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

2017-11-01罗晓敏陈孝斌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分值保护区

罗晓敏,陈孝斌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资溪335300)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

罗晓敏,陈孝斌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资溪335300)

按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中的赋分法及“中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与管理效果评价”的调查方法和因子筛选法确定评价因子,分析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问题,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马头山

1 保护区有效管理综述

1.1 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定义和定量指标

“有效管理”应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规划、布局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执行、管理是否高效、合理,目标期内能否实现预定目标。另外,保护区有效管理应适当考虑当地的环境。定量指标主要包括: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外部威胁和区内物种对外部威胁的抵御能力(也叫脆弱程度)。

1.2 有效管理对评价保护区的意义

有效管理评价对于保护区来说,一是可以争取更多的优先照顾;二是可以要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和策略;三是提高他们的管理绩效。另外,当地社区、区内居民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希望通过评价,以增加他们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评价的主要作用:①管理的科学合理;②合理安排项目;③把责任明确给各方。

1.3 有效管理评价现状

1.3.1 当前进行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管理机构不多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都进行过类似的监测,但是,这两国的方法多以生物条件为评价要素,因此不能作为是对有效管理的综合评价。

1.3.2 区域和全球层次的保护区管理评价力量不高

①关注度不高,至今还没有成熟的评价方法和体系;②没有搜集和整理此类信息的单位。

1.3.3 评价监测覆盖度不够

目前主要是针对单个保护区的管理方或管理工作进行单方面的评价;监测计划仅限于某个特定管理计划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状况。

2 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确定

我国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虽无一套公认的、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按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中的指标赋分值及“中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与管理效果评价”项目中的调查方法和因子筛选法来确定评价因子,结合马头山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部分评价因子内容进行了调整。

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确定为:规划设计、管理体系、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保护管理设施、资源保护工作、科研工作、宣教工作、经费管理、监测和评价等因子[1]。将评价因子细化后,把可单独评价的指标列入表1,作为评价的特选指标。

?

2.1 评价指标筛选

从上表看,不但评价指标较多,而且有些指标之间互相联系,为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影响最终评价结果,采用主要分析法(PCA),对上表列出的43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选择代表性比较高的评价指标作为综合指标,这样不但能保留原始变量的重要信息,而且能使评价过程和综合分析更加简单。

①将收集到的有关马头山保护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取样适宜性检验,其统计量为KMO指标。将统计值较小的因子进行排除。该指标的优劣判断标准为:指标≧0.9,非常好;0.8≦指标<0.9,好;0.6≦指标<0.8,较好;0.5≦指标<0.6,差;指标<0.5,不可用。利用SPSS软件,对马头山保护区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适宜性检验,KMO值为0.847,此值说明因子分析可以进行。

②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分析。因为评价采用的是赋分办法,因此各变量均无量纲,不需要标准化处理。

③建立无量纲数据的数矩阵R。评价指标及保护区数量构成154×43的原始数据矩阵,对原有的43个指标变量进行初次因子分析,然后根据其变量关联度的大小进行选取,剔除变量关联度较低的部分变量,将剩余的变量再次进行因子分析。经分析得出 25 个指标变量,它们是:X1,X4,X5,X6,X7,X8,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1,X24,X25,X26,X27,X29,X30,X32,X34,X39。其变量共同度之和为84.692%,可以看出筛选后的指标变量符合要求[2]。

④将新的指标变量,建立原始数据矩阵R=(γI)154×25。求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根据特征方程:|R-λI|=0,计算特征根λi,并使其从大到小排列:λ1≧λ2≧λ3…≧λn,同时可得对应的特征向量 u1、u2、u3…un。他们的标准正交u1、u2、u3…un称为主轴。

⑤明确主成分的个数,将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来明确主成分的个数。经过计算得到主成分贡献率表,计算出25个特征根大于1初始因子。

2.2 有效管理评价体系赋值

2.3 评价分值

对马头山保护区有效管理各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经过咨询以及同保护区管理人员座谈,决定将马头山保护区综合评价总分确定为100分,其中:规划设计、土地有效性、管理体系、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保护管理设施、资源保护工作、科研工作、宣教工作、经费管理、生态旅游、社区协调性满分分别为 8分、7分、8分、5分、5分、16分、16分、13分、7分、5分、4分、6分(见表2)。

?

3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现状

现状数据均依据《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17年)和财务报表(数据统计到2016年底)。

3.1 基础设施状况与设备状况

从1994年县级马头山保护区成立到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各类基本建设、补助和事业经费2 935万元,现有固定资产净值 646万元。其主要设施设备如下:

①房屋:保护区管理局所有在地有办公楼1栋,面积2 237.73 m2;昌坪保护站有房屋733 m2;双港口保护站有房屋354 m2;东源保护站有房屋354 m2。

②交通工具:由于车改影响,目前还没有属于自有四轮机动车,仅有省林业厅临时调配1辆和租用1辆,摩托车9辆。

③办公、通讯设备:空调49台,电视59台,电脑33台,手提电脑12台,电话12部,打印机25台,打印复印一体机2台,手持GPS15台。

④宣教设备:照相机11台,摄像机5台,投影仪3台,音响2套,宣教室1间。

⑤科研设备:水文、气象观测设备各1套,昆虫和植物标本制作设备各1套,野外调查设备2套,烤箱和吸湿机各1台,单筒望远镜2台,双筒望远镜10台,显微镜1台。

⑥保护设备:扑火设备35套,强光电筒6支,对讲机3对,风力灭火机5台,油锯5台,巡护服装35套。

5种不同混合比例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pH的变化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5个处理组的pH值在青贮初期下降较快,中期较平稳,在青贮第45 d时,基本都下降到了4. 5以下,最后趋于4. 2,达到了良好青贮的标准[22]。甜高粱所占比例中50%和75%的混合青贮pH最接近优质青贮pH值。

3.2 组织及人员状况

根据《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17年)和江西省机构编制管理办公室核定,保护区管理机构名称为“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江西省林业厅下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进行业务指导。管理局实行二级管理,即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二级管理体系。管理局下设办公室(挂防火办牌子)、保护管理科、科研管理科等3个职能科(室)。下辖昌坪、东源、双港口和郑家4个保护站。保护区人员编制为35人,现有在职人员19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科技人员9人;另有临时聘请的管护人员6人及后勤人员6人。文化结构(仅指在编人员)为:硕士以上3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16%;本科14人,占74%;大专2人,占10%。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8人(部分人员实行管理和职称“双肩挑”)。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马头山保护区人员结构很完善,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0%,文化素质较高;专业配置很合理,现在科技人员既有林业专业,也有会计、计算机、园林、遥感技术、英语等专业的;知识结构相对丰富,有保护管理和开展各种科研所需的相关专业人员。

4 马头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综合评价

4.1 确立分值

按照前面确立的评价分值,综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马头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综合评价分值(详见表3)。

?

4.2 马头山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将表3的得分进行统计,马头山保护区的得分为81.5分,分值大于“良”的最大值,其中土地有效性、管理制度、生态旅游和社区协调性为满分,表明马头山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并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与评价体系的最高要求相符。从表中可以看出规划设计得分最低,仅占62.5%的满分值,从另一个方面表明马头山保护区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严重滞后。经了解,因为管理体制变更的原因,保护区总体规划内容只实施了一期建设内容就到期了。宣教工作、保护管理设施分值不高,也是因为资金不足所致。

4.3 有效管理评价结论

①马头山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等分为81.5分,管理效果较好。

②土地有效性、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生态旅游分值为42分,可以看出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晰,保护得力,与周边社区关系融洽,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也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且执行较好,为保护马头山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③管理机构健全,运作高效,在刚起步的情况下,保护区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功艰克难,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马头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的肯定。

④存在的问题:一是保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相对滞后和不足;二是宣教工作、经费管理工作有欠缺;三是管理、科技及巡护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人员要尽快适应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四是需要调整部分专业配置等。

⑤建议主管部门尽快批复马头山保护区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建设资金,使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建设内容能够尽快实施并发挥作用。

[1]李晖,李云,肖忠优,等.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林业资源管理,2007(5):82-86.

[2]李忠,唐小平,李云,等.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TY/T 1726-2008)[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8.

Effective Management Evaluation of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Jiangxi Province

LUO Xiao-min,CHEN Xiao-bin
(Jiangxi Ma 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Jiangxi Zixi 335300,China)

According to《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evaluation》method of FUFEN and"China forestry system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of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factor selec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factors,analyses the horsehead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jiangxi provinc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Nature reserves;Effective management evaluation;The horse mountain

F592.1

A

1673-5919(2017)05-0094-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5.036

2017-08-16

罗晓敏(1973-),男,江西宁都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

[责任编辑:路 实]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分值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