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南火龙舞山乡

2017-11-01/兰

乡村地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龙身毛南族神灯

文 /兰 萌

毛南火龙舞山乡

文 /兰 萌

Fire dragon dance is the maonan people’s traditional custom, as the embodiment of maonan people’s fire totem culture, it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maonan culture.

>>摘要 舞火龙是毛南族传统的风俗,是毛南族深厚的火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蕴涵着毛南族文化精髓。

舞火龙是毛南族传统的风俗,是毛南族深厚的火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

为探寻火龙的制作、舞火龙神秘的程序,我走进卡蒲乡采访了毛南族火龙地师(俗称端公)石佩科。

据石佩科介绍,整个火龙的制作,必须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才完成。从龙骨和龙衣的制作、裱糊、装饰到舞龙步法、姿态、鼓乐的节律以及整个舞龙过程都按传承约束而完成,蕴涵着毛南族文化精髓。

龙骨用竹子制作,其竹须为9年生金竹,象征天长久远。龙衣为自织土布,但必须是由族中德高望重的族老挑选老、中、青各3名妇女纺织的土布。

龙须用红麻丝精制而成,是火龙全身唯一可以送人的镇邪之宝。在舞火龙时,毛南族村民们都希望抢到一根龙须,将其挂在家门口保全家平安,拴在手上或脖上,出门保平安,遇事呈祥。

龙身里的蜡烛是用桐油和硫磺配制而成。舞火龙时,人员阵容庞大,有地师、神灯童子、号手、财神、玩宝手,玩龙手等,一条火龙,需要32个精壮的汉子。舞火龙共有请水、舞龙、放灯三道程序。

请水时,须在河岸边设祭坛,在供桌摆上鲜花、蜡烛、水果、刀头、钱币、酒等,鼓乐队、舞龙队将龙抬在河边排队恭候龙神的到来。

每当毛南火龙舞起来时,都会鞭炮声声、鼓声喧天、火把通明、人声鼎沸。(艾 礼/摄)

请水仪式结束后,舞火龙开始了。两个神灯童子一手提一盏太平神灯在前面引路,地师端着龙的牌位跟在太平灯后面。玩宝手举着两个鲜红的大灯笼(也称龙宝)紧跟着牌位,几十个身着盛装头扎金黄头巾的玩龙手分别舞着雄雌两龙上得岸来,一路蜿蜒辗转表演“双龙戏宝”这一经典节目。

毛南火龙舞山乡大号鸣响,鞭炮声声,鼓声喧天,火把通明,人声鼎沸,古老的山寨顿时喧嚣起来,黢黑的夜晚被火光追逐和驱赶。在这样的气氛里,两条通体透亮的火龙似乎有了灵性,在舞龙人手中充满活力。或颔首相望,或耳鬓厮磨,或上下翻腾,追逐舞动,或腾空升跃,或低旋逶迤,嬉戏龙珠。巨大的龙身在舞龙人手里仿佛轻如薄纸,任意晃动。

会有乡亲一手拿着竹筒做成的火把,一手拿着装着煤油的瓶子,每走几步就含一口煤油,就着火把将煤油从口里喷出来,煤油在空中轰然燃烧,火焰喷射,渲染了神秘的气氛。

巨龙身下,孩子和大人们在奔跑。毛南人认为,只要在龙身下穿过,才会百病不生,健康快乐。

舞火龙往往要持续两个多小时才结束。舞火龙结束后,放水灯开始了。

水灯,灯既是照亮龙回家的路,也为放灯人放飞一个美好的心愿。

人们来到河边,在早已折好的纸船上放一截蜡烛,点燃之后,放入悠悠的卡蒲河中。

一只,两只,三只……不一会儿,卡蒲河已是一片灯的世界,灯光摇曳,笑声晃荡,人影绰约,迤俪迷人。在河水的推动下,一盏盏水灯缓缓地漂流,在细浪中晃动,在微风中闪烁,在祝福中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杨 倩)

猜你喜欢

龙身毛南族神灯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龙 王
幸福
旅人与神灯
龙头咬龙尾
共舞“龙身”
愿望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