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刀郎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与麦西热甫

2017-10-29王成文

新疆艺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刀郎木卡姆首领

□ 王成文

刀郎木卡姆的舞蹈主要表现在麦西热甫中,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木卡迪玛、奇克提玛、赛乃姆、赛里卡和斯热里玛。舞蹈的特点是即兴性。在舞蹈的组成部分中,也不难看到一些西域古代舞蹈的遗风以及它们融汇演变的痕迹。且克脱曼部分的舞蹈带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活动的色彩,赛乃姆、赛勒凯部分的舞蹈与维吾尔族赛乃姆民间舞蹈则有许多相似之处。它经过历代的广采博取,融汇了许多古代西域的舞蹈特点。

刀郎木卡姆中的舞蹈

刀郎麦西热甫中模仿动物的舞蹈

刀郎木卡姆的舞蹈主要表现在麦西热甫中。从刀郎麦西热甫中的舞蹈的形式和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操练式舞蹈——刀郎舞和模拟式舞蹈——动物舞两类。刀郎麦西热甫中的刀郎舞是在刀郎木卡姆的伴奏下跳的全民参与性舞蹈,也可以说是群众舞。往往一个乡村的人甚或几个乡村的人合在一处同舞,全体人员在一个时间内都同守一种规则。它又是狩猎劳动的最好的预备,因为操练式的跳舞很像军事训练。刀郎舞的整个过程对维吾尔人狩猎劳动的模仿,几乎人人都是舞蹈家,人人又都是观看者,有严格的秩序,要求舞蹈者必须遵守每个阶段的舞蹈节奏,保持动作的一致。

在模拟舞中,舞者模仿动物的形态和人的生活(劳动、战争、情爱等),并以此激起观众的快感,因此,似应被视为一种表演艺术。刀郎麦西热甫中的模拟舞大都是“动物舞”。刀郎麦西热甫中的模仿动物舞——在刀郎麦西热甫进行过程中,只有一人模仿某种动物的形状与动作的一种舞蹈。刀郎麦西热甫中常见的模仿动物舞蹈有:

一、马舞

将一根木头用皮大衣裹成马的形状,好像骑在马上奔走的一个人上场表演。骑马者一手拉着缰绳,一手则按照乐曲节奏舞蹈,马以新驯服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不时地蹦跳起来,欲将骑马人摔下来。无论马怎么蹦跳,骑马人均稳骑不动,马逐步老实,不再乱蹦。

二、鸭子舞

是由一男子表演模仿鸭子形状与动作的独舞,表演者翻穿皮大衣,将手握镰刀的一只手从羊皮大衣袖筒中伸出,形成鸭脖状。从皮大衣袖筒中刁出一块红布,比拟为鸭子的扁嘴。然后按照音乐节奏走跪步,时而用长扁嘴挠痒痒,时而扑扇着翅膀,从观众前面走过,并配合手鼓的节奏欢乐地跳动。

三、骆驼舞

一般由四人表演,两人扮演骆驼,一人骑在驼背上,一人牵着骆驼。“骆驼”按照舞乐节奏行走。在舞蹈过程中,表演骆驼向高处伸脖、朝地下寻望;向四周张望,同时通过骆驼的形象动作,反映它逐渐被人们驯服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情况。

四、老汉骑毛驴舞

老汉骑毛驴舞中,一位诙谐幽默的老人把用布料制作的毛驴从其背上开着的空洞固定地套在腰部。毛驴的腹部、四腿、背部都连在一起用一整块布料制作,背部和四腿都开着洞,未被缝上。从毛驴背上的空洞穿上它的人的腰部以下的部分被毛驴腹部和四条腿挡住,观众只能看见他腰部以上的部分。所以,表演者看起来好像骑在毛驴上行走。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猫舞、老虎舞、山羊舞、狼舞等等。刀郎麦西热甫中的处罚中还有让被处罚者模仿各种动物叫声的一种惩罚。如把一件破羊皮大衣翻穿在身上,后面插上一条假尾巴模仿狗叫声;脱光上衣模仿牛的叫声等。现在的模拟舞虽然保留了和从前麦西热甫中一样的表演目的和传统,但是各种模拟动物的制作及舞蹈的表演过程和形式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前,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表演时只能依靠有限的材料和道具。现在,为表演鸭子舞、骆驼舞、老汉骑毛驴舞,人们特地用布料和木制、铁制架子制作出鸭子、骆驼、毛驴的模型。鸭子、骆驼的模型制作成空心,表演者穿上用布料制作的鸭子模型扮演鸭子。当麦西热甫临近结束时,扮演鸭子的、骑着“骆驼”和“毛驴”的人们绕着场地转。此过程中,“鸭子”仔细打量观众的神色,发现有人坐相不雅,便用长嘴啄逗坐相不雅的人的胯腋,以模仿坐相难看的人的怪动作来达到讽刺的效果;有时啄一下穿戴不整洁、行为不规的人的某一部位;有时啄逗一下愁眉苦脸、打瞌睡的人,把大家逗乐。骆驼、毛驴则模仿咬人的有趣动作追赶人们,使麦西热甫更加活跃、更加热闹。这些模拟舞在场地变得狭小、拥挤时也能起到扩大麦西热甫场地范围的作用。

刀郎舞的结构

举办麦西热甫时,参加麦西热甫的群众往往都坐成一圈。乐师们坐在一隅。依格提别西宣布开始麦西热甫后,一名木卡姆其(演唱刀郎木卡姆的领唱人)就开始边摇晃手中所执的达卜(刀郎木卡姆手鼓)边唱起刀郎木卡姆中的“木卡迪玛”(“散板序唱”)部分,歌声就是麦西热甫开始的信号。

一、木卡迪玛

担任领唱的人都以填唱“崴阿拉(啊真主)、崴阿拉、崴阿拉、崴阿拉”这一衬词的呼唤性曲调开始,然后接着唱正词。一段散板序唱之后,鼓声响起,乐曲进入“奇克提玛”部分,围坐的群众们纷纷上场翩翩起舞。刀郎舞按“奇克提玛”、“赛乃姆”、“赛里卡”、“斯热里玛”等四个阶段而进行。

二、奇克提玛

音乐节奏沉稳有力。随着清晰的鼓点和浑厚粗犷的歌声,舞蹈者陆续进场并成双结对地跳起刀郎舞。舞蹈开始之前两个人面对着面站在一起,把右手放在胸前各自向对方施礼,之后开始跳舞。首先,右手摆在胸前,左手摆在背后,随同手鼓的节奏,按顺时针方向右腿岔开45°向后转180°并展开双手,然后,将左手摆在胸前,右手摆在背后,按逆时针方向左腿岔开45°向后转180°并展开双手。每个人向左、向右转移的动作将形成半圆,若将各半圆并在一起就会形成360°的圆圈。

三、赛乃姆

这部分节奏平稳潇洒。舞蹈动作优美,手脚动作变化较丰富,舞者先是将右手摆在胸前,踏着有节奏的小步往前移动,两个人移动的步伐将形成一个圆圈。转两三圈后,女的高举起双手,男的一手摆在胸前,另一只手摆在背后双双左右转体,双手左右推拔,随后擦肩对背快速转身,紧接退步。舞者退步的步伐也将形成一个圆圈。这部阶段的舞蹈就按照这个程序继续下去。

四、赛里卡

这部分节奏欢快跳跃,舞蹈者情绪渐趋热烈,上场舞者伴随着音乐,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大圆圈的基础上向前运行。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将右手摆在胸前,左手放下来跟着乐曲和脚步的节奏轻轻地向前向后自由摆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将左手摆在胸前,右手放下来跟着乐曲和脚步的节奏轻轻地向前向后自由摆动。

五、斯热里玛(Sirilma)

这部分音乐节奏更快更跳跃,舞蹈者保持大圈队形,随着音乐各自不停地踏步旋转,以自身方向先往右转几圈,再往左转几圈,反复多次。节奏愈来愈快,舞蹈也更趋激烈,大家的情绪和麦西热甫的气氛推向高潮。

刀郎木卡姆的塞里卡

刀郎麦西热甫中的刀郎舞通过各种舞蹈动作来展示刀郎维吾尔人内心世界,即思想、追求、愿望、祈求、对生活的态度等等。从上述刀郎舞的结构可以看出,舞蹈中,从开始到结束,脚的动作都以形成圆圈为主,手的动作高举、展开或者放胸前。从刀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来看,它反映刀郎维吾尔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艰难困苦不屈服等的精神世界。舞蹈给人以美的教育,可以使人纯洁、高尚。所以舞蹈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麦西热甫这种场合,《刀郎木卡姆》在刀郎人的其他生活时空中也时有出现:刀郎人去戈壁、荒漠、沼泽、沙漠上放牧、打柴时,在离家外出的漫长旅途中,都爱拉开嗓子,用歌声为自己作伴以驱散孤独寂寞之苦,用歌声来缩短旅程减轻劳累。各部《刀郎木卡姆》,尤其是《区尔巴亚宛木卡姆》“木凯迪曼”部份的曲调是刀郎人在这些时候最喜爱高唱的。悠长的曲调在广袤的大漠上反复回荡,所填唱的歌词多为哀叹人生的艰难、倾诉心中的怨苦、表达美好的希冀。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歌声使人和自然融成了一体,音乐的功能得到了最全面最完美的体现。在田野从事除草等农业劳动的刀郎人也爱用《巴希巴亚宛木卡姆》等《刀郎木卡姆》的曲调来驱赶疲劳。同样,此时唱的只是各部《刀郎木卡姆》“木凯迪曼”部份的曲调。在乐曲作多次反复时,可以任意填唱符合格律要求的民间歌谣。

刀郎麦西热甫中的两位老人

刀郎人在上述场合唱木卡姆,主要用来自娱。在麦西热甫上,“达班迪”、“乃额曼其”和参与舞蹈、游戏、表演的人乃至“受惩罚者”,都兼任着“表演者”、“观众”这两重角色。他们的歌唱、舞蹈、表演既娱人又自娱,所以人人都会全身心地投入。无论在哪种场合,《刀郎木卡姆》的表演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即兴性”。

各部《刀郎木卡姆》中的各段落可长可短,作不同的反复。“色勒利玛”部分还可以有不同的乐曲组合:音乐的旋律在相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乐手演唱时的嗓音情况和情感变化作不同的行腔。乐手们围绕旋律作音型化了的多声性伴奏时,更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甚至上一次和下一次都不一样。这些都属于音乐方面的即兴性。

歌手们演唱《刀郎木卡姆》时,都采用“以曲度词”的方法。只要符合曲调的格律,首席“达班迪”脑中闪现出哪一段歌词就将其填入曲调中演唱,其他人再随即跟上。本次田野调查之初,我们曾企图让阿瓦提县的民间乐师们填唱经过整理、规范的歌词,乐师们明确表示不可能,甚至差一点和我们闹僵。后来,在巴楚县、麦盖提县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我们才认识到这是存在于表演《刀郎木卡姆》过程中的一条规律,民间乐师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已经形成习惯,不可能得到更改。这属于文学方面的即兴创作。

当麦西热甫中手鼓一敲响,人们就不由自主地起舞。一般在一场麦西热甫中,几十个人可以同时跳舞。舞蹈是麦西热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之一,妇女们也和男人一样参加,充分享有和男人一起跳舞的机会。妇女跳舞不但不会受到公众或丈夫的阻止,反而受到他们的尊敬。所以技艺较高的女舞蹈者常应小伙子首领的特别邀请参加麦西热甫。在标准的刀郎舞中,要求一对男女面对面地跳舞。

在《刀郎木卡姆》的音乐声中人圈舞蹈者主要出于自娱,他(她)们的舞步紧扣音乐的节拍、节奏,众人的动作却因人而异,基本上看不出什么规范。这是舞蹈方面的即兴性。在舞蹈的组成部分中,也不难看到一些西域古代舞蹈的遗风,以及它们融汇演变的痕迹。且克脱曼部分的舞蹈带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活动的色彩,赛乃姆、赛勒凯部分的舞蹈与维吾尔族赛乃姆民间舞蹈有许多相似之处。它经过历代的广采博取,融汇了许多古代西域的著名舞蹈。色勒利玛部分的舞蹈以各种旋转为基本特点,存在有明显的唐代伊兰风味的胡旋舞的遗风。

刀郎麦西热甫

刀郎麦西热甫主要内容

刀郎木卡姆经常在麦西热甫活动中表演。刀郎麦西热甫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依格提毕西”

“依格提毕西”是麦西热甫活动中的主持者和领导者。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小伙子首领在某一庆典或集会中由中青年人选出。被选人应该是在当地有威望声誉,熟悉麦西热甫规则、刀郎木卡姆曲调、舞蹈、麦西热甫游戏,能和群众和睦相处,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当地男女老少一致拥护的人。选举小伙子首领时,还需考量身材、长相、性格等。

依格提毕西要引导和管理当地举行的麦西热甫,和公众共同协商解决麦西热甫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独立做出决定。监督违反麦西热甫秩序和纪律的行为,并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公正处理,在麦西热甫“惩罚”游戏中居于主管地位。在大规模的麦西热甫活动中,若一个地方要邀请另一个地方的人参加麦西热甫活动,首先应征得当地小伙子首领的同意。一般小伙子首领选出后,不会出现任意调换的情况。“小伙子首领”虽然在称呼上被视为年轻人的代表,但实际上所有的麦西热甫参加者都得服从他,只要众人同意,某人也可终生当小伙子首领。

依格提毕西马木提·谢依和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的刀郎木卡姆艺人,著名的刀郎舞蹈家马木提·谢赫15岁时被选为央塔克乡的小伙子首领。在70年的麦西热甫生涯中,他不仅成为了央塔克终身的小伙子首领,而且以自己在刀郎麦西热甫中弹奏出的美妙曲调,跳出的刀郎民间舞蹈,以及所具备的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全县的麦西热甫活动中屡任小伙子首领。

马木提·谢依和于1902年10月出生在麦盖提县央塔克乡,从小认真刻苦学习他父亲的演唱、跳舞、骑马、摔跤等技艺,成为组织麦西热甫的行家里手。13岁时,他随艾合买提卡龙、哈斯木毛拉等人,学习演唱刀郎木卡姆。15岁时,随伊明·哈吉学习刀郎民间舞蹈。由于马木提·谢依和向伊明·哈吉和当时生活在央塔克乡的著名刀郎民间舞蹈家学习刀郎舞,最终成为和师傅们一样有才能的舞蹈家。特别是跳刀郎民间舞蹈“双踢舞”时,他像师傅伊明·哈吉一样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受到麦盖提县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二、麦西热甫伯克

麦西热甫伯克又称为“喀孜伯克”,是麦西热甫管理者中的最高统帅。他的职责主要是决定麦西热甫的开始和结束,小伙子首领未能判决的事情,由他来判决。麦西热甫伯克也由公众选举。麦西热甫准备就绪以后,小伙子首领就向麦西热甫伯克请示麦西热甫是否开始。麦西热甫伯克允许以后,麦西热甫就隆重开始。麦西热甫开始以后,小伙子首领行使自己的权利。在麦西热甫过程中,“惩罚”游戏和“诉状”游戏开始时,诉状由麦西热甫伯克(喀孜伯克)进行审理。对违反刀郎麦西热甫规则的人进行“惩罚”时,小伙子首领要根据麦西热甫规则和秩序来判处。麦西热甫伯克同意后,由米尔夏甫(道格伯克)执行。

三、米尔夏甫

在刀郎麦西热甫中,受小伙子首领的委托主持麦西热甫游戏节目的人被称为“米尔夏甫伯克”。必要时也担任“胡代依奇伯克”、“道格伯克”的职务。米尔夏甫的职责是及时向小伙子首领报告麦西热甫的气氛,以及所发现的新鲜事物和新节目。小伙子首领批准后,他向公众宣告,以滑稽动作和诙谐话语逗群众发笑,活跃麦西热甫的气氛。

在麦西热甫活动中,若某人被告违反麦西热甫纪律并要求“惩罚”时,米尔夏甫在得到小伙子首领的准许以后,将原告带到麦西热甫伯克面前。原告提出“诉讼”之后,按照麦西热甫伯克的命令,将“被告”带到麦西热甫伯克面前让其跪下。“被告”的人若不承认自己的过错,则受到重罚。承认“罪过”后,麦西热甫伯克会问是“过失”,还是“道歉”。若选择“过失”,麦西热甫公众便商量确定“惩罚”方式,由麦西热甫伯克公布这一“判决”,并命令米尔夏甫执行。米尔夏甫叫来执行“惩罚”的一两个“刽子手”,在麦西热甫场地开始做“惩罚”游戏;如果选择“道歉”,按麦西热甫伯克的“判决”,让被“惩罚”者下一次举办道歉麦西热甫。

四、米尔瓦孜

刀郎木卡姆中的麦西热甫

还有一个叫米尔瓦孜的职位。米尔瓦孜往一个木碗或金属碗里放入几枚硬币,用手绢蒙住口系紧。公众在跳舞的人头上绕钱(一种捐钱动作)时,他就接过来,把手里的木碗摇得哗哗直响,并高声喊叫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他根据聚会的气氛,灵机地编出歌谣,走过全场以后,把钱放在乐师们的面前。若大家捐钱慢的话,他便点几个没捐钱的男女的名字,同时喊:某某捐了多少钱……某人捐了多少钱。这样一来,捐钱的人越来越多,气氛也活跃起来。捐钱时,跳舞的人受鼓励,乐师们也干劲倍增,麦西热甫更加热烈。有些米尔瓦孜能调节麦西热甫的气氛,编出许多民歌。

麦西热甫结束以后,米尔瓦孜把所捐的钱公正地分给乐师们,作为“报酬”。随着岁月流逝,米尔瓦孜渐渐从麦西热甫聚会场所淡出。现麦西热甫活动的参加者直接把钱放到木卡姆乐师们的前面,小伙子首领再把这些钱作为报酬分给木卡姆乐师们。

五、木卡姆演唱者和乐师

在刀郎麦西热甫活动中,乐师使用的是刀郎热瓦普、刀郎艾捷克、卡龙、刀郎手鼓等乐器,歌手演唱刀郎木卡姆,他们是麦西热甫活动的重要成员。在刀郎麦西热甫中一定要有刀郎手鼓。

六戏谑者

戏谑者在刀郎麦西热甫活动中居于一定的地位。这些人在刀郎麦西热甫活动中模仿戏剧,表演喜剧形式的游戏。在麦西热甫的惩戒游戏里,扮演“摄影师”、“烤包子师傅”、“榨油人”等角色,以令人发笑的表演执行惩罚,使“犯罪”者“忏悔”。此外,戏谑者还模仿各种动物,用嘴吹乐曲、扮演各种野兽。没有戏谑者的麦西热甫是非常乏味的。

七、民间歌手

刀郎麦西热甫堪称民间口头文学的宝库。在刀郎麦西热甫活动中,根据麦西热甫的气氛,会产生新的双行诗和民歌。民间歌手在刀郎麦西热甫活动中被认为是重要的人物。麦西热甫开始之前,小伙子首领就会通知当地的民间歌手、民歌创作者和收集者。他们了解这次麦西热甫的主要情况以后,就会准备民歌、双行诗。麦西热甫参加者非常喜爱这些双行诗和民歌。在有些民歌中,对当地出现的不良行为,如道德败坏、腐败、贪污、忘恩负义等让群众愤怒、败坏社会风气的行径,以辛辣的讽刺语言,深恶痛绝地进行谴责,动员人们做有礼貌、有道德的人,服从纪律,推进社会稳定,加强团结。大部分双行诗、民歌中则用来描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猜你喜欢

刀郎木卡姆首领
雁首领的信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A house in the sky
刀郎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刀郎:这些年的神秘帮了我
刀郎:这些年“神秘”帮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