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形象分析

2017-10-30陈芳

魅力中国 2017年42期
关键词:隐者智者

陈芳

摘要: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巨匠,因其躬耕田园隐居的生活方式和对仕途进退选择的智慧,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文人学者推崇、模仿和评议的对象。苏轼一生仕宦却推崇陶渊明,在苏轼的诗歌中,陶渊明是躬耕田园的隐者,是果敢睿智的智者,更是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双重典范。

关键词:苏轼诗歌;陶渊明形象;隐者;智者;双重典范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大家,他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平淡自然的诗风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以隐士著称,诗人地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唐代,陶渊明受到了文人较为普遍的关注,其平淡的诗风、高蹈的隐逸品格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至宋代,陶渊明平淡而又韵味醇厚的诗风,豪放凛然的精神被进一步发掘出来,其在文学史上典范地位得以完全确立。其中,苏轼将他奉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典范。

一、躬耕田园的隐者

自古以来“仕”与“隐”就是中国封建士大夫们必须面对的人生抉择,它体现着一个士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和安身立命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宦海生涯阶段,内心就有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大济苍生的宏大志愿,另一方面是性本爱丘山的自我天性,最终是他的天性战胜了大济苍生的志愿,走向了归隐之途。苏轼对于这样的陶渊明是欣赏和推崇的。

苏轼入仕途之初,他对陶渊明的欣赏仅限于人生态度的欣赏,只是在仕途失意时偶尔用来聊表慰藉,“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游金山寺》),这种对做官的厌倦,对归隐江湖的向往,只是一种偏似陶渊明的状态,而实际上,早年的苏轼则是积极仕进的。“乌台诗案”被贬之后,苏轼的内心充满着矛盾,一边是政治理想,一边是政治逆境的打击和困惑,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陶渊明怡然自得,超脱尘世的隐士生活充满肯定,如其在贬谪黄州时期,他将故人马正卿为其请的黄州废弃的营地数十亩耕田,取名为“东坡”,且著有《东坡八首》咏其事。并且,在此期间,苏轼认真地研读陶渊明的作品,他將陶渊明视为知己、老师,可见,他对陶渊明的景仰与认可。在其人生遭遇最后一次重大挫折时,他采取对陶渊明诗歌一一追和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陶渊明的深刻认同,“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

二、睿智果敢的智者

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进”与“退”的选择,体现着一个文人的智慧。陶渊明能在污浊混乱的社会背景下,始终坚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当时的统治,能够自觉地认知自我,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心境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并果断睿智地在“进”与“退”之间选择了退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这在苏轼看来,陶渊明真是一位果敢睿智令人尊敬仰慕的智者。

首先,苏轼认为陶渊明能够理性地看待当时的社会现状,并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官员之间的相互倾扎有较冷静清醒的认知,作出归隐的决断是明智的,对此他是持崇拜态度的,苏轼在《和陶咏三良》中写到:“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由此可见,苏轼对宋朝当时的朝廷局势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但还是不够理性,所以他感叹自己不如陶渊明,总是事事缠绵。这点苏轼在晚年贬谪儋州、惠州时期体会的更加深刻,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肯定陶渊明的退隐态度,希望自己能够携手陶渊明归去来兮。其次,苏轼认为陶渊明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自觉认知上,能了解自己的品性来决定自己的生存状态,苏轼对此是大家赞赏并推崇的,“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将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前生,效仿他不为世俗折腰的品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

三、文学与艺术的双重典范

(一)平淡:艺术的极峰

苏轼最喜欢陶渊明的诗歌,曾评论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写的不多,但陶渊明的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外表看起来质朴,但其实是华丽的,外表看起来内容清瘦,实质是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喜爱主要表现在陶渊明诗歌的“淡”与“适”上,袁宏道曾说过,一部作品,如果过分地强调理和学,那么他就不能体现出淡的本色。陶诗就是如此,淡之至,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之感,完全的真情流露。苏轼晚年对陶渊明的这种“淡”和“适”领悟得很彻底,如《和归园田居六首》其六中“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破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令少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斜传追渊明,东皋有王绩。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由此看来,苏轼很喜欢陶渊明那种平淡自然的诗风,何况苏轼本人的脾性也是生性放达、拥有纯挚的稚子之心、洒脱毫不矫揉造作的,这也符合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所以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只有陶渊明才是苏轼顶礼膜拜的对象。

(二)不俗:人格的标杆

陶渊明的诗歌和处事人格是中国士大夫的一个标杆,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后,或对官场生活生出厌恶感时,大多都会想到归隐了的陶渊明,希望能在他的身上找到生存的价值,并借此来聊慰自己在仕途官场上和生活上受伤的心灵。像唐代以潇洒自在著称的李白,对于陶渊明也是称赞的,希望在陶渊明的身上寻求到一种平静安谧的境界。而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是随着其仕途的变换而逐渐加深的,在苏轼被贬的道路上苏轼创作了许多与渊明有关或赞扬或羡慕的诗,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其黄州、惠州、儋州时期创作数量可观的和陶诗,苏轼的这些和陶诗,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赞扬,如“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做三士图”。(《和陶读<山海经>》)但我们都知道,苏轼最终没有如陶渊明那样归隐,所以他曾因自己的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感到羞愧,为自己仍在世俗中滞留没有归去而难过。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在苏轼人生遭遇挫折和困惑的迷茫时期,为苏轼指明了方向,陶渊明那回归自然与自我洒脱的归隐生活,使苏轼看到了归隐的乐趣与价值,而陶渊明的理性和自觉的智慧也启发了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深切思考。

参考文献:

[1]刘乃昌著《苏轼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1981年版。

[2]杨胜宽《从崇陶到慕陶:论苏轼人生与艺术的演进》,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文迪义《苏轼和陶诗浅论》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27卷第4期。

[4]张宝宁《袁行霈的陶渊明形象研究》,唐都学刊,2010年1月第26卷第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者智者
这个诗人有点佛系
智者说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两个“隐者”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催眠语
智者老子
成功之路
酷图爆语(3)
我与唐诗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