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2017-11-01宋改萍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前段尿常规中段

●宋改萍

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宋改萍

目的:研究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前来泌尿外科就诊的30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单纯组患者不做任何措施直接取尿送检,观察组患者取尿前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后取尿送检。单纯组患者随机选取50例患者去前段尿,50例患者取中段尿,50例患者取后段尿,比较其结果差异,观察组同。结果:单纯组患者检测出尿中白细胞增高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前段尿中白细胞增高例数明显高于后段尿,后段尿中白细胞增高例数明显高于中段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尿前进行会阴部清洗及采集中段尿能大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尿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影响

尿液为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之一,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能较好的反应人体内环境的变化,正常人尿液从肾脏排出进入膀胱的过程中均与外界互相分开的,尿液成分一般无明显变化,一旦泌尿系统发生疾病,微生物侵入尿路,尿路组织血液内白细胞在微生物的刺激下游出血管腔,进入尿道吞噬微生物,故临床上尿路感染患者能通过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来判断病情,通过尿液的改变来进行诊断和分析。尿常规就是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检测患者尿液中的生化成分及含量和细胞组分的检查方法,能较好的反应患者体内的生化代谢情况,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不同的尿液留取方式对于尿液的组分有不同的影响,尿液的正确留取对于临床影响较大,故我院针对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前来泌尿外科就诊的30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年龄均在15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36.97±5.12岁。其中男性患者108例,年龄在15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36.31±3.12岁,女性患者192例,年龄在16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33.36±2.72岁。其中细菌感染者208例,真菌感染者20例,病毒感染者30例,其他感染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单纯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9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96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单纯组患者在检验科领取取尿杯后于取尿房内取尿,其中50例患者去前段尿,50例患者取中段尿,50例患者取后段尿。取尿后交给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于检验科清洗房内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清洗三遍后取尿,其中50例患者取前段尿,50例患者取中段尿,50例患者取后段尿[2]。取尿前取尿杯均经过严格消毒,患者洗手后用清洁纱布包裹取尿杯手持取尿。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单纯组与对照组患者尿液检查白细胞计数阳性率比较

单纯组患者阳性人数140例,阳性患者93.33%,对照组患者阳性人数90例,阳性人数60.00%。具体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单纯组与对照组患者尿液检查白细胞计数阳性率比较

2.2 单纯组与对照组患者尿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

单纯组患者前段尿白细胞计数12.98±5.15,细菌计数57.35±11.38,中段尿白细胞计数5.91±3.13,细菌计数21.56±4.78,单纯组患者前段尿、中段尿、后段尿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前段尿白细胞计数13.21±4.98,细菌计数61.56±14.89,中段尿白细胞计数4.99±2.79,细菌计数20.98±9.46,对照组患者前段尿、中段尿、后段尿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单纯组与对照组患者尿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中由于取尿的不严格往往造成较大误差,我院针对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组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白细胞及细菌计数检测结果前段尿高于后段尿高于中段尿,中段尿的采取能较大降低假阳性率。

分析原因:尿道前段与外界相通,患者会阴部受外界影响,导致前段尿液中含有较多非疾病引起的的白细胞和细菌,细菌的存在给白细胞的游出提供了条件,患者采尿前如果不进行会阴部清洗,采尿时会将会阴部的细菌等带入尿液,影响检验结果[4]。清洗外阴部后尿道中存在的微生物极大减少,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假阳性率;后段尿中含有较多尿液沉渣,也不能准确反映尿液的成分。

主要解决这些问题办法有器具的严格清洁处理,工作人员的严格操作,患者在取样过程中按规范进行等[3]

临床大量实验表明,检验科尿液检查的结果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采尿过程的不严格,由于临床上患者的采尿均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在其中的诸多过程均存在误差,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较大。采尿过程严格规范无菌操作能较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对临床的影响,对于临床尿常规检查作用较大[4]。

综上所述,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较大,清洁后采尿及采取中段尿准确性较高。故临床上采尿前对患者进行采尿方面教育,指导患者严格按照规范采尿对临床价值较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单位:晋城市荣军康复医院检验科)

[1]刘丹,何志娟,朱玲,等.巧用提示卡提示患者留取24h尿标本[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33.

[2]苏小霞,何淑贤,易克艳,等.品管圈在提高留取尿标本质量中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32.

[3]姜小梅,吴菊英,王赟,等.改良尿标本留取方式对中段尿培养结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4):1305-1306.

[4]胡芳.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J].医学检验,2014,27(029):1672-5654.

猜你喜欢

前段尿常规中段
心肌桥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情况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请你发明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