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
2017-10-30王绍选
王绍选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压力中产生身心疲惫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进而影响个人工作效率和学校工作。本文通过细致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探寻调节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途径,提高教师从业的幸福感。
一、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学校、社会、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职业倦怠。
1.学校不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
第一,工作时间过长。有关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工作时间是9.67小时,比其他职业一般职工均匀工作时间多1.67小时,睡眠时间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 另外,近几年由于部分学校增加住宿和中午就餐,导致部分教师被要求中午和晚上都在学校管理学生,有的教师工作时间实际已经达到了12小时。
第二,管理制度过于死板。初中学校实行的是教师坐班制,很多教师感到身心疲惫、极度压抑,创造的欲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第三,评价标准不切实际。当前平均分、优秀率、学困率等仍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大多数学校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至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健康人格的形成等则很难进入评估体系,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占尽大多数,教师自身的发展评定则很罕见。
第四,人际关系不够和谐。由于现有的职称评聘制度,每个教师都是竞争者,导致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同学科教师间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沟通难、易误解。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一些教师产生了孤独感,疏于和同事交往。
2.社会的影响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原因
第一,社会期望过高。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学校的高要求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得教师产生了严重的压抑感。
第二,社会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当前的评价机制中,学生的考分仍然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而对于学生人格的养育、熏陶、责任感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则很难进入评价系统。
第三,社会舆论压力大。近年来,一些媒体对个别学校出现的教师殴打和体罚学生、学校食品卫生不合格、教育乱收费等现象大肆渲染,教育工作确实需要社会的监视,但过多的负面报道使教育工作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3.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倦怠产生的内在诱因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心理素质有高有低。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同,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不同,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也不同。有的淡泊,有的重功利,有的豁达大度,有的琐屑较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内在的特点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二、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应该如何消除职业倦怠呢?既然暂时无法改变环境,那唯有先改变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调节和克服职业倦怠。
第一,悦纳自己,悦纳现实。教师职业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奉献的职业,不能与达官相比,也不能与富豪相比。
第二,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学会理性妥协。要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望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
第三,博览群书,积极学习。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读书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获取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取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重新学习会从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以冲淡工作的烦恼,缓解竞争的压力。
第四,体育锻炼,注意饮食,美丽容颜,重拾信心。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打球等,可以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均衡饮食有很多的抗压效果,可以强化免疫机制,缓和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
第五,多交往、沟通,找他人倾诉、宣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才会收到好的效果。不要帶着怒气工作。有了不良情绪,要及时化解,可以找人倾诉,倾诉过程就是释放不良情绪的过程,或用其他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
第六,给心情放假,享受大自然,享受亲情。如果感觉累了、倦了,不妨放松自己的神经,活动一下筋骨,暂离劳顿,走进大自然,嗅嗅花香,闻闻鸟语,摸一摸柔软的绿草,看一看夕阳的余晖,这些都会令人心旷神怡,一扫工作的困顿、心情的烦闷。
总之,当产生职业倦怠时,教师必须从倦怠中走出来,心情舒畅地投入教育教学中。另外,呼吁全社会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百年大计。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教师能够从职业的特点出发,从眼前的实际出发,从国家的大局出发,用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来取代消极倦怠。只要教师心怀育人重任,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一定会真正做好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县果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