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院校辅导员胜任素质要求及提升路径
2017-10-30张鹏程徐缙张晶昕
张鹏程+徐缙+张晶昕
[摘 要] 医学院校承担培养专业医务人员重任,其专业特性、学业要求、培养目标都有别于其他综合性院校。培养合格医务人员,不仅体现在对其专业素质方面,还需要在职业道德、个性特质等多維度进行锻塑,辅导员正是承载对医学院校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任务的关键人群,其胜任素质尤为重要。本文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特点探究其胜任素质,以期促进辅导员队伍科学建设。
[关键词] 医学院校;辅导员;胜任素质;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058-03
我国在1952年提出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次年在清华、北大设立试点工作。此后,国内高校逐步建立了以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领路人”的教育管理体系,习近平在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医学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古人曾云:“医者仁心,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鉴于其职业特点,合格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对其职业操守、品德水准、人际感知等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医学院校辅导员就是承担培养未来合格医务人员的关键,探索并提升其胜任素质将有利于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合格医务人员培养。
一 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特点
1 工作对象构成的多元化与特殊性
众所周知,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对象就是学生,当代大学生多是95后的新生代,其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早已异同于传统的70后和80后,积极倡导独立、自主,渴望“我的地盘我做主”突出自我,大一统的教育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学生的多元化表现与需求愈发明显;同样,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对象构成具有特殊性,因为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学生,而是今后会承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重任的白衣天使,其学生今后职业的特殊性自然会要求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技能教育和思想教育会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同时由于医学院校学生课程任务要求重,虽然医学教育实行学制五年,但大学最后一年会进入实习阶段,故学校教育集中在四年,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个别学生甚至言称压力胜于高中,甚至个别学生产生自闭、厌学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独生子女与单身家庭子女比例渐多,缺乏安全感和团队和合作意识现象较为普遍。
2 岗位内容的复杂性与不可预见性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肩负国家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重任,其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和不可预知。[1]从抓好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到抓好专业知识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教师,又是家长,还承担了“保姆”角色。同时辅导员工作内容充满不可预知,临时突发事件在高校屡出不穷,从群体安全事件,到个体心理危机干预,从学习的偶然失利到生活恋爱的失意,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辅导员,据调查,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辅导员必须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
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岗位内容就更加复杂和充满不可预见了。除了上面的常规复杂工作内容,因为要实现学生在医学学科特点、学业要求和职业胜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辅导员就还需要结合学科、学业、职业特点开展工作,自然工作也充满不可预知,比如:学生第一次上解剖后,近距离解剖尸体,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就非常难受,想转专业和退学,如果不进行及时疏导,将会形成心理阴影,进而影响其学业和发展;同样,许多学生在学习了生理、生化后,更要正确指导学生科学、正确使用药品和仪器,防止个别同学(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违规滥用化学药品,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
3 岗位职责明确的特定性与指向性
我国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与团体,是知识汇聚之所、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我国,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人文素质教育,有力推进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使之成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我国医学院校的专业主要以西方医学体系为基础,西方的一些思潮与文化影响着众多医学生在看待问题的观点与思想,许多学科前沿也需要我们放眼世界,吸收精华,但部分国外机构伴随着知识传播会植入偏颇意识形态,此时如何帮助年轻一代学生正确过滤,去其糟粕就尤为重要,而且基于医学的发展,即使毕业后,许多医生也会经常出国培训、进修、研讨,帮助他们在学校树立真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将会助推其今后更好的成长。
二 医学院校辅导员胜任素质要求
1 良好的岗位卷入
岗位卷入主要强调对岗位的热爱和岗位归宿感的建立,对于医学院校辅导员而言,重点体现在岗位自信水平和团队协作意识。
辅导员的自信心体现于对问题处理的驾驭能力。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繁杂与不可预知,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医学生需要求助辅导员的问题就更多,就更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自信心处理所出现的问题,据调查医学院校辅导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频度特别高,比如新生对新环境和学习方式的适应突出表现为强迫、恐惧、偏执、人际关系异常等,在校生的学业困惑、感情纠结,毕业生的就业迷茫、择业矛盾都需要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而且由于医学生的科目多、课时重,辅导员经常只有利用下班和节假日时间接受咨询和进行指导,压力巨大,所以良好的自信心是是岗位卷入的基础。endprint
团队协作意识主要表现在与同事的配合、与学生的融洽程度。辅导员对于学生、学校、教师、家长而言处于中枢,不仅是国家方针、学校政策的传递者,而且也是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同时还是家长与学生沟通的信使。此外,在医学院校里,辅导员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协作素养,对学生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在医学领域,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手术,没有团体合作,很多事情都难以开展了。故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是医学院校辅导员建立岗位卷入的立本之源。
2 多元化知识结构
基于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岗位职责要求,他们不仅需要熟知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和大学生有关的法律政策规定,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以及沟通技巧,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辅导员工作专项知识与技能,比如班团管理。对于医学院校的辅导员,不仅需要掌握上述必备知识,还需要担负着极其专业的人才培养重任,而现代医学培养的目标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故在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就明确规定了现代医生培养的目标: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患者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既然学生培养目标如此明确,这就要求作为医学生的“导师”—辅导员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否则何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成就威信。
此外,随着大学对于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重视的提升,特别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医学院校由于专业课程过于繁重,专业课程中人文素质课程比较少,故将众多的人文素养培养任务交与辅导员负责。但是目前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参差不齐,各类专业学科都有,且每个辅导员知识结构单一,这对医学生全方位素质培养带来一定局限性。鉴于此,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合乎未来医学要求的专业人才,医学院校辅导员除了要熟悉岗位通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外,还必须认真研究医学院校辅导员岗位特定的知识与要求,培养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了解医学专业特点,了解医学生的学习规律。
3 学生危机干预的预见性和创新工作意识
基于辅导员工作对象年龄、心理特点,学生危机干预的预见性对于辅导员工作特别重要,因为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个性心理发展水平也差异明显,如果心理素质不强,往往特别敏感,可能因为同学关系紧张、恋爱受挫等原因,或者别人无意的一句话,就产生误解、反感、争执,甚至打斗、自残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在毕业季时,学生情绪波动尤为激烈,有些是感情的纠结,有时是未来的彷徨,调查显示:六至九成医学生对未来缺乏信心,想改行的有四至六成。所以时刻关注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进而提前干预至关重要。
由于医学院校多数专业是理科学生,兴趣爱好比综合性大学学生单一,同时基于学业繁重的现状,许多医学生基本上是寝室—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心情的压抑夹杂学业的紧张,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和途径,而且许多医学生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对别的东西不感兴趣,甚至个别医学生还非常反感辅导员的说服教育。此时,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借助新兴载体,搭建时代平台,让医学生能愉快地接受辅导员开展的各种教育,进而拓展自我知识面,全面提升未来职业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走向社会前的大学生活就非常重要。
三 医学院校辅导员胜任素质提升路径
1 以加大医学院校辅导员岗位培训为前提,夯实岗位胜任素养基础
医学院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接受岗位培训,这样才能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传承“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培训效果的基石在于机制的建立,因此首先需要建立适合辅导员特点与特色的培训机制。成立以学校为纲,学工部为领,学院为平台的“三位一体”培训机制,负责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活动的制定,培训的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氛围良好的学习型组织。
其次,医学院校辅导员培训内容不仅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而且还要适应其固有的行业特色要求。一般而言,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仍是辅导员培训的主要常规培训内容。此外,基于其行业发展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特性异同对辅导员胜任要求,还需融入特色的培训方式与内容,因此结合医学院校的特色与要求开展辅导员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将能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胜任素养。
2 以构建动态的考核机制为推手,建立岗位胜任素质核心引导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基于五个方面,建立科学的医学院校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法,指标上应根据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具体岗位职责细化,在方法上将自评与师生评价、平时工作情况与学期工作结果、定性与定量结合,并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对辅导员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这样才能有效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7]同时,通过明确优秀辅导员胜任素质界定,树立职业榜样,科学引導辅导员的整体建设。
3 以完善职业规划为后盾,健全胜任素质提升保障制度
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中共中央到学校党委都高度重视,但在辅导员具体职业规划方面还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辅导员胜任素质的提升。帮助辅导员完善其职业规划,建立辅导员保障机制是确保辅导员整体胜任素质的关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机构设置、胜任资格、人员配备、培训等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要让全校师生明确辅导员的地位,其地位不是从属于专业教师,其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其次,合理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提升职业成就满足感。由于辅导员精力、时间都投入于学生工作,其固有的专业学术研究逐渐淡化,在职称晋升方面不及学科专任教师,同时金字塔的行政机构也不能够及时满足多数辅导员的职位晋升,故科学思考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将是提升其胜任素质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伍长娟.论医学院校辅导员素质培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
[2]蒋美.某医科大学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3]聂述文.医学院辅导员胜任力核心要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4(8).
[4]袁贵仁.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412/t20141201_178981.html
[5]白绽婷,汤先萍.新疆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4).
[6]李海霞.医学院校学习型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
[7]张文敏.浅议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改革路径[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2).
[8]吕素香.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7).
[9]游金辉,张小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促进系部师资队伍建设[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