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人生路上的老师
2017-11-01田文
文 | 本刊记者 田文
黄大年人生路上的老师
文 | 本刊记者 田文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的事迹一次次地感动着我们,“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的精神一次次地激励着我们。
黄大年何以成为黄大年?黄老师的老师是谁?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抚平冉冉逝去的光阴,回望大年来时路,一个个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老师”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黄父遗训”:爱国主义教育铸成英勇灵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据黄大年的弟弟黄大文讲,他们父母是1958年刚刚创办的广西地质专科学校里的第一批教员。那一年,黄大年正好出生。
>>黄大年与国外专家在一起
教育是同生命一起开始的。黄大年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从懂事开始,他便受到父母的引导,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人才发展对国家的意义、科学家对祖国的忠诚占满了他的记忆,连画册、游戏都与科学知识相关。父亲对黄大年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在一些小事中锻炼他的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小时候,和父亲下象棋,他训练我记棋局;读书至半,他会合上书,让我复述刚看的内容;眼前有一堆纸,他会打乱顺序,让我找出哪里是被改过的……家庭教育和严格训练为我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父亲最常对儿子们说:“好好劳动,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这样的谆谆教导,伴随了父亲与儿子记忆深刻的后半生。
2004年,黄大年正在大西洋深水处攻关“航空重力梯度仪”军转民技术时,父亲走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电话那头,父亲深情地对黄大年说:“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你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
人生的断章就此打住。只有泪水,只有痛惜,最终留下的是“大我”,是爱国主义。
父亲再一次用生命的力量,奏响了儿子心目中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古有“岳母刺字”,今有“黄父遗训”。黄家父子乃至由此为师受教者,正是凝结了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黄大年留在母校的一份工作自述中,有这样的表达:“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
爱国主义教育代代相传。据黄大年的女儿、在英国长大的黄潇回忆:“从我小时候起,他每年都会带我回国,让我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对这种教育非常重视,认为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黄大年一直非常重视女儿的中文学习,每周都带她上语言学校,每年都带她回国,也常常和华人好友一起出游以帮助她学中文。
“子弟学校老师”:特色教育绽放绚丽云彩
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地矿系统家庭,他的小学、初中、高中求学生涯,随着父母的工作迁移在广西各个矿区流动,读书也在地矿系统主办的职工“子弟学校”。由于历史及行业情况等多种原因,我国各行业系统、单位在一定时期创办了许多“子弟学校”。据说,这种教育模式还是教育家徐特立提出来的,在战争年代创设这些学校是“为了使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抗战救国,也为了把革命的后代、烈士的遗孤培养成才”。后来,为了使生产一线的职工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也为了把职工子女培养成才,这种办学方式也被各行业、单位继承下来。早些时候,这类学校一般都聚集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子弟学校”的老师往往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吾教以及人之教”。
黄大年生前曾说:“学校里有很多很优秀的老师,多数是下放到农村的身体情况不佳的大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清瘦、认真、不苟言笑、忍辱负重。在这段经历中,我无意识地接触到了中国式教父的形象。他们在求索知识的道路上坚毅、刻苦、顽强和清贫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黄大年担任“李四光班”班主任
如今已年逾八旬的黄仙荣老师,是黄大年在罗城地质职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班主任。他说:“由于自然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我国地矿系统职工很早就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需要和优良传统,后来被归结为‘四特别’精神。特别的精神在我们子弟学校的老师身上也能体现出来,大家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又多才多艺,教有所长。当时,学校刚建,条件简陋,杂草丛生,老师们带着学生,一边办学一边建校,师生要把木头、砖头挑回来自己盖教室。扁担两头,一边放着4块砖,压在孩子们稚嫩的肩膀上,看着真让人心疼。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大家集体住校,做早操、上晚自习、熄灯休息。课余则种菜,自给自足。虽然艰苦,但老师和同学们却不以为意,反而常被津津乐道。我们的老师还领着大家排演《红灯记》,许多都想演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这些正面角色,很少有人愿意演特务。大年就说:‘那我来演吧!’他是班长,很有大局观。”
据与黄大年在这所“子弟学校”一起上学的蔡琼回忆:“老师们在教学上都很严格,也注重因材施教。有一次,上数学课,大年一会儿盯着老师,一会儿低头在课本上画两下。我和他是同桌,发现他在画数学老师的素描像。后来,那位数学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也没有怪罪,而是很宽容地微笑了一下。大年钢笔漫画画得好,经常画一些和日本鬼子打仗有关的漫画,而且还承包了班里每一期的黑板报。我们的老师教导学生全面发展,大年是全能的,画画、唱歌、体育都拔尖。我们打乒乓球,谁输谁下场,他是‘常胜将军’。”
以黄仙荣为代表的“子弟学校”的老师,没有不必要的作业,没有不必要的补课,这成就了那个时代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在学生中绽放出了绚丽的云彩。
“李四光榜样”:英才培育促生参天大树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这一年,报道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事迹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发表,李四光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正是这一年,18岁的黄大年作为社会人员参加了高考。出生地矿之家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四光。幸运的是,他考上了李四光主导创建并担任首任院长的长春地质学院。
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家,为黄大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然,这样的榜样还有从大学时就关心照顾黄大年的中国航空物探专家王平、一次讲座就让黄大年一下子打开了眼界的吉林大学教授滕吉文、关键时刻决定让黄大年继续留英深造的长春科技大学校长孙运生……
不仅有知名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有普通老师的关心、爱护、帮助。从祖国的南疆来到北方,黄大年和其他新入学的大学生一样,被老师们当成了宝贝。黄大年刚开始吃不惯北方学校食堂里“硬硬”的面食,系里的老师有时带他到自己家里品尝“汤汤水水”;黄大年的被子单薄,没有棉裤,一位老师就亲手为他缝制棉裤。
正是榜样的感召,有了典型的引路,有了良师的培育,黄大年从瘦削之木渐成大树。
历史也常常就是这样的相似:李四光和黄大年同为地质教育科研之人,同样都是从英国海归的“科学大咖”。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黄大年“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李四光被同事称为“工作狂”,因忙工作竟认不出自己的女儿,黄大年被学生称为“拼命黄郎”。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成了中国人创作的最早的小提琴曲之一。黄大年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入党申请书写得激情四溢,在朋友圈发文被连连点赞,经常在生活中一展歌喉,在足球场挥汗如雨,在排演节目时大显身手,他把《我爱你,中国》唱得酣畅淋漓,感动四座……
后来,黄大年还担任吉林大学本硕连读实验班“李四光班”班主任,指导的学生中有3人获吉林大学研究生优异成绩最高奖“李四光奖”。
目前,吉林大学正在筹划建立“黄大年基金”,设立“黄大年班”,传承英才薪火。因为黄大年曾说过:“国家太需要人才了,现在多用点心,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出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