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文,中国文化之根

2017-11-01刘旭昇

教育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华夏民族之根祖先

文 | 刘旭昇

汉语文,中国文化之根

文 | 刘旭昇

华夏民族的祖先从结绳记事开始,对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有着异常自觉的清醒意识,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语言文字的创制。从原始人生活中的“图画”形式,慢慢演变成一种“表意符号”,并加以规范。远在36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了成熟而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它既是象形文字又是表音文字。

甲骨文是华夏文明的光辉标志,它有两个举世无双的意义:第一,具有的高度抽象意义,世界所有古文明的象形文字都没有这个高度。第二,几千年来,世界所有拥有古文明历史的民族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人能读懂大部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接下来以史籀为首的文字工作者进一步规范汉字,删繁就简,并另创新体——籀文。这种系统规范的文字,极大地提升了华夏民族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进而促进了民族的思考能力、思想智力的快速提升,也导致了知识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开创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光芒四射的春秋战国时代。

>>甲骨文

正是这些发展,促进了全民族的学习、教育和思想水平的大发展。一时间,华夏大地充满了自由奔放朝气蓬勃的野性与活力。社会精英——游学士子人人都在思考,各种独立思想相互碰撞。正是这种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的交流、争鸣与激荡,使当时中国的思想天空繁星闪烁,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思想的繁荣直接推动了农牧渔业、数学、医学、天文、水利、工程、冶金、陶瓷、纺织印染和水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发展。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也终于促成秦政权的统一。

基于文字对人、对家国天下统一重要意义的明确认识,在缔造了统一的华夏帝国之后,秦始皇马上招聚了以李斯为首的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学者,汲取古往今来、诸侯各国的文字精华,摈除文字中的“图画、象形”痕迹,统一规范汉字,使之形成信息的承载符号——意音兼表的汉字。

而此番文字的归于统一,极大地促进了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纷争局面的终结,也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引领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2000年的文化文明的基础。

(本文由光明日报“阅读公社”供稿)

猜你喜欢

华夏民族之根祖先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论帕斯卡猜想:一个名字叫“夏”的亚洲族群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浅析敦煌壁画的民族精神及文明传承
有趣的象形字
中华之根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