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17-11-01朱月梅
朱月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制剂室,江苏 淮安 223300)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朱月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制剂室,江苏 淮安 223300)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炎琥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平均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及咳嗽消失时间,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加速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呼吸道感染;医院,儿科;中西医结合疗法;穿心莲内酯;抗病毒药(中药);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小儿最为常见,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热势重的特点,常累及邻近器官和淋巴结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研究显示,9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所致[1],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2015-01—2016-01,我们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45例,并与利巴韦林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的标准确诊:急性起病,腋下体温>38 ℃,伴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体检提示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胸部X线片正常。中医辨证为风热证,证见发热,头身痛,烦躁口渴,恶寒无汗,舌红,苔黄厚,脉滑数[3]。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年龄3~7岁;均由家属陪同,可配合医生操作;患儿家属自愿同意参加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有细菌或支原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心肝肾等病变者;发热持续>24 h者;过敏体质、先天性心脏病者等。
1.2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7岁,平均(5.25±1.24)岁;病程1~5 d,平均(1.8±0.3) d。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8岁,平均(5.29±1.26)岁;病程1~6 d,平均(1.7±0.4)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467)10~15 mg/(kg·d),分2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每1 mL含1 mg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溶液后,缓慢静脉滴注,每次滴注20 min以上。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炎琥宁注射液(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09)160~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1.3.3 其他 2组患儿如体温超过38.5 ℃,可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浙江亚峰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2441)1/2袋,每日1次冲服,并视病情给予补液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平均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及咳嗽消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3 d内体温恢复至正常,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好转:治疗3 d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各种症状均减轻;无效:治疗3 d发热不退或升高,鼻塞、流涕等症状未改善或加重[4]。
2 结 果
2.1 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
治疗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平均退热时间2.2±0.43.4±0.26.110.00咽部充血消失时间3.0±0.34.2±0.55.170.00鼻塞流涕消失时间2.2±0.33.5±0.47.240.00咳嗽消失时间4.2±0.25.5±0.47.630.00
由表1可见,治疗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儿童是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这是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此阶段各生理器官功能尚不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易被外来病原侵袭而致病[5]。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若诊治不及时常合并细菌感染,诱发心肌炎等疾病,影响患儿正常发育,给其日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目前,临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如加强休息、多饮水等。利巴韦林是一种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能阻止病毒的复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流感病毒的效果较差,且长时间使用还可引发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痛苦。
中医学认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伤风”“感冒”“伤寒”范畴。常因天气变化,寒热失常,加之小儿脏腑娇嫩,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导致外感风邪由口鼻而入,侵袭肺系卫表,其病变部位也常常限于肺卫[6]。又小儿为纯阳之体,故而感邪之后易从热化,出现高热症状,全身热象也较明显[7]。治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炎琥宁注射液以穿心莲为原料所提取的脱水穿心莲内酯为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解毒清热功效[8-9],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炎琥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具有一定的灭活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10-11]。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占据病毒复制过程中DNA与蛋白结合位点,从而阻断了病毒正常复制的过程[12]。此外,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高热常会导致热性惊厥,损伤患儿脑神经。而炎琥宁注射液还有显著的退热、镇静作用,且退热时无低体温及虚脱的表现[13],临床应用安全。炎琥宁注射液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及红细胞免疫,这也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解热、止咳、改善咽部充血及鼻塞流涕等症状方面,起效迅速,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且在用药过程中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穆志远.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7):38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17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5.
[4] 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
[5] Guoparke H,Canning P,Douglas I,et al.Relativ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ytopathogenesis in upper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epithelium[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188(7):842-851.
[6] 罗世惠,徐惠.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9):3247-3249.
[7] 杨芝贵.感热清组方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195例[J].河北中医,2013,35(9):1320-1320.
[8] 欧阳忠,梁燕,赵文君,等.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10):1912-1916.
[9] 王晓红,林燕,胡丹,等.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7,23(4):535-539.
[10] 陈晓锐,彭俊旭,安正红.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4):4021-4023.
[11] 刘慧敏,李鹏,朱雪松,等.注射用炎琥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6,27(30):4245-4248.
[12] 闵存云,刘和强.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582.
[13] 叶荣明,周莉莉,杨敏.炎琥宁佐治晚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3,9(5):37-38.
[14] 张益谋.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608-2610.
[15] 何苗,王健国.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2):4505-4506.
R725.117;R287.5;R978.7
A
1002-2619(2017)09-1332-03
2017-06-03)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9.013
朱月梅(1976—),女,主管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