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耐心、匠心,“慢出版”中细磨精品

2017-10-30楼倩

出版参考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系约稿帆船

楼倩

摘要:“红帆船”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创儿童文学的品牌书系,历时18年。“红帆船纯美小说”是其继诗歌、散文、童话之后,再度扬帆推出的又一子系列。图书秉持不忘丰富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生态的初心,一如既往地力推原创新作,并不断追求文质与装帧兼美。

初接手“红帆船纯美小说”系列时,说实话心里会觉得有些诧异。作为从事图书出版十余年的编辑,出版节奏是这些年我的编辑生涯中不断萦绕耳边的词汇。“红帆船纯美小说”从约稿到出版,实实在在拖过了五个年头。这是一套怎样的书,在竞争如此白热化的童书市场上享受何等待遇?我在统筹这个图书项目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梳理书稿、整理资料、准备编辑素材的过程中,“红帆船”这一浙少社创建了18年的原创品牌逐渐触动了我的一些编辑陈念。在童书出版日益同质化、节奏越发短平快、渠道营销为王的市场洪流中,“红帆船”以一种近乎超脱的昂扬姿态出现时,我的惊讶逐渐转换为一种欣喜和感动。

不忘初心,旨在丰富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生态

“红帆船”是一个大书系概念,策划人孙建江先生和书系主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在最初的选题碰撞中,抱着一个纯粹而美好的想法。他们认为“图书市场疲软,诗集的销售不那么兴旺,因而出版的也就少了”,而“红帆船”的第一个系列“红帆船诗丛”涵盖了儿童诗的多种题材和体裁,希望“以此为契机,我们会看到儿童诗创作新的复苏和繁荣”。这是1998年9月出版的“红帆船诗丛”金波先生的序言中提及的,当时的儿童文学出版,尤其是儿童诗的出版无疑是一种小众行为,即便是童书出版成为香饽饽的当下,尽管儿童诗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也并非是一种普世的文学体裁。正是抱着这样的初心,“红帆船”的约稿和出版自诞生之时便带上了天然而美好的理念。

2001年12月,“红帆船校园美文”(5册)出版;2009年12月“红帆船抒情童话”(5册)上市;2016年11月,“红帆船”再次扬帆起航,推出了“红帆船纯美小说”(4册)。均由金波先生主编。策划、主编、出版一个书系,历时18年,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作家和编辑的合作无间的信任,更是创作和出版理念的高度一致。

“红帆船”品牌意外收获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肯定。前三辑图书出版后,图书均一一重印,同时还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版协“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中宣部“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荣誉,并人选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重点图书规划。

此次推出的“红帆船纯美小说”系列,是继诗歌、散文、童话之后,补充的又一儿童文学体裁——小说。

秉持耐心,坚持原创,力推新作

“红帆船纯美小说”,延续了诗丛、美文和童话的策划思路,坚持原创,力推新作。这个系列最早的个别约稿大约可追溯至2010年,但统一的约稿信应为2012年4月由时任浙少社文学读物编辑中心主任的王宜清拟定,同时向多位作家发出,预定创作时间为一年。然而到了2015年9月,实际到稿册数为4册。中间有因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创作速度存在差异导致的一些变故,也难免有选题推动过慢引发的稿件流失。

但作为文学体裁中非常重要同时也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体裁,在“红帆船”书系中不能缺席,经历了三四年的约稿和一年多的编辑加工后,“红帆船纯美小说”系列终于在2016年11月顺利面世。这四册书稿分别是韦伶的《绿人家园》、毛芦芦的《重回花开》、赵凌的《风与甘蔗园之歌》和吴洲星的《亲爱的土豆》。四册图书均为最新原创力作,以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为主角,从不同视角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和风格为读者呈现了—套富有艺术品质和文学情感的原创精品。

不同于以往名家为主的策划思路,“红帆船纯美小说”邀请的作家整体而言相对年轻,80后作家开始步入视野,亦不同于“红帆船”策划之初,儿童文学出版尚处于由疲软步人上升阶段,眼下的儿童文学可谓是名家争抢、资源瞬间瓜分的热门板块,为更多不同年龄、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市场接受度的作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成了维持出版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完成几大文学体裁的系列图书之后,“红帆船”品牌于今后两三年内还将面向更为新锐的90后、00后以及无关年龄的儿童文学创作新人提供新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与大家见面。

独运匠心,精耕细作,巧磨精品

“红帆船”书系中的小说系列,我们定位为纯美范畴,因而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也始终贯穿了这一思路。

在细读了各文本,综合考虑了套书的整体定位以后,我们决定采用稍大于标准32开、更适合体现小说容量的155mm×220mm的开本,内文配彩色插图,以不同的画风来呈现不同的文本特质,四色印刷,试图在市场可接受范围内把文本的纯美特质做到极致。

内文我们约请了图拉de橡胶球、Starry阿星、马小得等几位插画师,分别为《亲爱的土豆》《重回花开》和《风与甘蔗园之歌》绘制插图。图拉de橡胶球颇具乡土气息和年代感的画风,把吴洲星根据自己80后的童年记忆创作而成的小说场景高度还原出来,作者拿到书稿时甚至惊叹这本书美得心痛;Starry阿星的插图洋溢着校园唯美气息,很好地诠释了毛芦芦《重回花开》这本青春中带丝忧伤、忧伤中重归美好的青少年小说;马小得的水粉画同样契合了赵凌《风与甘蔗园之歌》童年中的纯美记忆,在最后的装帧设计完成后呈现了飘忽而真实的唯美感,这不正是童年记忆带给我们的美好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韦伶的这本《绿人家园》,亦真亦幻,有着独特的文学气息和审美情怀,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绿人家园。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情怀,也给我们的编辑加工带来了难度,在与作者不断的沟通并试了多稿之后,我们采用了年仅十来岁的雪儿小朋友的黑白线稿,并约请专业的设计师做了符合线稿特色的上色,艰难而完美地呈现了作者眼中的绿人家园。

相比内文插图约稿过程中的纠结,图书装帧设计人选,我们则在最初就达成了共识——约请画家唐筠。唐筠是“红帆船抒情童话”的设计师,对“红帆船”品牌较为熟悉,同时她的高品质设计水准和对绘画的独特审美,为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带来了不一样的理解。唐筠采用了双色为主、四边浸染的设计理念,把这套四色印刷、插图量不多又要体现纯美特色的图书做到了极致。封面设计中主图骑跨书脊、放置封底的设计,包括经典而唯美的呼应全书双色的方格环衬,让责编们直呼美得近乎惊艳,然而这不正是“红帆船”品牌昂首近二十年的艺术追求吗?

如果单从市场销售角度来看,“红帆船纯美小说”未必会是很畅销的书,它甚至不见得经得起出版社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核。但面对一个精心培育的原创品牌,我们始终秉持着我们的初心、耐心,用有温度的匠心力图把它最美好、最具质感的一面极致地呈现出来。正如孙建江先生谈及“红帆船”时曾言:没有什么能阻拦“红帆船”的前行。它永远不会放弃既定艺术品质追求的初衷。它坦然面对创作上的艰辛,也坦然面对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眼下,它正向着美丽的儿童文学的蓝海深处驶去。

(作者单位系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系约稿帆船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春风十里,不及捧你在手
——热销书系“恋恋中国风”再度强势来袭
帆船
七彩云南的美丽奇葩——序《七彩云南儿童文学》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