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语言品味例谈
2017-10-30苏彩仪
苏彩仪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语言的重要性。要读懂一篇文章,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所谓语言品味,就是指对课文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言品味赏析题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之一,近几年大量出现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去品味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魅力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要想准确读懂一篇文章,读懂作者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内心思想世界,必须多次诵读文章,而且结合作者的创作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去诵读,先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具体到字、词、句、段这样去品味。我觉得这样从整体到个体能更能准确地品味语言。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可以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作品所营造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再深入品味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意境。
二、读懂关键词语的精妙绝伦之处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词句之所以能脍炙人口,为众多读者赞叹不已,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语言使用的精妙绝伦。我们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时,对这些关键词语要深入品味,体会作者遣詞用语的独到之处。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里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通常我们称花为“朵”,作者在这里却称为“髻”,为什么呢?我们读这个句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树尖被白雪覆盖,树的样子确实像扎着发髻的女人,这里的“髻”,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树的娇态与神韵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教师还可以继续问学生将“髻”换成“朵”好不好,让学生在替换过程中更深入领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又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用“扫”“露”“支”“撤”“系”“牵”“看”“拉”
“罩”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突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三、结合语言环境,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句子的深层含义有多种的表达形式,有的是同一句话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是表面简单实则意义深远;有的是一语双关具有讽刺意味,所以要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必须结合语言环境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表面意思着手去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在《故乡》中结尾的一段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半句的意思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 后半句的意思是,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换句话说,只有美好的理想而不去行动,希望肯定不会实现,等于没有。虽然实现理想困难重重,但只要勇于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从这句话中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希望之路是靠实践和探索得来的路。这个结尾深化了《故乡》的主题,给人以鼓舞与信心,表明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去实践。
四、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品味,理解作者写作技巧之高超
富有表现力的文章大多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品味其作用。如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品味: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又如,老舍《济南的冬天》:“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品味:①句子的意思是:“老城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②“睡着”“唤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形象地写出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简单几句话就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济南老城的那种暖和、舒适的冬日阳光。
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曾说过:“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语言赏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章进行细细品味、咬文嚼字,从而积累沉淀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兴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