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调查分析
——以浙江台州为例

2017-11-01

金融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效度众筹公众

(浙江省温岭市温中双语学校,浙江 台州 317500)

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调查分析
——以浙江台州为例

程麟棋

(浙江省温岭市温中双语学校,浙江 台州 317500)

互联网的迅速挺近不仅在各实体行业带来了一股龙卷风,在金融投资行业也掀起了风暴,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面前的迅速崛起让传统金融行业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而公众对于金融的定义和态度也在发生着新的微妙变化。众筹是一种在互联网的土壤里发展出来的低门槛、覆盖面大的具有网络性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的模式会有新的风险,本文从感知风险理论出发,对众筹模式的感知的风险及其维度进行了界定,并在相应的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个别公众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在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方面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众筹风险;调查分析;台州

一、引言

在互联网金融的起步到迅猛发展,众筹模式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和经营方式在各领域大行其道。但是在对众筹的相关认知,尤其是在对众筹风险的认知方面,体现在市场运营中相关众筹项目的失败率高等现象,许多众筹的平台被迫的停运、关闭,据不详细统计,在2015年年底前,在中国内地就有将近365家众筹运营平台被停运、关闭,有些也被迫转型,这种因经营困难无法持续经营的平台占到总数的23.1%。在这种状况下,从2015年下半年起,进入众筹领域的平台新数量也随之下降,这与众筹的运营风险高有直接原因,在众筹平台中积极活跃的支持者人数较少,项目的存活率太低,导致难以维系。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改革的摇篮,创业有风险,这是在个体创业前都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创业的风险有多种,在众筹平台项目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公众对于众筹风险又知多少?这些都与改善目前的众筹项目创业成功率低下的现状有关系,尤其是在众筹风险的公众认知程度上,更应该明确。本文从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程度出发,辅以在浙江台州范围内,随机进行街头调查,围绕众筹风险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众筹

众筹,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大众筹资、群众筹资,英文的“croedfunding”,一般是采取团购+预购的模式,通过互联向大众筹集相关项目的运营资金的模式。在发展初期,众筹指的是简单的金融和创业领域的股权筹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众筹的概念从商业项目,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可以是一场旅行,可以是市场经营的某项活动,可以是一件商品的销售,可以是一次生命救助,可以是一次公益之行,这些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爱获得资金或者资源,区别在于新的众筹在回报上不再限定于资金,而是在项目中可能产生的附带价值,可以是一次旅行的风景照,可以是思想碰撞而产生的火花。而我国在众筹方面与国外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付款方式上更趋向于保护支持者,也就是说在众筹意向达成后,会先给付50%的启动资金,在企业运营到一定程度,保证众筹支持者能够得到资金回报后,才会全额给付,这种资金的给付方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支持者的利益。众筹分为非股权众筹和股权众筹两种类型,非股权众筹的门槛较低,金额一般设计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股权众筹相对门槛高,股权众筹的平台对支持者的要求也是更为严格。

(二) 众筹风险及类型

众筹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互联网金融下的产物,投资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而从众筹的这种模式来看风险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1.项目失败 2.整体经营能力不够 3.法律风险 4.道德风险。

三、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 调查目的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日盛的当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众筹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融资经营方式,但是在火热的背后,我国的众筹行业还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问题。诸如,公众对其的认知率、风险认知、投资热情等。在逐渐增高的众筹热情下,有些运营平台因各种原因被迫停业、停运和转型,对众筹的研究目前更多的集中在众筹模式的价值、影响因素和众筹平台的选择等方面,在这方面集中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在对众筹的风险认知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研究,由此可见,众筹的风险并没有引起公众的重视。有关众筹风险的了解和认识是公众接触众筹、了解众筹的必要基础,本调查尝试通过对公众进行有关众筹的认知提问来了解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程度。

(二) 调查意义

在已有的与众筹风险相关的研究表明,公众对风险的感知程度是影响消费者网购的行为负影响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在对风险的认知程度越高,感知力越强的话,对于网购的意愿就会越低。在众筹模式的主要分类里大概有四种类型,包括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权众筹和公益众筹,基于此,本文主要是了解公众对于股权众筹和产品众筹这两种类型的认知,以产品众筹为例,通常情况,产品的众筹是一种预售的模式,在产品众筹的模式上与电子商务的预售模式不谋而合。因此,在对产品众筹的风险认知可以从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理论运用过来,但是其区别点在于对于消费者而言,众筹是一种全新的购买模式,在众筹模式下,消费者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变化的,因此在对不仅是产品众筹还是股权众筹方面的风险认知都是有必要。

四、调查的设计

(一) 问卷调查的编制

根据上述对于众筹模式的定义和分类,我们对有关众筹的定义和理论以及做了归纳总结,根据众筹的认知和风险认知对整个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归类,一种得到了20个跟众筹及众筹风险相关的问题。经过反复修改和斟酌,最后编制出了如下所示的问卷调查表:

关于公众对众筹风险认知情况的调查亲爱的朋友:众筹是一种大众筹资或者群众筹资的形式,是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快速的募集资金,为大学生等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提供小额创业可能的平台或者商业模式。为了解公众对于众筹模式的风险认知情况,我们组织了这次的问卷调查。该调查仅占用你几分钟的时间,且结果仅供学术用途,对您的个人信息绝对保密,希望您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参与! 祝您生活愉快!1您的性别:A:男 B:女2您的职业:A:互联网行业B:非互联网行业3您的学历:A:大专以下B:大专和本科C:研究生及以上4您的月收入水平:A:2000元以下B:2000-3500元C:3500-5000元D:5000-10000元E:10000元5您是否听说过众筹这种集资方式?A:是 B:否6您对以下哪种众筹网站有所了解(多选)A:众筹网B:点名时间C:天使汇D:淘宝众筹E:人人投F:追梦网G:京东众筹H:以上均不了解7有发现合适的众筹项目您愿意投资吗?A:愿意 B:不愿意8导致您不愿意轻易投资的原因是什么?A:投资有风险B:报酬率低C:对众筹平台的安全性不信任D:个人隐私会有风险E:对众筹平台不放心9您最希望您投资的众筹项目有什么特点?A:风险低 B:报酬高C:回报快 D:有创意10您对众筹模式的风险有哪方面的担忧?A:对项目的不认同B:对模式的不信任C:对众筹平台的担忧D:对众筹网站功能的担忧11您知道众筹模式的风险氛围哪几种类型吗?A:知道 B:不知道12分别是哪几种风险?

(二)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次问卷一共编制了400份,作者同小组成员在浙江台州市区的海门街道、太平街道、城东街道分别进行街头访问,对年龄集中在18-45之间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一共发放问卷400分,当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问卷的填写,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其中男性占76%,女性占24%。通过仔细刷选后的最终有效问卷是290份,有效率达到了93.24%,因而有效问卷的回收率比较理想。

五、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者情况分析

名称特征样本数比例(%)性别男女2216976.223.8年龄18-20岁20-24岁25-30岁31-40岁40岁以上201001025996.934.535.220.33.1学历大专以下大专和本科研究生及以下442192715.275.59.3月收入水平2000元以下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575478614019.718.626.921.013.8

(二) 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信度分析

从各个维度的a信度系数可以看出,总量表的a信度系数大于0.7,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

效度分析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在输出结果中,KMO值为0.927大于0.7说明整个问卷的结构良好,效度符合要求。

(三) 结论分析

本调查在对众筹及其相关概念界定后,对公众在众筹风险的认知模块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发放,通过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公众对众筹模式的风险认知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本调查按照科学的问卷设计方法对公众对众筹风险的认知进行调查,得出在众筹模式的风险有七个方面的维度构成。分别是产品功能的风险、售后风险、产品交付风险、项目风险、个人隐私风险、众筹平台风险以及众筹网站功能风险。具体的问卷中的18个问题表述也很好的反应了相应维度的思想。并且经检验确定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通过了信效度检验。

第二,公众对众筹模式的风险意识总体处于低认知状态,公众因为职业与互联网的关系而呈现出对众筹的风险认知的偏好,互联网行业的人群对众筹模式更为信任,在平台和模式的风险性上都呈现出低的担忧,但是在互联网行业外的其他人士则对众筹模式的平台运营安全性有高担忧。从调查结果还可看出,公众对众筹模式的风险性担忧的来源是对众筹模式的不全面了解,在对众筹模式的认知欠缺是导致公众对众筹模式的高风险意识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对众筹模式的风险类型上只有15%的人知道有几种类型,而要能说出具体哪几种类型的人只有3%的总体数。在男女比例上,男性对众筹模式的认知普遍比女性高,风险意识也更强。

(四)结果建议

第一,提高公众对众筹的认知程度。对众筹模式进行宣传,来提高众筹模式的参与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际参与过众筹项目的受调查者并不多,只占37.62%。如果通过鼓励对众筹项目认知程度高的人群对众筹模式进行宣传,比如,加强对参与众筹项目的参与者通过互联网社交品台微博、微信、豆瓣等发布参与众筹平台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奖励、活动等。还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众筹项目投资交流专区,一方面是众筹项目与投资参与者之间能够及时沟通交流,提高彼此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处于观望状态的大众参与到众筹项目当中来,

第二,建立众筹相关行业制度标准。在对众筹项目的相关考核和审批上进行先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得投资者和参与者在制度层面能够对在的权益放心,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投资者对于众筹项目的风险认知来自于众筹项目本身的战到了43%。集中表现在对众筹项目人、众筹运营模式等方面的不信任。通过众筹平台对众筹项目发起者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是提高投资者对项目的信任度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医学小微企业,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很难获得资金支持转而投向众筹的怀抱,但是这种企业本身在信用方面的评价就存在问题。所以,众筹项目在发展初期树立好企业形象是十重要的。

六、结语

众筹作为一种在摸索中成长的融资模式,在公众生活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否承认,他切实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做着成熟或不成熟的引导。也是基于此,我们温岭中学社会科研部希望从民众对众筹的风险认识角度入手,调研台州市本地的真实数据,以期对这种模式未来的可行性和风险做出评价。

[1] 杨艳军,康东雪.众筹模式支持者感知风险维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6(08):95-102.

[2] 奉如丹.“大家投”股权众筹平台的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2015.05.

[3] 邓建鹏.互联网金融时代众筹模式的法律风险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05.

猜你喜欢

效度众筹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众筹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新闻众筹初探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