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脚内侧踢球个人练习教学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7-10-31廖小坚
廖小坚
摘要:毽球脚内侧踢球是毽球运动中一个常用的技术方法,也是初中体育毽球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内侧内踢球上摆幅度小、上摆存在困难,不能够准确的击球,击球的高度不能准确把握以及移动调整差等问题。本文旨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练习方法,为脚内侧踢球教学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毽球;毽球脚内侧踢球
毽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对于场地的要求受限较小,且容易通过个人的自我练习来有效增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毽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索。
一、初中体育毽球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脚内侧内上摆有困难,摆渡幅度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是由于学生们的下肢柔韧性较差以及力度掌握的协调性不足所导致的。任何一种球类的技术性动作都需要身体素质本身作为一种支撑,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方式来说,就需要加强学生们的下肢柔韧性的训练,并且通过强化训练来适应在完成这一动作的时候用力和放松之间的协调性。
第二,击球部位不准确。击球部位不准确是初学者们总会遇到的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脚内侧击球的方式就是需要确保每次击球都能够用脚内侧,这是由于脚内侧部分平面面积较大,对于球的掌控较为容易。然而在学习的出去,由于自身的平衡性、协调性等缘故,会使击球的部位并不总是以脚内侧,有的时候会使脚尖,有的时候则可能是脚跟。这就会让踢出去的毽球非常难以把握,随机性很强。因此我们要反复强调和发展肢体的感受性和自我纠正的能力,从而确保击球的准确性。
第三击球的高度不容易掌控。击球过高或者过低是初中生在进行毽球练习的时候尝尝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如果击球的高度低于了膝关节的高度,那么就很难把球踢得高而且文档,从而使产生一种有力而使不出来的感觉。在进行脚内侧踢球联系的过程中,对于高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击球点的空间高度应当维持在与左膝盖保持水平的位置,由于弧度摆动所产生的影响,任何低于左膝盖高度的击球点都使求在不同程度上朝着身体较远处滑落,对于下一次的击球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击球的时候过低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点。一是对于球的空间上升和下降的感觉比较差,不能够做得很好的把握所以起脚击球的时机就错了。第二则是击球的动作不熟悉所以导致击球的动作较慢从而无法在比较良好的高度完成击球。
第四移动困难。毽球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不动状态,必须根据球的一定方向进行适当的跳动。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时常存在的情况就是下肢难以根据球的落点来进行移动去调整下一次击球的情况,又或者是当有意识到需要移動的时候,但是动作僵硬无法进行有效控制。换句话说就是这时候已经不再是人控制球,而是球把人控制了。
二、如何提高脚内侧踢球技巧
那么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何来应对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尤其是毽球教学之经验,提出这样几点建议:
针对于脚内侧上摆所存在的上摆困难以及幅度较小等问题在教学当中刻意通过盘腿练习等来得到改善,具体来说:第一,盘腿摆坐。是针对于下肢的柔韧度较差,小腿上摆幅度较小不能够达标的学生所展开的有针对性的柔性练习。其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今儿增加下肢的柔韧度,可以有效的通过大腿的外旋来带动小腿的上摆。具体的练习方式是老师们可以组织初中生席坐于地,上肢躯体需要尽量的保持挺直,两脚的脚外侧落地的时候要相对紧贴,膝盖大小腿要充分的折叠,由此来进行反复的练习。
第二是要进行盘腿站桩的练习。以支撑腿站立,重心略微前移,要让踝关节内翻到左膝盖以上,同时手于膝关节的部位略微向下施加压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踝关节的内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击球和控制球。
第三是进行模仿练习。对于脚内侧内上摆的练习并不一定以实际的击球为主要练习内容,在日常训练当中可以进行模仿练习。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自然站立的姿势,球脚的异侧臂直臂放至支撑腿正前方40cm 处掌心向下,以髋关节为轴心,大腿外旋以带动小腿向内和向上的摆动,以此来进行多次联系来取得增强下肢柔韧性熟悉内侧上摆的节奏。
第四以上所进行的练习都应该配合一些适当的准备动作即提前的运动动作,并加强腿部肌肉的有效锻炼。可以在每次体育课之前,在基本的热身运动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一些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和柔性训练,从而以此来增加毽球运动当中的基本体能。
针对击球不准的练习,以笔者本人所在的课堂为例,我们还进行了标记练习的方式。具体的方法就是在所使用的毽球的下方涂抹上一些白色的粉末,然后在击球的过程中,通过击球来确定自己使用的脚内侧的部位。以此来做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对于击打错误的地方,要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而对于击打正确的时候,要把握住此刻的力度和感觉,从而逐渐的建立能够每次都正确击球的技巧。
针对击球高度的问题,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不断的提醒击球高度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有所感觉,才能够对于击球的高度有着更好的把握。针对于长期击球较低的状况,应当着重去分析其原因,看是技巧掌握的问题,还是基本体能素质的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针对毽球当中的移动步伐,可以通过变相移动踢球练习。主要是在控制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球向着体侧或体后较远处传球,然后移动再接到球,然后把球控制好后,再将球往体侧或体扣较远处传球,如此反复练习。则可以有效的掌握移动技巧,使其可以被既好又准的击打掌握。
总结:
脚内侧踢球的技巧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通过技巧理论的有效学习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将之综合最终形成。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始终把握两点:第一是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关于下肢柔韧度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增加下肢的柔韧度,仅凭借着技巧是无法有效展开的。第二就是方法与技巧的使用,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有效的肌肉反应,即所谓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陈良业. 毽球脚内侧踢球个人练习教学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J]. 运动,2011,06:21-22
[2]张波. 论毽球运动的价值[J]. 价值工程,2011,(20):316.
[3]肖秀显. 毽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2):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