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10-30王常芬

学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

王常芬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需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更有生命力,使学生爱学、会学、学而不累。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趣味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4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更有生命力,使学生爱学、会学、学而不累呢?

一、 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百分数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师:下周学校要进行投篮比赛,请大家思考一下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

投篮比赛是真实的情境,学生比较关注。学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创设情境,易引起学生的讨论与思考。让学生经历抽象出百分數的过程,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百分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旨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一个好的情境要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二、精心设“问”,让数学知识活起来

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板块。 有效性提问能调节气氛、促进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比例尺”片段: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长4米的线段。

生1:老师,画不了。本儿不够大,画不下。

师:谁有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2:可以把它缩小之后画出来。

生3:可以按照比例画下来。

师:那么,你打算用多长来表示4米呢?

生4:用4厘米。

师:他这样做可以吗?

生:可以。

以轻松的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用测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导入话题,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激起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尝到成功的喜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的精心设“问”,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活”起来。

三、舞动精彩,让课堂活了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多媒体的使用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思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数学课堂“活”了起来。

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讲解动态的二分之一。

师:我们说到一个整体,这个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比如一个圆(课件出示一个圆),我们能否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课件演示:把圆平均分成2份)如我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你想到了什么呢?(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来表示就是■。

师:我把这个圆缩小一圈,还是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还是■吗?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每一份都是占了这两份中的一份。事实上不论是多大的圆,我们都是把它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都是它的■。

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呈现,把学生难以在静态中发现的各部分要素的内在联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 “二分之一”认识过程变得直观,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新知识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借错寻真,点亮多彩课堂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分析,帮学生变“错误”为“资源”。

比如:在讲“24时计时法”时,可以让学生出题老师做。

师:你们出一个时刻老师来答。

生:24:50分

师:开什么玩笑?24点50分?你见过吗?

生:见过,在夜里的电子表上。

师笑着走到黑板前画了一条直线,板书昨天、今天、明天。

师:昨天和今天有个交界点,今天和明天有个交界点。

生:是0点。

师:那今天的24点是明天的什么时刻?

生:今天的24点也是明天的0点啊!

师:如果那个时刻你没睡觉,你看到的24:50应该是什么?

生:00:50。

师:标准答案就是夜里12点50分。

幽默的语言,巧妙的问题,引导并带领学生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一起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急于去纠正他们的错误,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反思。学生正是在犯错与改错中不断深入地学习,也正是从改错中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正确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思辨中,展开思维的翅膀,涌起创造的灵感,教师要敏锐地抓住错误资源,化弊为利,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及时剖析,寻找错误根源并充分、合理、科学地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五、妙设习题,为数学课增添精彩

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的练习题存在着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不利于新知的有效生成。习题的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习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习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同时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巧妙的习题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爱学,学不累,学而乐!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几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思维水平、创新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有趣味而又有实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林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数学通报,2009(2):11-13.

[2] 张万龙.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成教师范学院学报,2002(10):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课堂教学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