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高考作文低幼化方法摭谈

2017-10-31毛兆荣

关键词:立意情节高考作文

毛兆荣

摘要:本文列举了高考作文低幼化的几点现象,并提出了克服低幼化现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考作文;低幼化;立意;选材;情节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88-2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的阅卷匆匆落下帷幕,作为在现场参与阅卷的我感慨颇多:高三学生绝大多数已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不少作文很像三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得连话也说不清,读来读去不知所云。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过多,整篇文章中甚至连一两个精彩成语也没有。这种作文低幼化现象,主要表现有下列几点:

一是思想上幼稚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非常肤浅,反映事物、说明事理只限于表面层次。如高考作文《必然的旗袍之殇》,为了论证车的用途多样,举例说:我们的老师用车载学生去医院看病,我们的警察叔叔经常经常坐车抓坏蛋。

二是题材上低龄化。就像有人批评的那样,叙述故事不外乎骑车在路上拾到了钱包、夜里生病妈妈用车载我去医院、停车让老奶奶过马路等等。这些童年往事在小学时写过,在初中时写过,在高考中仍然乐此不疲,好像除了这些素材,就再无别的东西可写了。

三是写法上简单化。议论文所举的例子大多为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如马未都、朱婷、乐嘉等耳熟能详的名人的事例;选材不新颖、不生动,没有有个性的材料;论证没有层次,简单平面展开,机械重复;论点像是一根粗棍子,垂直而下,每一例不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问题不会分析,道理不会阐述;写记叙文,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没有机智的构思,没有生动的人物,没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没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没有令人思考的“余味”;结构不是硬性模仿,就是平铺直叙,不讲技巧,没有方法;如果写联想作文,只有复制“卡通”。

四是语言上娃娃腔。词汇干瘪,语气稚嫩,一股孩子气,满篇儿童腔,全然不像一个读了十多年书的高中生。例如,“1岁时,我还小,我不记得当时的情景了;2岁时,我还小,仍不记得当时的情景了……到7岁时,我上了小学……”“小明在路上拣到了一个钱包,打开一看,哇塞,好多钱啊!怎么办呢?在这个地方等失主吧就会迟到,不等吧又怕失主着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等。结果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真倒霉啊……”“我的一块心爱的橡皮没有了,那是妈妈给我买的。我怀疑是我的同桌偷的……”

鉴于上述作文低幼化现象,那么,考生又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笔者经过思考,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选材有价值。有时代感的鲜活材料更吸引人,能准确说明主旨的材料才有价值。一般情况下,看到一个题目以后,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素材不要写,稍加思考也能想到的相关素材也不要写,要写就写经过三思后才想到的素材。这样才不会出现与其他考生选材撞车的现象,以奇制胜。如今年高考作文《车来车往》,一看题目,肯定想到与车有关,这是正常思路,我们简单的就车写车,因为这个大家都想得到。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可选取自行车,通过一件小事来传递着真情,整篇文章由实到虚,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就别具一格了。

二是立意要深刻。低幼化文章的立意往往是没有思想深度的,更谈不上富有哲理。做到立意深刻具体方法有:

1.拨云见日,剥茧抽丝。无论命题人命制的是标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我们都可从“是什么”的角度对其作一番深入的思考探究。“是什么”的问题直接指向认识对象本身,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而深刻的认知是建构整篇作文思想情感大厦的基石。在这个审题构思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拨云见日、剥茧抽丝式等层层深入的思维方法,循着“是什么”的线路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本质原形毕露。动笔破题之后,进入申说、论证、演绎的阶段,我们还要还原自己的拷问过程,再现自己的心路历程,借助类比、对比等技法,进一步充实、丰富自己的认知,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服读者。

2.顺藤摸瓜,追根溯源。我们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分析一果多因(注意抓内因、抓主要原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互为因果等,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要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要多运用因果论证、假设反推等方法,善于运用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反问设问句、顶真逆序句等句式。

3.烛幽洞微,见机知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把握,对因果关系的有力揭示,虽然也可以带给读者以启示,但是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更有启发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是对事物发展走向和趋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预见,是具有明显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当事物本身的发展态势还处在酝酿、萌芽阶段,人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懵懂无知、浑然不觉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警言妙句该是何等令人惊喜和感激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磨砺从“小”见出“大”、于“无”看出“有”、翻“舊”而出“新”的慧眼。

概而言之,“深刻”既是高分的利器,更是写作和思考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多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勇辩难,掌握思想分析的武器,操练文章写作的技法,许自己一双富有穿透力的慧眼,借“深刻”的翅膀飞向更为高远而自由的思想天空。

三是情节有波折。一篇让阅卷老师看了开头就能想出结尾的文章,断然不会吸引他们眼球的。记叙类文章有情节才感人,有细节才动人,要会设置波澜,因为“文贵曲,忌直”――文似看山不喜平,美文均“在尺水中兴波”,具体方法有: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意情节高考作文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说“立意”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