛的第一阶段评选中,击败了39组竞争对手,赢得竞赛。挪威科技大学位于特隆赫姆市(Trondheim),是挪威最大的大学。特隆赫姆市是挪威第三大城市,是许多国家领先科学、技术和医疗机构的摇篮,如挪威科技大学、南特伦德拉格郡大学(Sør Trøndelag University College)和圣奥拉夫大学医院(St Olavs University Hospital)等。
新方案的主旨在于创造一个概念性的新结构,以整合竞赛区域内现有的设施。改造区域位于Gløshaugen校区现有主体校园的西侧,总面积120 000m2。 设计 师 旨 在 开 放Gløshaugen这个“内向型”的校园,将原本向西的建筑面向城市打开。方案通过开放西侧立面,布置一系列倾斜的步行道和十字路口,以及贯穿整个校园的无障碍通道,以提升城市现有品质,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增建项目包括1个图书馆、1个技术中心以及新的宿舍楼。
设计师在总结报告中提到:“方案实现了创建统一校园的意图。设计将学术区域集中,这种集中的结构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社区之间进行短距离的交流。”同时竞赛评委会也指出,该方案促进了校园与城市之间的交流。
校园扩建计划的实施时间为2016—2025年。
(遆羽欣/编译)
规划设计
芝加哥奥巴马总统中心方案公布
据designboom.com讯 备受期待的奥巴马总统中心初步方案已经公布,该中心为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指定的图书馆。2016年6月,该项目由非营利组织奥巴马基金会发起。项目坐落于芝加哥南部的杰克逊公园(Jackson Park),由TWBTA建筑事务所(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 Architects)设计,预计于2021年完成。
博物馆将作为场地中最高的建筑,成为北部公共广场的边界。博物馆旁边是单层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师在图书馆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使其成为新的公园空间。这些建筑将共同形成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场所,并结合杰克逊公园的历史条件与场所文化,成为场地南部的一个公共聚集地。在这里,建筑被各色石头包裹,玻璃的结构墙面围合形成庭院,并引入自然光。精心铺设的道路引导着游客游览公园及屋顶花园。该中心还包括了一系列室内和室外的活动、培训和其他集会空间,并布置有举办科教论坛的教室及相关设施。
该项目旨在鼓励人们进入公园,激励他们创造自己的社区变革,同时软化城市,形成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完美过渡。除此之外,项目也希望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过程性的景观振兴历史公园。
(宋怡/编译)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公布55亿美元的西门隧道工程设计方案
据architectureau.com讯 西门隧道工程位于墨尔本郊区铁路线西部,由伍徳玛仕建筑公司(Wood Marsh)与特拉特克顾问公司(Tract Consultants)设计,工程于2018年初开始,预计在2022年初完成。
隧道将从西门高速开始,从斯波茨伍德(Spotswood)和雅拉围(Yarraville)的地下穿过,到达马里比农河(Maribyrnong River)以西的墨尔本港(Port of Melbourne),随后隧道将与富士通路(Footscray Road)上的一座新高架高速公路和马里比农河上新建的一座桥梁连接。该项目旨在成为现有西门大桥(West Gate Bridge)的替代选择,减少至西部郊区的交通时间。
隧道附近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将参考墨尔本西部的文化遗产与航海历史,设计师关注流经该项目附近的河流、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居民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等细节,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西大门隧道的整体设计当中,包括桥梁、码头、栏杆及景观构筑物等的设计。隧道入口与通风结构的设计想法主要来源于海运绳网、编织箱与独木舟等元素。在与当地居民沟通之后,项目设计了隔音墙,隔音墙由带有纹理的混凝土以及淡蓝色和绿色的亚克力面板制成,并且在隔音墙上预留了一些植物种植空间。此外,整个项目还包括了一条总长14km的自行车道与散步空间,并将一块9hm2的工业废弃空间改造成了湿地公园。
项目的初衷是在设置新的开放空间与活动场地的同时,保留现有的场地文化历史,让场地成为历史所遗留的完整艺术品。
(宋怡/编译)
格兰特协会公布南巴兰加罗开放空间设计方案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
近日,格兰特协会(Grant Associates)公布了为南巴兰加罗(Barangaroo South)设计的开放空间方案。项目交由联盛集团(Lendlease)开发,预计于2021年开放。方案实现了巴兰加罗交付局(BDA)和联盛集团的承诺,将巴兰加罗一半以上的用地作为开放空间。
该方案面积为7.5hm2,包括1个新的港湾、1个1hm2的公园、一段扩大的海滨步道和1个公共码头。格兰特协会旨在将南巴兰加罗的海滨景色与一系列公共空间相结合,将之前的工业集装箱码头转变成一个视线开阔,能眺望悉尼港的步行空间。
新的港湾包括沃特曼湾(Waterman's Cove)和一个无障碍的水上圆形剧场式木栈道。沃特曼湾的设计借景悉尼港,在水边创造出独特的滨水开放空间。希克森公园(Hickson Park)面积为1 hm2,毗邻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住宅塔,该公园连接悉尼中央商务区与巴兰加罗零售和餐饮区,一直延伸到皇冠悉尼酒店度假村(Crown Sydney Hotel Resort)附近的乌鲁古步行街(Wulugul Walk),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安静、绿色和庇荫的开放空间。
巴兰加罗交付局首席执行官克雷格·范德兰(Craig van der Laan)表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设计,新的港湾和公园的建成是巴兰加罗从混凝土码头转型为世界级活力海滨区的重要一步。”
(杨宇翀/编译)
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公布美国洛杉矶FAB公园修改方案
据archdaily.com讯 近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和米亚·莱莉尔+协会(Mia Lehrer+)公布了洛杉矶第一大街和百老汇大街(First and Broadway,简称FAB)公园绿色更新修改方案。新方案在竞赛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满足了在社区反馈会议上居民们想要增加绿化的愿望。
原设计方案通过将食物、艺术和土地主题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利用了城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建立多种功能的空间促进公民参与、艺术体验与美食品尝,使居民陶醉于独特的城市环境中。大量雕塑、错层餐厅般的遮阳蓬构成了该方案的主要特征。
修改方案保留了2016年6月竞赛设计中的一些特征性元素,比如遮阳蓬和餐厅,同时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FAB餐饮大楼上面的一个屋顶平台。而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公园的中心地带,用绿化代替了将近10 000平方英尺(约929m2)的硬质景观。米亚·莱莉尔+协会的负责人本·费尔德曼(Ben Feldmann)表示:“我们在竞赛方案阶段听到最多的诉求之一就是‘更多的树木’,所以我们就种植了更多树木,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林下空间。”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变化是公园的可达性,公园入口被移到了场地的角落处,并在餐厅附近增加了一条新的坡道。
这项耗资2 800万美元的项目将在2018年动工,预计于2020年初对外开放。
(杨宇翀/编译)
俄勒冈州威拉米特瀑布景观改造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
威拉米特瀑布(Willamette Falls)是美国第二大瀑布。在过去的100年里,其滨水地带工业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得人们不再能亲近瀑布。斯诺海塔事务所(Snøhetta)作为威拉米特瀑布公园项目的主设计方,希望能唤起这片土地的历史,并挖掘其玄武岩地形的特色,重新连接俄勒冈州城市中心与威拉米特瀑布景观。
该项目占地22英亩(约8.9hm2),历经2年的设计,得到了大量的公众参与与支持。公园设计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生态、文化和地质历史,将滨水区域构想成一个岛屿序列,由当地古老的玄武岩、遗留的工业钢、混凝土和木材等砌筑而成。新设计将整个场地视为一个景观整体,设置滨水步道网络,选择性地拆除废弃的工业设施,将保留的工业结构与玄武岩遗址共同营造成一个生态性的动植物栖息地。此外,专家学者还在研究了极端洪水水位之后,进行了滨水公共空间的自适应设施结构设计,以抵御和适应常规洪水或极端洪水事件的发生。同时,滨水空间也将承受该区域地震带的地震活动。
该项目通过专门的网站吸引公众访问,为公众科普解说国家重要的历史建筑,该网站也为推动经济复兴和景观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威拉米特瀑布将成为太平洋西北工业史上独特的景观。2017年6月3日,威拉米特瀑布步道的概念设计在公众活动中亮相,并有望于2018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
(宋怡/编译)
热点事件
风景园林学学科史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讯 2017年5月25日,风景园林学学科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陈重、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如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委会副主任端木岐等10余名专家,以及清华大学教授杨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贾建中、重庆大学教授杜春兰等30余名编写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学会副理事长杨锐主持,学会副理事长陈重发表讲话。目前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大纲已经基本确定。
杨锐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总体研究思路和大纲框架,并传达了课题组顾问孟兆祯院士的意见。他强调,要把握学科史研究的核心和特点,注意与一般风景园林史和教育史的关系。各专项研究负责人分别就负责的章节、当前的研究进展和编写思路进行了汇报。专家们就学科定义、内涵、外延,总体研究方法和各章节的编写思路等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进一步明晰了编写思路和研究方法,解决了前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
接下来,各章负责人将确定一二级标题负责人及三级标题撰写人,根据需要对编写人员进行补充和调整,细化各章节研究和编写计划。课题组拟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学科史初稿。
(杨宇翀/编译)
城市风景园林与生态修复高端论坛在长沙召开
据chla.com讯 “城市—风景园林与生态修复”高端论坛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于2017年5月17—1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期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入考察长沙市园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商生态文明的构建和绿色事业发展。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共同探讨新常态下园林企业发展和园林生态修复、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园林的绿色使命和美丽担当,用全球发展眼光审视长沙发展,为长沙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标准和品质的生态体系建言献策。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副院长王忠杰、长沙市园林局副局长黄哲等13位国内外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围绕城市设计、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城乡发展以及低碳生境等方向,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层面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会议还特别邀请国务院参事刘秀晨、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分别就《新常态下园林企业发展和园林生态修复的思考》和《困难立地条件下的生态恢复技术》作主旨报告。
此外,本次会议还对长沙市园林绿化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考察地点为洋湖湿地和橘子洲。
(李鑫/编译)
中国专家受邀参加2017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年会
本刊讯 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度大会于2017年6月22—23日在曼彻斯特大学召开,200多位英国和世界各国专家和设计师参会。今年学会主席特别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主编王向荣先生,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先生和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先生参会交流并做主旨演讲。
2017年大会主题是景观作为基础设施(Landscape as Infrastructure):将定义未来全尺度,多学科,跨专业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方向。会上,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学会主席Merrick先生致欢迎词,他表示:自然系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未来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和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优势,甚至将带动未来50年自然及人居环境建设的革命性变化。随后,王向荣教授、刘滨谊教授和朱育帆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为英国风景园林学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据悉,王向荣教授和朱育帆教授还应邀参加了早前21日召开的英国风景园林学科改革内部会议,与IFLA主席Kathryn Moore以及英国多所高校风景园林学科负责人交流并分别发言。
在为期3天的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和教育改革论坛中,来自中国的3位教授为英国和世界各国设计师带来了来自东方的智慧,使世界更加了解当代中国的风景园林发展。这是历史上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年会首次同时邀请3位国际专家做主旨演讲,相信未来中英两国风景园林学科交流会更加频繁,并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邓位/采编,邓位/摄影)
《风景园林》2017年特约编辑会议圆满召开
本刊讯 2017年7月5日,《风景园林》2017年特约编辑会议于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圆满召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本刊主编王向荣教授,副主编郑曦教授,副社长曹娟女士,本刊在京特约编辑以及本刊编辑部成员共计2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王向荣教授对各位特约编辑为《风景园林》杂志多年来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并对杂志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创新机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他表示,特约编辑在杂志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望特约编辑们充分调动资源、共同努力,对《风景园林》杂志乃至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特约编辑们分别为杂志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并针对2018年杂志选题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建议。此次会议共收集本刊特约编辑们的选题意见30余份,来自学科不同领域的声音为《风景园林》未来的选题方向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思路。
《风景园林》杂志的特约编辑队伍由国内外活跃在风景园林以及相关学科一线的高校教师、学者、管理者和设计师组成,他们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对杂志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次《风景园林》特约编辑会议的召开为2018年杂志的选题和组稿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为各高校风景园林学者们对学科前沿问题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
(刘昱霏/采编)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云上十八湾的怀乡乐土正式开放
据DDON笛东讯 2016年万达集团出资6亿元,在丹寨县投资丹寨旅游小镇, DDON笛东结合丹寨非遗文化和山水优势,打造这一方乐土。
地处苗疆腹地的丹寨,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苗族风情,因此设计团队为使小镇与当地风貌相融合,整体设计都延续了浓郁的苗寨特色。
该项目目前共有三大街区、四大民俗文化广场、三大斗艺场。无论是苗族干栏式特色商铺,阙楼等苗族标志性构筑物,亦或是雄伟神圣的图腾柱,都完美地传承了当地的文化风貌。
此外,设计团队将斗牛、斗鸡、斗鸟等丹寨传统的斗艺活动及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植入其中,起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5月23日,该项目夺得第54届美国PCBC太平洋国际建筑协会“金块奖(Gold Nugget Awards)最佳国际商业项目类大奖”。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已于2017年7月2日正式开放。
(刘昱霏/摘编)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北京望和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望和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西南部,紧邻北四环路和京承高速,是望京地区最大的城市休闲公园。望和公园分为南园、北园两个地块,总占地面积约38.6hm2。
本项目结合青少年、儿童等使用人群,综合地块位置和周边关系,定位为城市休闲公园。
在公园的具体设计上,因地制宜,对现状加以整理。通过提升APEC会议主要通行道路(北四环和京承高速)的绿化景观,完善北京东北部楔形绿带; 通过对周边原有公园的连接,形成“望京绿道公园环”,完善望京区域的公园绿地格局,形成望京地区的公园慢行系统;打造最贴近市民服务的城市休闲公园。
1)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建立以生态途径为主的水管理系统,与公园生态系统相融合;
经济性原则:采用投资小、维护费用低、便于管理,对场地状况灵活应对的水收集系统;
美观性原则:因地制宜,注重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外观与整体景观的塑造的协调,美观与实用兼备。
2)雨水收集与利用手段。
设计中根据基址条件采用透水铺装、渗排水沟、渗井、干井、渗透池、雨水花园、表流湿地、池塘等多种雨水利用设施形式。如北园将原址的池塘设计表流湿地和深水湖区;南园利用不能栽植大乔木的现状高压线走廊通透视觉空间,利用低洼绿地设计多个雨水花园形成序列景观。
保留现状树木,移栽部分现状树,补种相应数量的苗木,局部节点做重点栽植。在塑造公园整体植物群落和空间场地的同时,通过本地区常见树种和宿根花卉的运用,结合景观特点进行配植,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植物景观。
种植设计时考虑秋色叶的植物效果,多选择秋色叶树种形成彩叶林带,营建“高大密厚”的绿色屏障,突出道路两侧的秋季景观效果。具体通过“管添补增”四大措施,补齐缺损树木、遮挡不良景观、增加彩叶组团等措施来点亮道路景观效果。
项目名称:北京望和公园
设计单位: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