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对断层活化应力演化规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2017-11-01钟志群
钟志群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电子工程系,四川 内江 641100)
倾角对断层活化应力演化规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钟志群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电子工程系,四川 内江 641100)
以某煤矿F2正断层的地质资料为依据,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AC3D5.0对正断层在两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断层带的应力变化、孔隙压力演化规律及围岩的孔隙压力进行研究,揭示了断层倾角对正断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断层在工作面开采之初断层带正应力变化不大,工作面开采至距断层35m位置时,断层带正应力快速增加,断层倾角越大,断层带正应力越大;不同断层倾角下,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孔隙压力先缓慢增加,而后工作面距断层35m时,断层带孔隙压力迅速增加,工作面距断层相同距离时,倾角越大,断层带孔隙压力越大;正断层围岩的孔隙压力与断层倾角成正比,倾角越大,孔隙压力也越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针对断层的性质,考虑断层倾角的影响,有根据地对断层保护煤柱进行留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断层倾角;正断层;应力;计算机模拟;孔隙压力
StudyofSimulationofInclineAngletoFaultReactivitionandStressDistribution
煤炭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始终居高不下,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日趋减少,我国的煤矿逐步转向深部开采,深部开采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其中煤矿突水事故近年来始终频发[1-5]。造成煤矿突水的因素有很多,但资料显示,断层是造成突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6]。工作面的开采容易引起断层附近的应力场发生改变,加之与采动产生的应力发生叠加,从而诱发断层发生活化,引发突水事故[7-11]。影响断层活化造成突水的原因较多,断层倾角是主要的原因之一[12-16],本文通过模拟不同断层倾角下工作面开采对正断层活化的影响,对正断层的活化特性及机理进行研究,找出断层倾角对正断层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正断层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依据。
1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本次模拟的某煤矿位于淮北煤田,主要研究的断层为F2正断层,其贯穿1031,1033工作面,在矿区内走向长度为2000m,倾角60~70°,落差0~60m,各工作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1031,1033工作机机、风两巷实揭F2断层工程平面
2 构建模型
本次计算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模型,模型的X轴、Y轴分别为工作面的回采方向、倾斜方向,模型的Z轴为竖直方向,正断层模型尺寸为250m×30m×144m,将断层带内的网格进行加密处理(图2),并布置测点,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正断层模型网格划分
图3 模型应力及孔压监测点布置
本文计算选取摩尔-库伦准则对岩体的破坏进行判断。
式中,σ1,σ3分别为最大、最小主应力;φ为摩擦角;c为黏聚力。
依据正断层的实际地质资料同时考虑岩石的尺度效应,本次模拟计算的主要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主要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3 计算方案
对F2正断层断层倾角分别为40°,50°,60°,70°时,两盘工作面依次开采对断层活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4 计算结果分析
4.1 断层倾角不同对断层带应力的影响
图4、图5为不同断层倾角下,两盘煤层依次开采时,正断层的应力分布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工作面在开采之初断层带正应力变化较小,应力增加较为缓慢,增加幅度较小,倾角40°,1033工作面推进40m、倾角50°,工作面推进50m,倾角60°,工作面推进60m、倾角70°,工作面推进70m,即工作面均距断层35m位置时,断层带正应力呈现快速增加趋势,说明此时断层具备了活化迹象,而后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正应力继续增加,因此建议工作面煤柱留设35m。由图5可知,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正应力呈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的趋势,工作面距断层相同距离时,倾角越大,断层带正应力越大。
图4 不同倾角下下盘1033工作面开采时断层的应力
图5 不同倾角下上盘1034工作面开采时断层的应力
4.2 断层倾角不同对断层带孔隙压力的影响
图6、图7给出了断层倾角分别为40°,50°,60°,70°时,1033,1034两工作面开采时断层带的孔隙压力图。由图6可知,倾角40°,1033工作面推进40m,倾角50°,工作面推进50m,倾角60°,工作面推进60m,倾角70°,工作面推进70m,即1033工作面均距断层35m位置时,断层带孔隙压力呈现快速增加趋势,而后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孔隙压力不断增大。由图7可知,不同断层倾角下,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孔隙压力先缓慢增加,而后工作面距断层35m时,断层带孔隙压力迅速增加,工作面距断层相同距离时,倾角越大,断层带孔隙压力越大,相较于图6,1034工作面开采结束后断层带孔隙压力大于1033工作面开采结束后断层带的孔隙压力。
图6 不同倾角下下盘1033工作面开采时断层带孔隙压力
图7 不同倾角下上盘1034工作面开采时断层带孔隙压力
图8 不同倾角下下盘1033工作面围岩孔隙压力
4.3 断层倾角不同对正断层围岩孔隙压力的影响
图8、图9分别给出了不同断层倾角下1033,1034两工作面开采时围岩的孔隙压力图。由图8可知,断层倾角为40°,50°,60°,70°时,1033工作面距断层20m时,其孔隙压力分别为3.82,4.5,4.783,4.8MPa,断层倾角越大,孔隙压力越大,说明断层倾角与孔隙压力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由图9可知,断层倾角为40°,50°,60°,70°时,1034工作面距断层20m时,其孔隙压力分别为4.159,4.28,4.32,4.747MPa,倾角越大,工作面煤柱的孔隙压力越大,说明正断层围岩的孔隙压力与断层倾角的大小成正比,断层倾角较大时,底板承压水更容易通过毛细作用沿断层裂隙进入断层带,更容易发生活化突水[17-18]。
5 工程实践
5.1 现场布置方案
为进一步验证模拟结论,验证煤柱留设35m的合理性,在1033工作面回风巷中布置钻孔应力计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F2断层保护煤柱的应力变化进行监测,为F2断层保护煤柱尺寸的留设提供依据。
在1033工作面回风巷F21测点附近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2个测站,第1测站布设4个钻孔,第2测站布设6个钻孔,每个钻孔内安设1个钻孔应力计。钻孔垂直巷帮施工,钻孔的深度均为5m,两测站内钻孔间距均为4m,钻孔距底板高度均为1.2m。钻孔应力计布设具体位置如图10,11所示。
图10 钻孔应力计布置平面示意
图11 巷道钻孔应力计布置剖面示意
5.2 监测结果分析
从图12中可以看出,工作面距F21测点分别为42.8,39,35.2,31.4m时,即工作面距A2,A3,A4,A5测点28m左右时,超前支承压力开始显现,工作面距F21测点分别为26,21.8,18.2,14m时,即工作面距各测点9m左右时,超前支承压力达到峰值,而后随工作面继续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开始回落,并逐步趋向原岩应力。
图12 第1测站应力-距离曲线
图13 第2测站应力-距离曲线
根据第1测站结果,初步判定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32m左右,而后工作面继续开采,当工作面推过B5测点后,即断层保护煤柱留设32m时工作面停采。从图13中可以看出,工作面距F21测点分别为20.8,16.2,12.4,8,4.1,1.4m时,即工作面距B2,B3,B4,B5,B6,B7测点32m左右时,超前支承压力开始显现,工作面距F21测点分别为-2.4,-6,-10.2,-14.1,-18,-22.2m时,即工作面距各测点9m左右时,超前支承压力达到峰值,而后随工作面继续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开始回落,并逐步趋向原岩应力。第2测站与第1测站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可判定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32m。同时可以发现,第1测站中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3.6MPa左右,而第2测站中B7测点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4.8MPa,较第1测站有明显的增加,这是因为断层带具有“屏障”的作用,第2测站中的各测点距断层带更近,因而在采动影响下,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更大,除此之外,第2测站中距断层越近的测点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越大,这也是由于断层带的“屏障”作用阻隔了应力传播所致。
由于现场监测得出工作面回采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32m,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验证了计算机模拟中煤柱留设35m的合理性。
6 结 论
(1)数值模拟中正断层在工作面开采初期,断层带正应力变化不大,工作面开采至距断层35m时,断层带正应力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断层倾角越大,断层带正应力越大,在工作面采动作用下断层更容易发生活化。
(2)不同断层倾角下,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带孔隙压力先缓慢增加,而后工作面距断层35m时,断层带孔隙压力迅速增加,工作面距断层相同距离时,倾角越大,断层带孔隙压力越大;相同倾角下,距断层相同距离时,上盘1034工作面围岩的孔隙压力大于下盘1033工作面。
(3)正断层围岩的孔隙压力与断层倾角成正比,倾角越大,孔隙压力也越大。因此,在工作面开采时,需对正断层的应力演化规律及围岩的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有所了解,实际生产中做好断层保护煤柱的留设工作。
(4)通过对两盘工作面依次回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进行现场监测,得出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32m,验证了煤柱留设35m的合理性。
[1]卜万奎.采动断层突水机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李鹏军.断层附近煤层开采防水煤柱留设的相似材料模拟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3]赵华安,赵光明,孟祥瑞.断层下盘留煤柱开采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5,46(3):37-39.
[4]黄存捍,冯 涛,王卫军,等.断层影响下底板隔水层的破坏机理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2):219-222.
[5]崔芳鹏,武 强,胡瑞林,等.断层防水煤(岩)柱安全宽度的计算与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517-520.
[6]缪协兴,刘卫群,陈占清.采动岩体渗流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卜万奎,茅献彪.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及底板突水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386-394.
[8]李 凯,茅献彪,陈 龙,等.采动对承压底板断层活化及突水危险性的影响分析[J].力学季刊,2011,32(2):261-268.
[9]王作宇,刘鸿泉.承压水上采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10]李利平,李术才,石少帅,等.基于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效应的断层活化突水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3296-3303.
[11]许进鹏,张福成,桂 辉,等.采动断层活化导水特征分析与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3):415-419.
[12]姜耀东,王 涛,赵毅鑫,等.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42(1):1-5.
[13]李志华,窦林名,陆振裕,等.采动诱发断层滑移失稳的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4):499-503.
[14]左建平,陈忠辉,王怀文,等.深部煤矿采动诱发断层活动规律[J].煤炭学报,2009,34(3):306-309.
[15]施龙青,韩 进,刘同彬,等.采场底板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S2):5586-5590.
[16]李青锋,王卫军,朱川曲,等.基于隔水关键层原理的断层突水机理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1):87-90.
[17]李见波,陈新明,贾明奎.断层上下盘采动活化突水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工程,2012,44(6):86-88.
[18]彭文庆,王卫军,李青锋.不同断层倾角条件下防水煤柱合理宽度的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2):179-152.
[责任编辑:潘俊锋]
TD311
B
1006-6225(2017)05-0081-05
2017-06-07
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7.05.021
钟志群(1977-),女,四川内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安全。
钟志群.倾角对断层活化应力演化规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17,22(5):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