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思考

2017-10-31徐百胜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产教中等职业产教融合

徐百胜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断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如何在新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中发挥作用,教育教学过程中 “产教融合”的问题,就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产业化发展,为教育教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同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普通教育有联系,有区别。贵州中等职业教育更有许多新的特点,接受教育理念淡薄是贵州农村较为严重的现象,贵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来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贵州中等职业教育,首先要回补9年制教育缺失的教育教学目标。其次,是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再次,就是完成高中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下面,就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产教融合”必须立足贵州实际,“站得住,走得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的职業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对职业教育承担的教育责任作出了明确界定和要求。

做好“产教融合”的工作,就要全面正确理解它的内涵,“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一个概念的形成、应用,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科学实践过程,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必须依据贵州经济社会实际,认真分析自身资源的现存在优势,潜在优势,努力对接和自己专业距离较近,较易“融合”的产业;必须用心分析贵州产业现阶段特点,今后中长期成长方向、跨省区以及外向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发展为坐标,科学合理的调整教育教学专业;必须积极并且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方向,以本地“产业结构”为立足点,以未来“产业发展”为着眼点,储备足够的教师资源,让我们的“产教融合”始终有序和谐的健康发展,使我们的“产教融合”成果,不但在贵州“站得住”,而且还能“走得出”。

二、“产教融合”贵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勇敢的走出“误区”。

贵州省“9+3”计划强力推进后,持续有序的执行,使贵州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机遇,学生生源充足,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过程中各学校都遇到了许多共同性的、新的问题、新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盲动、不盲从,尽量少走弯路,努力避免走入“误区”。

“误区”(一)假大空:贵州中等职业教育要做好“产教融合”这篇文章,应该积极借鉴省外,省内科研院校的经验,确实找到本学校老师、学生的根,切实把握好本地土壤结构,不但要把“产业融合”的种子播的下,而且要能养好苗,开出花,结好果。有些单位,常常是红头文件一来,马上成立庞大的机构,大场面,空架子,最后的结果,报一些假模假样的文字资料,搞些虚空的面子“证书”,留一些实实在在的“空摊子”,实质的东西啥都没有,因此,贵州中等职业教育做好“产教融合”的工作,主动跳出千篇一律,照抄照搬,跟风,这种假大空的“误区”,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二)干锅煸油锅,只恋爱不结婚:一些部门和机构,惯性思维,吃老本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不去用心研究“产教融合”的实质性内容,把优质的资源,意义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较大的课题,当成鸡肋来搞,一些经营运行能力差,资质潜力低的公司,进入学校联合开发,或着校企联办,没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一般的经营方式,就是公司把政策转移性支付兑现后,等活动风停,拍屁股走人,最终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谁都不管不问,形成干锅煸油锅,只恋爱不结婚的“畸形”现象,要有成效的推进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工作,就必须克服上述现象。

“误区”(三)拐杖和腿: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已快两年,各地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层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目标,但是“拐杖和腿”的现象,是一些单位“产教融合”工作开展不下去的致命节点。

引进企业进校园促进专业发展,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向生产实践靠近,各地教育部门都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创造性的推出了一批惊人的改革成果,随着“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多。首先,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存在着矛盾,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利润为目标,以占有市场成功控制市场为手段,教育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和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化和统一,需要寻找包容点,需要磨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企业经济利益有效成果的达到预期比较短,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有成效的经济利益成果,难度大而且实现预期的时间相对较长。再次,产业管理者,产业工人与教育教学管理者,教学工作者,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存在差异,需要对接。因此,产业和教育教学机构,在管理理念、价值观念、目标实现方式相对时间内不能统一的时候,绝大部分联合就走向“拐杖的问题找拐杖,腿的问题找腿”这样的怪圈,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健康发展,远离这个怪圈,是一条简捷的途径。

三、“产教融合”贵州中等职业教育应朝着“健康发展快车道”迈进。

“产教融合”是推动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是把知识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是把知识转化成技术,把技术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在相当长一个阶段,我国的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是不同步的。建国初期,产业缺少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技术工程师,教育资源对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相对不足。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我国教育基本是为政治经济和产业发展量身培养所需人才。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社会融入多元化世界经济“快车道”,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各类新兴的经济性产业,市场需求性产业先后崛起,对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准入门槛。endprint

“产教融合”是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新形势下,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教学科学定位的一次考试;是一个持续成功探索,不断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同层次需求的工具使用成果,生活方式更新成果,技术转化成果合理完善、推陈出新的过程。

贵州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变革中做出成效,迈进“健康发展快车道”扎扎实实的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关键而且不可回避的环节。

(一)合理预设生产实践模型,“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

现代劳动工具的使用能力,现代劳动工具的创新改造能力,是我们中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能够胜任劳动技术型工作岗位,又要能够在劳动技术型岗位上有所突破,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是真实的,实战型教育,可学习、可发展的教育,如果出现95%以上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不满三个月95%以上的人就要换工作,那么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不成功的。要想让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达标,就要合理预设生产实践模型,让学生完成“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的过程。

(二)积极探索“知识向社会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

“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这是教育的实质内容,学校教育以传授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途径,学校老师的课堂活动大多围绕课本知识点展开,是一个识记,逻辑演绎,图形推演的过程;教师谈应用,基本都沿用“知识点”到“案例”,然后分析“案例”创意和实施的模式,是一个知识应用的假设过程,成功的“案例”过分完美,失败的“案例”大都经不起推敲,这种教学模式缺陷较多,不利于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岗位,首先,要能够熟练使用与目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劳动生产工具,适应专业方向劳动技术型岗位的要求,其次,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努力寻找所学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融合点,完成知识向社会实践,向能力转化的目标,因为,知识不等于能力,只有利用知识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成功解决了问题,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实践的劳动成果,这时,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由此可见,“知识转化”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教学的组织,应紧紧围绕这一特点,积极探索“知识向社会生产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有序的建立“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

目前,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有社会经济运行经历的老师,有社会实践经历的老师,有企业经营管理经历的老师,屈指可数,这是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瓶颈,老师不了解经济运行的现状和实际,不了解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方向,老师不清楚本地区产业与跨区域产业的联系,更不清楚本地区产业所適应的市场需求,要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难度是比较大的。当企业思维和教育思维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出现产业指导教育还是教育指导产业的争执,争执找不到融合点,“产教融合”就进入到“拐杖和腿”的分割期,最终结果就是不欢而散。现阶段,贵州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属“9+3”计划的范畴,管理模式基本一致,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对老师、学生与市场、产业实践结合的要求更突出一些,多给老师一些对接市场、产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建立科学有序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是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必然选择。

贵州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教育和产业的活动,同时也是贵州“后发赶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产教融合”的成功,将会扭转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智力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贵州省的扶贫攻坚,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产教融合”的健康发展,会催生很多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团体,这些团体将会在“简单农耕”思维向“加工型附加”思维转化过程中注入新的血液;“产教融合”的健康发展,会让很多优秀中职学生把“简单农耕”思维转化成“商业运行”思维的观念深深地播撒在“后发赶超”的广大贵州农村,在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实实在在的完成“财富积累”目标。

这些提法是否合适?拿出来与同行们商榷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教中等职业产教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