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道三千年:“尊师、传道、治国、平天下”

2017-11-01

新传奇 2017年37期
关键词:师道尊师重道人师

师道三千年:“尊师、传道、治国、平天下”

中华民族有着三千年的师道传统,背后承载的是千年万世的圣贤智慧。唯有尊师重道,我们才能回归纯净纯善本性,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把世界带向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尊师对于“传道、治国、平天下”皆至关重要。

孔子是中国教育的播火者,承载着传承几千年的师道精神。图为济南某小学的开学仪式上,学生敬拜孔子

尊师与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即圣贤相传之道。“师道”其所以“尊严”,是因为真正的明师皆不标榜自己,而只是“为往圣继绝学”。“传道者”传承古圣先贤道脉的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所以光载千秋、万众敬仰之原因。

在中国古代,对师道的尊重是通过礼加以保证。《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从称谓方面讲,此时亲友会赠予一字,自此以后,亲友都要称其字表示尊重。即便入朝为官,天子也要称其字而不称名。可以一生称名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生养自己身命的父母,二是长养自己慧命的老师。可见古人对于老师是何等尊重!

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人师,乃德行才识并皆卓越者,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必在朝在位。

在人类历史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但是真正的人师却如珍如瑞。因为他们无论在诚意正心的修养上,还是在平治天下的智慧上,都堪为学人表率、足为后世取法。正是他们表里如一地为人演说圣贤之道,才令无数人重拾对圣贤教诲的信心,使圣贤文化能够薪火不灭、代代承传!

圣贤之道有赖于行道之师而光大。孟子尊孔子,“虽未得为孔子之徒也”,却“私淑诸人”以求其教诲,学为“亚圣”而超于孔子门生。其原因只为“至诚”二字。所谓“至诚如神”,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可见,对老师的尊重即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更是传承圣贤学问所必须。

尊师与治国

《论语》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理,如果君主希望百姓尊师重道,就必须自己率先垂范。古代圣王都明白上行下效的道理,因此,“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汉明帝就是一位尊师的典范。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明帝为太子时,曾向桓荣学习《尚书》,在他做皇帝后,仍以学生身份自居。汉明帝造访太常府时,以师生之礼与桓荣相见,并设几杖,召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一起向桓荣行弟子礼,并由他亲自执礼,带头听受老师讲学。

老师每有不适,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而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和医疗的官员都络绎不绝地去服侍桓荣。明帝还亲自到老师家询问病情,进入老师所居住的街巷就下车步行,手捧经书走到老师跟前,轻抚老师垂泪哭泣。他还送给老师床具、衣物等用品,让老师更舒适地休养,久久不忍离去。

唐太宗之所以在隋末战乱后短期内就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天下太平、万国来朝,与他尊师重道并赐予皇子、诸王们学习《群书治要》密不可分;清朝“康乾盛世”的缔造,更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设立了“国师”、坚持讲经教学的制度相关。

反之,唐朝之所以衰于唐玄宗、清朝之所以亡于慈禧太后,与圣教的废弛、对师道的轻忽不无关系。

天子之所以应尊师重道,因为天子的职责是践行圣道,而老师的职责是传承圣道。天子唯有从师而学,才能修德明道进而平治天下。纵观中国千年历史的兴衰,可以发现:凡是尊师重道的时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盛世出现的时期;凡是轻师贱道的时期都是王朝走向衰败和灭亡的转折点。正如《荀子·大略》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尊师与平天下

在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世界和平问题,但多年来莫衷一是,甚至对此丧失了信心。

那么,人类如何在未来世界中生存和延续,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就指出:“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靠师道的恢复,才能承传并发扬光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达成共识:“庄敬日强,安肆日偷”,人类要想延续,就必须对自以为是、恣意妄为的价值观痛加反思,并重振师道尊严,以谦卑的心态仰承古圣先贤的智慧,如此方可真正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师道,背后承载的是千年万世的圣贤智慧。尊师,就是尊重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尊重师道,就是尊重当人的自性。唯有尊师重道,我们才能回归纯净纯善的本性,把扭曲的人性导归正途;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化解当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把世界带向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

(《齐鲁周刊》2017年36期、人民网2016.8.23等)

猜你喜欢

师道尊师重道人师
魏昭尊师重道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加强师德建设,锻造“经师”兼“人师”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构建新视角探究
浅议“师道”
听于漪老师讲如何做“人师”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
程门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