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指导国际私法双语教学

2017-10-30崔明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国际私法双语教学

崔明健

[摘 要] 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以及量变与质变的基本观点,在国际私法双语教学中,应具体研究教学过程所特有的矛盾;抓住“學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与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目标较高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以及“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英语授课比例应当由小到大,英语授课难度应当由易到难,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关键词] 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唯物辩证法;矛盾;量变与质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092-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我国亟需既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熟悉法律专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所以,高等院校法学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本科教育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且特别强调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1]。自此,我国高等院校法学课程的双语教学逐渐开展起来。

一 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法律部门,在国际交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突出的“国际性”使得双语教学尤为必要。笔者在3年国际私法汉语教学实践基础上,从2015年起开展了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并对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通过实践和研究,笔者深切感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语言媒介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学中的各种主体、各个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想有效开展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量变与质变的基本观点,是指导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对国际私法双语教学而言意义重大。

下面,笔者就根据唯物辩证法的上述基本观点,分析国际私法双语教学。

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由于质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2]。

在国际私法双语教学中存在多种矛盾,例如,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与双语教学目标较高之间的矛盾,教师英语能力与教学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教师授课所使用的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国际私法双语教材种类较少与精选教材的需要之间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发展。要想搞好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就必须具体研究国际私法双语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矛盾,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

以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所使用的语言为例。与传统的国际私法汉语教学相比,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突出特点是要运用中英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在文字、词态、词类、语态、句子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又体现了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国际私法双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熟悉专业英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对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提倡学生使用英英词典,并且有计划地和学生一起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上的差异。

第二,教学中尽量减少英汉交替。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生词较少的段落,应尽量完整地用英语教学。

第三,制作并使用英语课件。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材的延伸,是课堂上的动态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英语课件不仅能够将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形俱备地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的英语氛围。

第四,鼓励学生讲英语。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弱,但是这种能力必须经过大量的英语口语练习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讲英语,实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3]。在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用英语表述的问题,问题要短小、清晰,使学生用英语有话可说。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开口讲英语,就应当给予热情的肯定,并且把在课堂上讲英语、用英语回答问题,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量因素。此外,课堂日常用语也要英语化,教师在课上和课下要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从而营造一种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氛围。

三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2]。

如前所述,在国际私法双语教学中存在多种矛盾。那么,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以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意义建构活动。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目标是以中英文双语方式,传授国际私法学科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国际私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种目标的达成是师生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由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普遍一般,英语思维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而且欠缺前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所以,到大三开设国际私法双语课程时,大部分法律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仍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4]。这样,“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较低”与“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目标较高”这两方面产生明显矛盾。与其他矛盾相比,这一矛盾是主要的,深刻影响着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私法双语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主要矛盾。endprint

然而,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2]。所以,对于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不应同等对待,而应当特别关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就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主要矛盾,即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与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目标较高之间的矛盾而言,“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较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影响、决定着国际私法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开展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设计教学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5]。

四 量变与质变

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的增加或减少,在一定限度内,不会引起质的变化。但是,量的变化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出现飞跃,使旧质消灭,新质产生,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6]。

学生通过国际私法双语课程学习,具备国际私法学科知识和能力、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这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的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所以,国际私法双语教学应当根据国际私法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积累量变,最终达到质变。

国际私法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导论、冲突法基本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和程序法四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涉及国际私法若干基本问题,“冲突法基本理论与制度”部分是国际私法最核心、最具特色的部分。这两部分是国际私法课程的主体内容,但同时也是专业词汇较多、所涉问题和理论较为艰深难懂的部分。这两部分学习难度本就较大,而且又位于国际私法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专业英语又处于最低水平,所以学生的学习会存在明显困难。

基于此,国际私法双语教学中的英語授课比例应该由小到大,英语授课难度应该由易到难。在讲授“导论”和“冲突法基本理论与制度”这两个部分时,应当注意限制英语授课的比例,适当放慢课程进度,确保学生打牢课程学习的基础,并且要密切关注学生对双语授课的接受情况。随着学生对国际私法课程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的逐渐积累、对双语教学方式的逐渐适应,英语授课的比例应逐渐加大,最终比例可以达到50%。这样,从量变到质变,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保证国际私法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又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着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7]。

参考文献

[1]马开剑.大学教学论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王群.国际私法复合式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

[4]孙文雪.地方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0).

[5]潘金林.聚焦生师互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支撑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

[6]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瞿振元.着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国际私法双语教学
论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及其适用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国际私法范围的文献综述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研精钩深 见微知著——从国际私法定义的研究看李双元先生精品教材的贡献*
WADA运动员行踪报告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