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对口就业

2017-10-30苏俊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

苏俊平

摘 要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增量与增幅均超往年,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在就业这条路上,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以支持大学生在各类岗位面试的要求,培训求职技巧固然重要,而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展开之前,培养就业观念、个人职业规划等将对其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就业心理指导及具体工作开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就业意识 心理辅导 个性定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就业的总体形势:应届大学生毕业规模大,求职人数众多、社会需求相对疲软、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下降。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学生,如何准确定位,找到适合并满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对高校就业工作的促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就业方式来看到,优秀学生的专业定位与对口就业较好,主要进入行业优质企业;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一些家长包办学生就业,主要为家族企业或企事业单位。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学生需要指导与协助,他们通过网上查询、亲友推荐等方式自主就业,他们也是在是否对口就业徘徊的大多数。向校企合作单位推荐、做好个人作品集与专业化的引导教育将是促进毕业生对口就业的重点工作。

1当前大学生特点及就业指导思路

目前大学生主要为90后、00后,有着这个年龄阶段的普遍特点,以我系动画专业的学生为例,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特立独行,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喜欢通过特别的服装和言语去表现自己,以此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第二,学生的思维敏锐活跃,思想天马行空,富有创新精神。

第三,学生的情感丰富,向往自由,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影响,喜欢成为群体的意见领袖也同时容易被他人感染。

第四,学生对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缺乏判断,择业目标不明确,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心理承受力不高。

因此对于学生的就业促进工作要围绕“引导、深入、完善自我、挖掘自我、量身订制”等方面进行。

在“以人为本”的学院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服务”是图形艺术系各部门的工作方针。根据学生特色,制定了适合我系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案。教学中以原创作品创作促进专业学习,以实习促进就业,在就业指导方面将行业与专业认知、个人作品包装、求职技巧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人定位与专业情况,促进对口就业。

2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某些游戏、动画公司在选择员工时,更倾向男性,对女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除了大部分工作涉及加班,还有生理、婚姻、生育保险等因素。各公司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使竞争更激烈;以岗位需求招聘人员时,也倾向于全能型人才选择。此外,进入公司后,依然伴随着各种考核制度,优胜劣汰。

毕业生的状态也是多样的,普遍存在著不自信、易受挫。首先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这来自于对行业需求与专业学习认知方面的不足,其次对就业的准备不够,包括心理方面的准备。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需要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就业工作的引导与实践

3.1创新就业指导课,树立就业意识

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完善自身素质,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掌握求职择业技巧,主动适应社会。就业意识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就能培养出来的,就业意识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从大二、大三开始由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开展就业指导课。课程改变传统模式,从单一的教师讲授到学生上台分享,从纯理论到外出实践,直接到公司走访考察或参加公司选拔活动,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简历、个人作品集的准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开展就业心理课程,减轻心理压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就业心理的完善和职业发展。面对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就业机制,学生心理或多或少会受到冲击,许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自卑、自负、依赖等心理问题。此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我、适度地发泄和控制情绪、提高受挫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课程以实操为主,通过名言、警句、真实案例入手,深入分析,创造适当的环境氛围,增加学生心理承受力。

其次需要充分了解自我、把握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在求职过程中难免受到一些打击,需要静下心来分析、解剖自我,或通过他人了解自我。专业、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是否定位准确,还是面试表现的不足?对不良情绪可通过借物宣泄、大哭、写日记、倾诉、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中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障碍,创设挫折情境,引导学生适应挫折,提高受挫力。在提高目标、情绪转移等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反思挫折的前因后果,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畏挫折,完善自我。

3.3进行个性化辅导,量身订制方案

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背景、性格、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爱好等与自身所选择的专业、社会需求和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上心理咨询、测试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制定属于个人的就业规划,培养学生潜力和创新精神,敢于发现探索新事物,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确定适合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工作岗位,掌握择业技巧,从而顺利就业。

4广开信息渠道,定位发布就业信息

调动各方力量全方位收集就业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学生。在“以实习促进就业”的方式引导下,对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要求手续完备,对实习单位的资质进行调查,并回访学生实习状态,促进其就业。向合作单位推荐适合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对于收集到的公司招聘信息,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如成立时间、发展方向、主要业务、公司骨干、岗位职责等,整理后由就业办审核,再通过多种渠道发送学生,最好有针对性地发给适合的学生,以增加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成功率。如传统信息渠道推送:系公告栏、系网站、QQ群、邮件等;新平台打造更高效、更快捷地服务,如: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

5多样化工作开展,促进对口就业

以分批带学生走访企业,实时了解公司现状、重点项目等方法,促进学生行业认知。邀请知名企业到校召开宣讲会,与学生直接互动交流。在学生中找“榜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传播信息。创业成功的学长回校进行交流,吸收学生实习与就业。

跟踪调查就业数据,促进就业。对于已就业学生,做好后续工作,与就业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状况,获取新的就业信息和就业经验。将就业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上榜,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实例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

6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趋复杂的就业形势,对高校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但就业工作不是孤立的,就业情况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检验,应用型专业首先在发展定位上要与行业接轨,并有一定前瞻性;其次是在培养过程建立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与职业规划的发展;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需长期坚持并不断优化,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是建立在对人的了解,由此展开针对性指导。无论是促进对口就业,还是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需要因人而异,适于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用心作好对学生的服务,从技术上准备,从心理上辅导,不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口就业,探索出有效的指导方法对学生培养和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米玛玉珍.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与我国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管理观察,2009(28):156-156.

[2] 陈璐.微情绪心理学全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 齐勇.“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教育中的挫折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11):46-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聋生就业前心理辅导和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