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减少急诊输液室输液不良事件的应用

2017-11-01陈金霞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护士

●陈金霞

品管圈活动对减少急诊输液室输液不良事件的应用

●陈金霞

目的:讨论品管圈活动对减少急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品管圈活动。结果:两组对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就行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明显低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急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大大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理操作质量,增强了整个团体工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品管圈;急诊输液室;输液不良事件;应用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输液工作量最多的科室之一,随着医疗体制转变,急诊输液室的患者也逐步增加,相对与护士的压力也逐渐增加[1]。急诊输液室输液也具备很多不良反应,比如发烧、冷战、昏迷等[2]。发生输液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流动性大,大多数患者对于护士的工作缺乏了解,并且患者输液时间较短,所以患者自身感觉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向医院及相关医疗部门进行反应投诉,导致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导致输液不良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如何有效的避免急诊输液室输液的不良事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品管圈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创[3],它是由输液护士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团队,有效的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反生。本文采用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观察对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2014年9月至12月共计5015人次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标准:(1)患者无精神障碍史。(2)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1)患者既往患有精神障碍。(2)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对照组共2775人:男1484人,女1291人。研究组,调查2014年11月-12月急诊输液室输液患者2240人次,男1198人,女1042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急诊输液室护士18人,护龄2-20年。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8人。学历:本科6人,大专5人,中专7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品管圈活动。由护理部分批对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并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行为能力进行考核。9名护士自发或者推荐组成品管圈,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4人。由护士长担任圈长。具体研究步骤:(1)主题:品管圈组员每人提出可实施主题,结合输液室的输液不良事件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的问题,最终确定“提高输液的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为主题。(2)调查现状:调查急诊输液室2014年9月-11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输液患者2775人,共计发生19例不良事件,护士没有对药房发错药物进行核对出8例,抗生素超过24小时未做皮试4例,忘记静推药物2例,其他不良事件5例。(3)不良事件分析:输液室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各类输液反应及输液中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输液时间集中,每日患者输液时间集中在9:30-11:30,儿童及成人患者在同一输液室内容易造成拥堵。护士相关知识及技术欠缺,并且部分儿童患者穿刺难道较大,容易引起患者家属情绪激动,也容易引起纠纷;由于工作任务繁忙,患者数量增加,导致患者在等待过程中比较焦急,也容易引起纠纷;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护士人员不足导致换药、拔针不及时,也容易引起纠纷。(4)品管圈活动实施:在输液高峰期增加1到2名护士,提高护理操作速度,减少输液室拥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新入护士进行岗位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并进行定期考核。加强护士心理疏导,缓解心理紧张,增加患者之间的交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和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的状况。不良事件:护士没有对药房发错药物进行核对出+抗生素超过24小时未做皮试+忘记静推药物+其他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指标采用t检验,观察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对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就行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明显低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3 讨论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重要窗口,和患者接触最多的科室。结合输液室的特性,加之患者对静脉输液带有恐惧、紧张情绪,从而产生较多的不良事件。为此各医院都在寻求各种解决方法,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因输液而带来的医疗纠纷。护理操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评价,同时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品管圈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4-5]。护士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效率,对新入护士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加强三基训练,提高工作能力[6]。在工作中体现品管圈的价值,找出工作的安全隐患及缺陷。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明显地狱对照组。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大大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理操作质量,增强了整个团体工作能力及团队意识。在活动进行中,护士着装整洁,微笑服务,加强巡视,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解决患者困难,彼此产生信任感,降低患者对于静脉输液的恐惧感,给患者留下美好印象,使医患关系变的更为和谐。

(作者单位: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1]张炜舟.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0,22:47-48.

[2]廖梅焉.急诊输液中潜在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20):159.

[3]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应用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12.

[4]朱红,侯晓玲,曾利辉,等.“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提高骨科术前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2):79-81.

[5]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6):651-653.

[6]卢芳燕,江南,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0(8):664-666.

猜你喜欢

品管圈输液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