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务领域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

2017-10-31段沛佑郭健殷世钢

物流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供应链

段沛佑+郭健+殷世钢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供应链整合发展必然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的主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文章以青岛市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为例,分析了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对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务领域;供应链;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new economic norm and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sid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rganizational mode and business model of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Qingdao cit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ly chain system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key construction of supply chain system and the co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business; supply chain; system construction

在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供应链整合发展必然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的主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是能否形成以供应链整合重构、供应链能力发展提升而实现的供应链生产要素管理协同能力。青岛市正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和商贸流通试点城市,也是打造“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对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传统经济结构、提高整体流通效率、节约社会市场资源、保障居民消费安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经济区位优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推进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原则和目标

1.1 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青岛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优势,坚持创新、共享、协调、绿色、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优化供应链结构,重构供应链流程,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来提升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水平,以新旧动能转化为动力,以标准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为突破,以供应链金融和产融结合为重要手段,探索商贸供应链模式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域供应链体系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1.2 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

1.2.1 系统筹划,重点突破。以供应链发展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商业模式创新和供应链结构优化,通过对重要节点和流通环节的流程再造,分析供应链细分市场需求,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特色、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交通区位等条件,制定商务区域供应链体系发展规划,组织推进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1.2.2 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结合青岛新零售转型升级、跨境电商服务、内外贸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国际海运、空运供应链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体系建设等主要内容,支持青岛市企业开展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与平台建设。着力在供应链信息化、標准化、现代化、生态化方面开展试点,加强试点成果评估,适时调整,逐步推广。

1.2.3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参与试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监管服务,完善政策法规,为创新试点创造良好环境。

1.2.4 纵向衔接,横向协同。贯彻落实国家、省推进供应链体系发展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强国际间、区域间、产业间、部门间协同联动共享,实现供应链的跨行业、跨业态、跨国境的科学发展,形成推进创新发展的合力。

1.3 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围绕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结构调整、供应链流程优化、供应链信息共享为目标建立完善科学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提升供应链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水平,实现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优化进入全国一流行列,总结2~3种供应链商业模式进行推广及复制;通过供应链结构调整,培育壮大5户左右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龙头企业,在全国全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供应链流程优化,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逐步形成健全的供应链行业发展标准体系、物流支撑体系、协同服务体系、信息交互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供应链优化综合示范企业10个;通过供应链金融的实施和推广,建成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示范;通过供应链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建设供应链诚信服务平台;通过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供应链架构管理人才与通晓供应链理论人员100人;通过供应链的协同水平提高,实现大宗物资、农产品、快速消费品、肉类等细分行业供应链协同效率分别提高30%以上,供应链整体成本降低15%以上,最终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产融结合、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供应链服务体系。endprint

2 推进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推动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与平台建设

按照对接国际、重点突出、科学适用的原则,完善青岛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框架,理顺推进工作机制,通过支持互联网+商贸流通平台供应链模式、社会化平台型供应链模式、全渠道模式下的O2O供应链模式、C2B供应链模式、DIY定制供应链模式、扁平化敏捷制造+开放供应链服务平台模式、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模式、直供集采型供应链平台等供应链模式创新与平台建设,结合青岛市新零售转型、跨境电商、内外贸融合、先进制造业、城乡统筹发展、国际海运、空运供应链体系建设、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主要内容,支持青岛市商贸企业开展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与平台建设,形成和落实符合青岛市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青岛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青岛航运服务业协会、供应链联盟等行业组织、院校,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理论体系框架,总结、复制、推广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

2.2 提升供应链流程再造与优化体系建设

通过试点企业流程再造和优化为切入点,鼓励青岛市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和优化运作建设试点,通过开展培训、会议、研讨、对接等方法普及供应链流程再造和优化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实现企业基于业务流程结构、流程管理手册、供应链关键节点优化的能力固化、标准化的供应链协同能力等方面优化。鼓励支持集中采购、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流程优化方式的行业应用,通过购买服务形式,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先进供应链体系和模式的诊断、咨询、改进、实施,通过实现流程再造优化前后的效果的数据对比,展现供应链流程再造和优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建设

通过支持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外贸供应链金融的试点,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供应链整体交易成本,使金融真正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的各类主体并推动商业生态的发展。支持大型供应链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与产品化,通过交易征信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整体评估评价,通过完善大数据解决核心企业与贸易伙伴关系,探讨区块链技术解决链式信任关系,实施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战略,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手段,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产业之间的跨界与融合,多方参与实现银企共赢,产融共赢,链式共赢推动整个供应链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外部信用环境,搭建跨产业、跨区域、跨部门,与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资本协同融合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

2.4 加强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共享交互追溯建设

充分发挥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优势,鼓励本地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重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融资模式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协同交互,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灵活智能的配置生产要素。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智慧物流供应链、两业融合联动、产业互联网等试点,开展肉菜追溯体系等细分行业供应链信息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引导服务国际贸易、大宗生产物资、全球供应链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细分供应链体系整合及信息化建设,实现技术、模式、思维上的改变。

2.5 促进供应链标准化设施装备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供应链高效运作的重要支撑基础,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的重要因素,支持试点企业开展标准化设施和装备的升级使用,深入推进卓越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融合流程、职责、制度、标准、绩效与内控等管理要素,系统梳理流程、研究规范制度、加强风险管控,形成标准化工作手册,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应用和一体化管控,促进业务流程的融合及整体协调,推动卓越供应链标准体系落地应用、持续完善,提高标准化物流设备在企业的占比,开展标准化托盘、新能源车辆、物流专业装备、标准化仓储设施、供应链渠道建设、终端标准化门店、农副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广和应用,实现互联互通,互用,积极开展共享经济在供应链中的应用,鼓励城乡统筹一体化、标准化、集成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2.6 健全供应链综合服务及协同体系建设

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与协同体系,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成果推广活动,编制青岛供应链体系建设方案、供应链体系建设培训方案、供应链年度蓝皮书等文字服务资料。依托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开展供应链诚信体系建设。联合国内外知名供应链企业、培训机构开展供应链课程的现场、远程培训工作,不断促进青岛市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普及和宣传。开展国际供应链高峰论坛、供应链金融论坛等行业会议,宣传推广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为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3 青岛建设供应链体系的主要对策

3.1 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市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商务、财政、发改、交通等部门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研究协调供应链体系建设创新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督查考核;做好供应链体系项目规划建设,构建重点项目跟踪考核机制;加大组织统筹宣传力度,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3.2 完善政策扶持。创新和改进政策支持方式,发挥青岛物流、金融、信息等聚集优势,积极引导银行、基金、产业资本的引导撬动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列入市重点项目及服务业、商贸流通相关规划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重点用于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创新、流程再造、结构优化、信息共享、公共创新体系和物流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

3.3 建设服务协同平台。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務与协同体系,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成果推广活动,依托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开展供应链诚信体系建设。联合国内外知名供应链企业、培训机构开展供应链课程的现场、远程培训工作。开展行业会议,宣传推广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为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依托。

3.4 有效整合资源。通过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技术、供应链诚信服务等方式,整合现有供应链资源,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流程再造和结构优化,梳理行业供应链核心驱动要素,并采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运作模式,提高供应链整体质量与效率,防范控制供应链系统风险。

3.5 建立推广机制。选取一批有影响和有借鉴意义的供应链企业、重点项目进行宣传和经验推广。定期组织供应链管理协同创新发展经验分享会,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总结提炼以模式、流程、效率和价值为导向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共享、协同、融合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联动模式,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模式架构、实现方法和路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