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途径与策略研究

2017-10-31段圣贤

物流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专业群教学团队

段圣贤

摘 要:要搞好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抓好专业群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学生、学校、社会三满意的教师队伍。要达到预期目标,有必要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实施专业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打造专业“名师名匠”;提升教师素质,建设层次梯队式教学团队;实施青蓝工程、创新工程和“三百工程”;强化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demonstration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must grasp the professional group leader team, backbone teachers and part-time teachers, build a student, school and society thre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mprove teachers' management level;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rategy, to create a professional“master teacher”;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teaching team echelon construction level; implement project blue and innovation project and the“three hundred project”; to strengthen the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he“double teacher”team constru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and stud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pproach; strategy

湖南現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于2015年成功立项为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群。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群建设能否取得圆满成功,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系统地探索团队建设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对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育人质量至关重要。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内涵建设,建立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创新专业群内教师引进、培养、聘用和激励机制,完善兼职教师考核、淘汰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发挥集聚协同效应提供制度保障,着力打造一支“院士指导、名师引领、专兼结合、国际视野”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学团队。

1 建设途径

1.1 建设一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

(1)加强专业群带头人队伍建设

聘请院士级物流专家为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首席顾问,建立专业群带头人队伍建设与指导工作团队,创建以院士级物流专家为首的大师工作室和以学院知名物流专业教授为首的名师工作室,完善《专业带头人遴选与培养管理办法》,制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带头人队伍建设标准》,严格选拔淘汰制度,强化工作绩效考核,实行专业带头人年度述职制度,加大校企合作培养和出国培训支持力度。

(2)加大专业群带头人培养力度

按照省级专业带头人的建设要求,通过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出国访学、技术服务、学术交流、学历/职称提升等途径,培养10~12名专业带头人,形成一支以省级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其他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3)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

制定具有学院特色的《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实施办法》,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从中国物流50强企业和湖南10大商贸物流领军企业中聘请6名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和先进物流理念、掌握前沿关键技术、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的现场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专业群及每个专业均有校企双带头人,形成一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1]。

1.2 建设一支名师名匠双引领的专业群骨干教师队伍

(1)实施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制定和完善《专业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引进、外聘相结合,按三有一能标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能主讲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在内的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每名骨干教师至少帮带1名青年教师成长。进一步改善专业群骨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充分发挥名师名匠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培养18名以上专业骨干教师,其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以上,建成一支“名师名匠双引领、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双突出”,能在现代专业群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2]。建设期间要取得省级教学成果3项以上,主持省级课题(教研教改项目)8项以上。endprint

(2)加强专业群咨询规划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引领和服务行业企业。充分发挥专业群骨干老师的作用,加强物流技术和物流园区规划研究,做好物流技术推广工作,促进物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物流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为物流产业升级服务。建设期内本专业群教师应完成行业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5项以上。

(3)积极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和中、高、本对接教学团队培养工作。建设期内将分批派遣专业群骨干老师70余名去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学徒制等先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力争在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项目和中、高、本对接项目上有新的突破。

1.3 建设一支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1)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培训和管理办法》,严格聘用条件、提高津贴标准、建立评估制度、加强考核管理,形成长效化的校企互培、互聘、互用的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机制,以“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为标准,从招商局物流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中远物流、申通集团、国药控股集团、安吉物流、开利集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聘用68名现场专家充实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兼职教师队伍,使兼职教师总体数量突破140名。每位行业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的教学任务是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校内实训教学、专项技术与管理讲座等,教学工作量不低于60学时/年。

(2)强化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库建设。依托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独立开发兼职教师库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实时动态更新、信息互享互通,提高兼职教师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4 建设一支学生、学校、社会三满意的教师队伍

“术、德”并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

(1)完善考核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制定《师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和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健全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定期考核机制,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确保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发生。

(2)实施师表工程。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主题,举办“服务之星”、“师德标兵”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并实现常态化,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通过模范引领、示范带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师德水平,建成一支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3]。

2 建设策略

2.1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管理水平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群发展按需设岗,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制定专业群《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实施,办法将师德表现、教学水平、应用技术研发推广成果与社会服务成效作为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设置年度考核目标。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改和科研工作,优化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开展企业技术援助,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双赢”。二是建立健全教师考评机制。建立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过程管理制度,完善“双师”素质考核评价办法,围绕提高教学实训质量与效果构建能力考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三是创新教师发展规划。结合学院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要求,实施专业教师测评,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目标的发展[4]。

2.2 实施专业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打造专业“名师名匠”

树立物流管理专业群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战略,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通过制定与执行《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带头人任职资格与选拔办法》、《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带头人绩效评估与考核办法》等管理办法,确保物流管理专业群现有5个专业方向均有正高职称的带头人。通过培养或重新引进,实现专业领军人物步入全国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性研究的前沿领域,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省级带头人,引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湖南省物流行业发展、湖南省企业物流管理提升发挥重大作用[5]。

2.3 提升教师素质,建设层次梯队式教学团队

每年制定下年度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并投入80万元以上用于教师进修。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围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打造一支由行业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引领、“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校企互聘的专业教学团队[6]。

2.4 实施青蓝工程、创新工程和“三百工程”

实施青蓝工程,完善专业导师制度,以老带新,充分发挥中老年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帮扶和一对一培养,整体提升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实施创新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升现场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整体水平[7]。实施三百工程(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专家进课堂、百名专业骨干到国外访学),合理计划、分批实施、加强管理、保证效果,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实现专业群教师队伍水平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5 聘行家、重研究,注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

通过制定并执行《物流管理專业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管理办法》,建立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库,每年新增聘请物流管理行业的操作能手与运作管理大师8名以上,不断优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结构,不断充实“省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制定并执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科研管理办法》、激励专任教师积极紧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企业物流运营情况等深入开展纵向与横向课题研究,同时在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作为推荐的重要依据。建设期内,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参与1项课题研究、所有骨干教师必须主持1项课题研究、所有专业带头人必须主持1项省级以上课题,并指导1名骨干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或科研课题,并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

参考文献:

[1] 黄玉飞. 分享合作:高效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想模型[J]. 中国高教研究,2010(3):88-89.

[2] 梅水燕,李利民.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9(4):65-67.

[3] 杜天真,郭晓敏,等.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45-46.

[4] 陈世平,彭瑶,等. 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2-154,157.

[5] 李健,贾玉革,等. 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0):28-29.

[6] 张健沛,徐悦竹,等. 可持续发展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20):58-60.

[7] 匡玉梅. 论高绩效教学团队的建构[J]. 当代教育论坛,2009(5):77-79.

[8] 孙华,余宏亮. “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专业群教学团队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