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内涵 方能当好“教师”
2017-10-30胡波
胡波
如何当好一名教师?听了这句话,许多老师可能会问:“这还要你说?”其实,若能真正理解“教师”“教育”的内涵精髓,并认真践行,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能成为一位好老师。下面,我具体地来谈谈自己对“教师”“教育”的理解。
在没谈教育之前,先看一个例子。若按照今天的教师标准,古之圣贤,无一人能成为教师,如“三无”(无学历、专业、普通话证书)的孔子就会被拒之门外,无缘教师之职,更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代师尊,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能够因材施教,因人施法,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用行动把教师这一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用自己的品行把崇高的师德师魂演绎得五彩缤纷,用自己的思想把教育理论装扮得丰富多彩,用一生时光书写着教育的真谛,在教育史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虽世殊事异,时光流逝,但仍光彩夺目,光芒万丈。同时,他被尊为一代宗师、圣人、大教育家。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肯定会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实,不完全对,他不仅“传道受业解惑”,而且在育人,践行“道”和“义”, 身体力行,以身示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现在看看,孔子虽没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始终在践行着今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且做得很好,因为他掌握了“教”和“师”的内涵。
何谓“教”和“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师,即学习。所以当好老师,必须做好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好楷模,做好示范,若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习,既指教师要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己各方面教育水平,又指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即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这一点贯穿了孔子教授学生的全过程。所以,陶行知后来也说了“先生的任务不在教而在学,教学生如何学习”。孔子在“教”和“师”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让后人只能顶礼膜拜,望尘莫及。因此,教师必须理解“教”“师”的内涵,始终践行,方能成为经师。
当一名教师,除了要知道“教”和“师”的含义,还要知道教师从事的是教育活动,必须知道教育的含义。“教”刚才已分析过,现在看“育”的内涵。“育,养子使作善也。”这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会他们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人之儿女,己之儿女。”当教师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师生关系也会很融洽,学生即使出现裂痕也很容易修复,正如即使母亲骂过孩子100次,孩子仍然还会喊她“妈妈”,和好如初。且教师对待学生的爱自然而然地就像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不经意间就会流露,爱心、耐心、包容心、望子成龙之心等等自然而然都有了,生活中令人感怀的事自然层出不穷。5·12地震中的谭千秋在危急关头,用张开的双臂保护了四个学生,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灵魂。张丽莉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客车碾到轮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品格。青海的马复兴老师、西藏的格桑德吉老师等,莫不如此。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默默地坚守着、耕耘着、奉献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铸造了教师高尚的道德丰碑。
不是没有感人故事,而是教师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缺少对“教育”“教师” 的深入认识,更没有践行好古人对“教师”“教育”界定时所蕴含的重要精神。因此,我们只要理解了“教師”“教育”的内涵精髓,并认真践行,就肯定能成为好老师。对于教学中的事情、学生生活中的点滴,甚至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都应像张丽莉老师一样从容面对、淡定处理,犹如遇到交通信号灯一样,条件反射,本能反应。因为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理解所从事行业的要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深入学习领会行业的内涵精神并认真践行,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只有以学促做,以做践学,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认真负责对待应尽的岗位职责,并不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热情、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孕育出伟大,甚至成为行业领域内的“状元”。“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那么就好好修炼吧,争取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