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互动的平面设计
2017-10-30刘毅
刘毅
玩儿跨界,玩儿交互类、玩儿社交型的设计,平面设计师们可能是各类设计师中最high的一群人了。一方面原因是平面设计的技术门槛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对传达、交流的本质探寻往往刺激平面设计师们发现并更新他们的交流手段。
在荷兰,平面设计类的评奖早已放进交互设计的篮子里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来看看2016年的荷兰设计周的交流设计的获奖者们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就不难理解,平面设计为什么在今天怎么看都不像平面设计了。
集体化记忆的集体化设计
说到交流,并非一定要利用新科技和高科技,这个本质的概念在于设计思维的转型。先举个简单的例子,a把一个杯子传递到b的手中,b再传给c,在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对杯子做了一点改变,那么最后的效果已超出一个人的控制,而带来意外的发生,一种集体化设计的过程就产生了,设计师不仅开放了自己的资源,还分享了自己的控制权。
《放一块石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不是一个字体设计的项目,这也不是一个图形设计的项目,这就是一个纯粹的交流设计。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投降两天之后,按照计划,盟军会进入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欢迎人群已经在水坝广场上聚集。可是,当英国的巡逻卫队到达的时候,荷兰抵抗军士兵、还有德国的士兵,三股势力汇集在了一起,他们发生了冲突。具体谁先开火,实在是说不清楚。但是在随后的一个小时的交火中,再加上人群的踩踏,总共31个人在这场事故中丧生了。
长期以来,这场事故仅仅被看作是二战中的最后一次屠杀,遇难者的数量和身份也都不为人知。直到几年前,Ronald van Tienhoven任总监的Memorial基金会为这场灾难发起了调查活动,经过几年的工作,遇害者们的身份和数量终于被确认。基金会邀请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工作室Moniker工作室来为这个纪念活动做一个设计。
Moniker工作室先设计了网站placeaston.nl,将31命遇难者的信息放在网上,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网站的互动程序对用户开放,邀请人们参与这个“记住遇难者名字”的设计。用户可以登录网站,用光标点击一个10px大小的小石头,将它挪动到一个遇难者的名字上,于是,就和大家一起,用一个又一个小石头拼出一个又一个字母。这样,一个又一个名字就显示了出来。另外,用户也可以移去其他用户的石头。就这么一个不加控制的,有点类似公共空间涂鸦的大众活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成千上万人的参与。可以说,最后所形成的每个人名字的字体设计,实际上是大众参与的一个结果。
2016年5月7日,基金会把最后的设计效果做成实体的石头纪念碑,铺在水坝广场的石子路上。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前期的创意将国家的集体记忆和历史伤痛融合在一起;设计的生成过程又将集体化设计和开放资源交织在一起。设计师对最终的生成并不加控制,他们设计出程序,观众来玩、制造出结果。换句话说,是参与者创造了最终的结果。所以参与者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留在历史和大众记忆中的集体性项目,最终的成果能够铭刻在荷兰人流量最大的地区。参与者有足够的动力来贡獻自己的时间和才智,对历史的书写,对灾难的铭记——他们创造了历史性的记忆。
对于交流和传播来说,这样的设计效果是最有效的。然而这又不仅是一个交流设计的案例,还是一个公民社会的设计典范。因为设计师分享了作为创作者的特权,让用户平等开放地参与其中。回头看看Moniker工作室长期以来的项目,他们获得这样的创意决不是偶然。工作室于2012年成立,由三个设计师组成,Luna Maurer、Roel Wouters和Jonathan Puckey。他们的项目也以试验性居多,客户们包括商业公司和文化学术机构,他们的研究包括多种媒介的表达,社会性的设计。交互、印刷、影像、装置、表演,Moniker就是一个多媒体的艺术家设计师工作室。
最近几年,Moniker工作室越来越多地思考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一方面数字媒体能够提供更多的兴趣点,那种不熟悉和意外的成分总能带来惊喜;另一方面,用新的技术和理念穿越设计的边界,设计和环境结合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呢?和孩子一起来做字体设计会有什么效果呢?和业余的人一起参加星期四工作坊会有什么意外呢?
“超越控制”,让大众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生成的结果也拓展了他们的创意,“意外正是比较惊喜的地方”。Luna Maurer的口头禅是:“给多少自由,就获得多少意外”。
设计和当代政治
2009年,南非设计师Lauten ALexander和叙利亚、埃及设计师Gha Lia ELsrakbi创立了研究机构Foundtand,工作地点主要位于阿姆斯特丹和开罗。同时两位学者也都在大学教书,Lauren在海牙皇家美术学院教平面设计和互动设计,Ghatia在开罗教字体设计和出版设计。
作为移民欧洲的设计师,两位女士自我定位她们是“非西方公民”——生活在中东和欧洲之间。这也提供给了她们特殊的角度来切入当下欧洲的政治难题——移民和难民。她们通过私人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历史和政治事件,表达在对移民和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上的观点。听上去是这些研究结合了政治学、社会学和艺术;不错,平面设计师就是可以这么有深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失败的未来和扩展的边界》项目去看看她们是怎么做的。
她们首先采访了Ghalia Elsrakbi的父亲Yassin Elsrakbi,这位72岁的老人可是大有故事。2013年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叙利亚,后来到埃及开罗生活,没想到叙利亚的政治形势日益恶化,最终竟然开放国门,让难民直接去冲击欧洲的政治。这一历史性灾难导致百万人流离失所,埃及和欧盟的各个国家都紧锣密鼓地修改着移民法律。于是,生活在开罗郊区、又融入不了当地社会的老移民Yassin Elsrakbi再也无法回去了。
暮年之人,遥望故土,通过Skype和亲人联络,通过网络获得家乡的信息,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电影的素材。但是LauFen Atexander和Ghalia Elsrakbi并没有拍一个故事片,而是用信息设计的方法去分析、翻译、整理信息,进而介入历史。她们将一个历史事件通过一个私人化的讲述,放到宏观的政治环境和历史时空中,于是信息的整理和传达渐渐获得丰厚的力量。举个地图的例子来说一下,Lauren和Ghalia收集到了2011年至2015年之间的叙利亚地图,这些地图来自新闻素材,作为图像、故事、文献和这一地区息息相关。她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93块地图的模型,散排在展台上。在展厅,观众可以触摸,可以移动地图模块的位置,就像在玩拼图游戏。endprint
展览空间的地面上,星星和几何形的图形,来自叙利亚国旗图形的解构,这些国旗是1916年-2015年之间,叙利亚使用的国旗。国旗的反复更替,意味着政治秩序的无常和权力争端的胶着。有意思的是,她们把这些平面设计的语言,将政治的语言混杂在一起,还用来规划空间,人们在展厅中穿梭,寻找地上的信息,对历史的思考就在阅读这些图形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除了地图,还有一个乒乓球装置,每个乒乓球上都工整地印刷了地理位置等信息,还有一些阿拉伯图样和文字。这些地理信息采集自叙利亚难民在2011年用社交媒体定位位置的数据,Lauren和Ghalia在Facebook上收集到难民定位自己的信息,打印在乒乓球上。乒乓球的使用也另有渊源,2011,叙利亚爆发了一次大游行,人们用乒乓球写下抗议的信息,从山上扔下来,这真是个美丽又有效的传播。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在2011年开始获得最大的关注,无数的抗议、游行和难民行动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唇齿相依。流落四方的难民们,也用社交媒体的GPS来定位他们的位置、分享信息。所以,乒乓球、叙利亚政治抗议、难民危机、社交化传播、政治性、新科技等,这个时代的诸多话题都被这个设计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这实在是个大容量的信息整理交流项目,如果探究更多,人们还将了解到埃及和叙利亚的政治恩怨,非洲和中东的国土的边界冲突源自于古老的英法殖民时代,往日煤炭工業的衰落和当代石油工业的兴盛带来的政治版图的变化,中东和欧洲连接的历史和全球化的关系,诸如此类。这些政治性的、历史性的信息的整理和思考,被Lauren和Ghalia用设计和艺术的语言(包括平面设计、视频、空间设计和装置),把特定的历史篇章展现出来,这件作品在2015年,也获得了荷兰最古老的艺术大奖Prix de Rome的提名。
研究做一本字典
今年的交流设计的大奖中也有一个传统的项目——书籍设计。这不是一般的书,是荷兰语最重要的字典Dikke Van DateVan Dales Great Dictionary,这本字典最早印刷于1864年。有历史,有权威,听上去是个严肃的文化类、工具类项目,但是这不代表设计必须要严肃枯燥。
这本字典收集了24万1千5百多个单词,厚厚的3本,一共4880页,158厘米x240厘米大小,体量上就是个大块头。但是有办法避免让人敬而远之的敬畏感,荷兰Joost Grootens工作室在长达5年的工作中,把大量时间花在创造亲和力的交互设计上,包括优化字典功能等研究。
比如说颜色,在2005年的版本中,有深蓝、深绿、深红等几种颜色的封面。但是Joost Grootens工作室觉得这些颜色都太沉重了,那是一个老套的思维。今天的技术下,知识并不一定必须是严肃、深刻而沉重的。今天的技术带给我们对获取知识、汲取信息的直觉上早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和理解,低头看看手里的iphone和ipad吧,手指头轻快地滑过界面,信息触手可及,一切都是轻盈快捷的,那么沉重的颜色还有效吗?就算是最权威的字典,也可以有一股清新风。于是他们将颜色改成了浅浅的、新鲜的颜色。包括内文中的彩色字体,也是粉糊糊的。
颜色是视觉规划的工具,字型、字号、网格都是帮助组织信息,归纳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引导阅读的工具,Joost Grootens工作室一点也不含糊,把这些全部都重新设计一番。还有图像的使用,仅仅只对那些文字很难解释的地方,才使用图像。当然,这些图像都经过了优化,和整体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
考虑和读者的交互,其实是考虑情感化的需求,仔细看细节,书页都有点浅灰色,字体端庄,大一号的字号,在需要互动的时候使用颜色。还有手机的版本、App版本、网上字典的页面等,那些设计更加简洁、快速,也更注重用户的即时化的体验。
不得不称赞一下这个项目的细节和条理性,前期将整理信息做的有条有理,后期设计、优化才能水到渠成。想做到这一步,Joost Grootens工作室没有按照一页接着一页的顺序来设计,而是先花一年时间和打字员、出版商等一起做测试,试验了各种排版效果,然后再做提升设计规划的测试。
Joost Grootens工作室认为:“尽管字典是个实打实的物理产品,但绝对也是高科技实验过程的产品”。所以做好“系统化的测试”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是从一个理念出发,去寻找办法,找出那个最有效的、最简洁的办法。(比如设计这本字典)目的是研究一个最好的办法,来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Joost Grootens工作室总结到。
(编辑:王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