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2017-11-01
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要谈到孔子,大概可以想到他“为政以德”的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孔子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处世哲学与人生妙悟。殊不知,这些对后人产生莫大影响的警世箴言喻世明言,皆伴随着一样东西——酒,而产生。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酒,无论是作为形而上的酒礼、酒德,还是作为形而下的酒器,都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情怀和智慧。
酒,也许从诞生那天起,就傍上了文化这个贵族。中国的文化人,几乎都是从酒海里浸泡出来的,个个浑身上下散发着冲天的酒气。以至于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是个瘾君子,而且酒量大得惊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豪饮之士。
《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白觚。”可见孔子的酒量令人惊叹。孔子在饮酒方面不仅是一位实战家,同时在酒的理论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提出“饮酒不醉为度”“唯酒无量,不及乱”的健康饮酒态度,很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饮酒也是一门学问,正如明代进士黄周星所说:“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
有文献资料表明,孔夫子不仅在饮酒方面是实战家,而且是个理论家。他把饮酒上升到政治哲学之上,强调礼乐治国。他说“百礼之会,非酒不成。”在孔子看来,如果没有酒,礼就是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无酒,就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孔子还在《论语乡党》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说,筵席上的肉食再多,食用量也不能超过主食;喝酒虽不限量,但是不能喝醉;用餐时不忌讳吃姜,但是不能够多食。孔子的限肉、限酒、限姜说,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进步的。“唯酒无量,不及乱”,既能反映出酒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又反映出酗酒造成的危害。一个“乱”字,反映出孔子对酗酒危害的深刻认识。
作为一个理性的饮酒者,孔子有没有喝醉过呢?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之争十分激烈,门户之见的攻讦时有发生。然而,老子虽然是与儒学鼎足而立的道派代表,但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却十分仰慕老子的名声和才学,曾去其出身之地苦县问礼。有一天,孔子师徒刚一进入苦县,就觉得有一种异香随风飘来,孔子见天色已晚,便在枣子集村东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晚风飘来阵阵酒香,让孔老夫子酒兴大发,就让学生子路去打酒。师徒二人开怀畅饮,直喝得酩酊大醉而睡。第二天,孔子从醉梦中醒来后大发感慨:“美哉!然惟酒无量不及乱。”于是,孔子酒醉枣子集便成为千古佳话。
在孔老夫子看来,饮酒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但意在饮酒之外。孔老夫子的酒文化思想源远流长,早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骨血,造就了中国灿烂的酒文化,至今还引领着中国酒文化的主流。
编辑/文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