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寿命周期机电设备管理体系设计

2017-11-01

金融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寿命可靠性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42)

全寿命周期机电设备管理体系设计

陈仕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42)

机电设备是企业从事生产、创造效益的物质基础,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的有效管理是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机电设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寿命周期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将有助于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机电设备;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

机电设备管理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下,机电设备管理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一、全寿命周期管理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从长期效益出发,应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统筹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和退役等各环节,在确保规划合理、工程优质、生产安全、运行可靠的前提下,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管理目标。

二、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许多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缺乏竞争创新思维和机制,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还是基于统计意义上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典型问题:一是资产价值管理观念淡薄,只重视设备的性能表现而忽略设备价值管理,只重视投入而轻视产出效益;二是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机制,传统的基于职能的“分段式”机电设备管理模式使得各部门工作目标不一致,缺乏有效衔接,业务信息无法共享;三是关键业务环节的决策方法有待完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风险评估与管理、状态监测与检测、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四是历史资料和数据不全,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难以全面支撑科学决策,如企业机电设备台账、运行维护数据等信息缺失,账、卡、物长期不一致等。

如何规范、有效地提升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水平,在确保企业机电设备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机电设备运营的效用和效益。通过强化机电设备管理,推动企业相关业务管理的变革,提升企业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这是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全寿命周期机电设备管理体系设计

(一)选型

全寿命周期机电设备管理是以机电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为重点,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对设备的投入、运行、报废等全过程进行全面地设备成本管理,最终实现使机电设备的总成本最低的管理体系。机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有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还包含设备的购买、安置、规划等成本的管理,又包括设备后期的维护保养、报废处理等成本管理,见表1。因此一方面要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的设备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分析研究设备的各个时期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实现设备管理的优化。

表1 全寿命周期成本具体构成

机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公式是:

CLCC=CP+CO+CM+CF+CR

公式中CLCC是全寿命周期成本;CP是购置成本;CO是运行成本;CM是维护成本;CF是故障成本,也叫惩罚成本;CR是退役处置成本。在计算全寿命周期成本LCC 时用净现值法,即将成本发生当年的现值用复利折算到终值。

机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由不同时期的成本构成,而且这些构成要素在设备的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各时期的成本构成要素占总LCC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设备各个阶段之间不是各自独立的,反而是相互影响。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设备运行后期产生的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的70%至80%,设备设计选型阶段又基本上决定了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90%。

几项成本里故障成本费用最难计算,由于设备的故障成本不仅与设备的可靠性有关还与设备的运行方式有关,因此通常用故障成本系数来计算分析故障成本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关系。设备类型、设备故障率和其他各种参数不同,计算出来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值也不同。在高故障成本系数下,故障成本对机电设备的LCC影响较大,反之亦然,由此可见,故障成本系数决定着整个设备的可靠性,故障成本系数越低,机电设备的LCC越低,设备的可靠性就增强。

众所周知,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在异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流行久远,不仅在于原著质量的好坏,更在于翻译质量的优劣。中国作家在莫言之前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很少有人怀疑中国作家的水平,大多责问缺少好的英文翻译,就连莫言本人也对其作品的译者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与感激之情。但是,翻译家在读者心目中根本无法与作家相提并论,主要原因是译者笼罩在原作者的阴影之中:译好了,光荣归于原作;译坏了,罪在译者。

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计算公式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并进行比较分析。比如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质量也不尽相同,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质量与设备的价格是呈正比关系的,因此设备性能、可靠性和质量越高,设备的价格也越高,成本也就相应提高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选择机电设备的时候,大多极其注重新技术、高科技,而忽视了全寿命周期成本,这样采购的设备具有较低的使用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设备的采购和选择的时候,可以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更加科学合理的采购设备,做出客观的决策。

(二)招标

企业一般采用招投标来进行机电设备的采购,招投标方式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招投标过程中,只注重于投标者的价格,以价格最低为中标依据,是不对的。价格往往与设备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有关,企业应该在同一类产品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内容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选择较低的价格,这样才是正确的选择。重视企业机电设备的自适应能力、自组织能力、智能监控能力和协作等能力。

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维修、设备保养、设备使用寿命等进行评估预测,以防止出现更多的不必要的浪费。在进行招标采购过程中,需要投标的企业提供设备的故障曲线,也就是设备全寿命周期中发生故障的故障率变化情况。设备的故障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故障率曲线形状像浴盆,所以将这种反映设备故障率的函数图称为浴盆曲线。招标企业需要对这类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尤其是设备运行后的相关数据的收集,以便于了解设备进行招标。

企业在招投标时,可以采用LCC法进行,首先计算出投标产品的LCC,然后根据计算出的LCC的值选择其中最低的投标者。这样做可以保证企业在采购设备时的价格较低,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三)优化

降低维修成本对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降低有很重要的帮助。从管理的角度来实现机电设备维修优化需要引入一套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建设好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好一支机电设备管理队伍。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零部件管理部门也应当为检修优化提供支持,这样与设备相关联的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全面协作,才可以缩短设备检修优化的时间,节约成本。

(四)评估

故障成本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保证设备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设备故障减少,故障成本也随之降低。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需要对设备运行以及未来使用状态进行正确地判断。设备状态评估是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设备的历史故障数据,并在对设备未来状态评估的基础上,研究设备的未来状态可能对设备运行的影响,以此作为设备检修维护的依据。进行机电设备的状态评估可以大大降低检修维护产生的费用,最终降低了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1] 徐翀.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2010(3).

[2] 陈仕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商贸,2015(1).

[3] 申翠兰.对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2(12).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寿命可靠性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