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则徐谪戍伊犁时期的书法艺术创作

2017-10-29李文亮

新疆艺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者伊犁林则徐

□ 李文亮

林则徐塑像

林则徐(1785-1850),清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福建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7岁成进士,一生为宦三十年,历官十四省,历任御史、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加太子太保,谥号文忠。平生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还有一些公文牍稿、书札日记、诗文遗篇等,新中国成立后辑为《林则徐集》出版。他还是一位造诣深厚的书法家,由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出版的《林则徐翰墨》,收集了林则徐书写的楹联、书信、手稿、屏条、扇面等300多件作品。

作为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以其抵御外侮、奋然禁烟的民族壮举深受世人敬仰。1840年10月3日,林则徐在清政府的软弱和内讧阻力中,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被革职,不到两年的禁烟运动遂成败局。1841年6月28日,道光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下旨“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7月13日,林则徐接旨,次日离开镇海军营,踏上戍途,开始三年流放新疆的生活。

在流放期间,他勤政恳治,行程两万余里,凡勘定田亩、编绘地图、兴办水利、著文写诗等,已为后世《林则徐在新疆:南疆勘地》、《林则徐在新疆:诗词选注》、《林则徐在伊犁》等著述整理或追述。谪戍伊犁是他政治生活的转折,也是他文化交往活动的新篇,其间,他本人擅长的诗歌、书法,在当时伊犁的文人、守将、民众间,成为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以及中原和边地个体情感、精神联系的载体,并且无疑也是伊犁传统文化积淀的促动因子。反过来说,从贬谪征途伊始,再到立身边地,林则徐的政治活动模式不断转换,但总体上变得相对松散,文化活动则在这种流放的过程中显得活跃,形式和功能较之此前有所转换,也有利于他文化艺术创作契机的出现。在后人眼中,林则徐的政治作为掩盖了他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但对当时的伊犁来说,林则徐却是书法家和诗书文人的化身代表。谪戍伊犁,从仕途上讲是林公最灰暗,最苦闷的时候,在身份上他是一个被流放的犯人,但是从官员到一般百姓却对其人品敬重至极,对其书法作品更是珍爱有加。在一个相对闲适、无争的环境中,书法不仅成为了其苦闷、思亲、爱国、忧民等情思的寄托,也成为了其在边地与友人交往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大量的书法实践、特殊的心理感受、特定的人文环境成就了林公的书法创作,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水准,可以说,谪戍伊犁成就了林公的书法艺术。本文拟以林则徐流放伊犁期间的书法活动和作品为中心,进行简要述论。

一、戍途艰辛而备受欢迎

自从林则徐开始西行戍途,离朝堂越来越远,朝中那种阴冷之气渐趋淡弱,而民间和中层官吏对他的热情却日渐高涨。这是林公乃至当下的我们都始料不及的。“林则徐自中原出发后,一路西行,接受着为英雄壮行的洗礼。无论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着迎送,好一睹他的风采,都争着尽力为他做一点事,以减轻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①。1842年8月11日,林公离开西安,“自将军、院、司、道、府以及州、县、营员送于郊外者三十余人”。抵兰州时,“自制军以下皆迎于外城之蓝山书院,在城之大小文职官员无不来迎者,武员则于十里外排队”。过甘肃古浪时,县知事到离县31公里外的驿站恭迎。值得一提的是,距安定县六十里,“署县令琦龄(静庵胞弟),遣丁具膳”,琦龄为琦善之胞弟。进入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率文武官员到行馆拜见林则徐,又送坐骑一匹。到乌鲁木齐,地方官员不但热情接待,还专门为他雇了大车五辆、太平车一辆、轿车两辆。抵伊犁惠远城前四天,“伊犁将军布彦泰、参赞庆昌具遣戈什哈来迎”,“闻此举前所未有也”。

1842年12月10日,经过四个月零三天(即122天)的长途跋涉,林则徐终于抵达伊犁,伊犁将军布彦泰立即到寓所拜访。人们对他的礼遇,不像是对待朝廷流放的罪臣,却像是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

1845年1月24日,林则徐离开伊犁,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在历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辛劳不言而喻,仅就其勘地数量和行程长度,即可明证。林则徐在南疆勘地亩数,据《清史稿·布彦泰传》和《清史稿·全庆传》记“六十余万亩”,其行程为“林则徐在新疆,所历台站126座,里程10330里,加上往返及勘地,行程2万余里”②。

二、求书者坌集苦无以应

林则徐生性聪颖,4岁时便由其父林宾日在隔壁罗家教馆“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三字经》、《论语》等发蒙书籍,不仅少显才华,而且较早地开始了临池学书。林则徐27岁中进士并选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时书法就名重一时,金安清的《林文忠公传》称,林则徐的书法“出入欧、董,尤长小楷,为世所重。”同年程恩泽称“君昔解褐衣,书名倾一时,书自柳、颜人,自将堂堂旗”。

谪戍伊犁途中,不仅路途艰险,而且“日来纸帧便面堆积几案,腕下尚未能稍稍清厘,日内容当为之也。”(道光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滞居西安时致刘建韶函中林则徐语),即可见其写件之多,几乎每天都手不离笔,有时甚至求书者坌集,夜不能寐。下以《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的记述来一一展现。

1842年8月6日因“雨势连绵,咸阳河涨,未得成行。对客十余起,书扇数柄”。8月17日在邠州“求书者坌集,勉应之”。8月18日在长武“求书者又坌集,应之,至夜始罢”。滞留泾州一日“书楹联二十对,扇五柄”。9月3日抵兰州,第二日“复往晤富海帆”,署中后园“小碑林,镌怀素、米、董诸帖于壁”,“皆那文毅公所留物也”。在兰州第四日“富海帆制军邀午饭,赴之,阅赵松雪所书松江宝云寺碑真迹”。或因赏书时快,至晚方归。在兰州第六日“书联、扇”。在兰州第七日“自辰至酉手不停挥,而笔墨仍未能了”。在兰州第八日“复补书各处纸幅,终夕未寝”。9月20日在凉州“午后作字”。9月22日、23日、25日均“作字”。10月2日甘州府城,“午后作字”。10月10日在肃州“为镇、道、州、牧书楹帖”。10月13日,至玉门县途中,特别留心“有古石碣,字迹剥落,今未得见”。10月27日在哈密“求书者坌集,竟日作字”。在哈密第二日“复德润之、古渔、仲鸿、鉴泉及那理堂、万静亭各书毕,遂行”。11月17日在乌鲁木齐“是日为人作字,夜分始罢”。在乌鲁木齐第二日“复为人作字”。11月23日在玛纳斯“为人书条幅、对子”。12月2日在精河“乞赏者纷纷,勉应之”。

林则徐于1842年12月10日抵达伊犁。在途中“求书者坌集”,据笔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敬重其人品,如前所述各级官吏和普通百姓争着迎送,是为了一睹他的风采,争着尽力为他做一点事,以减轻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二是敬重其书品,竞相求字。为了求得林公的墨宝而各显神通,如在兰州先是参观富海帆后园小碑林,而后又阅赵雪松真迹,以此能将林公多挽留几日。在哈密,“御者请稍息以养马力”为辞,林公“从之”,“求书者坌集,竟日作字”。至精河途中,林公与其两儿先行,“行李车未能随到,在沙泉庄住一夕”。次日“未刻大车始到”,已是下午,“随在此住一日未行”,“乞赏者纷纷”。日记中多次提到因“求书者坌集”而“勉应之”。据笔者理解,这里的“勉”有数意:其一,是本意,因时间体力精力所限,勉为其难;其二,因其坚守法度,珍视书法作品的质量,而又不得不写,不得不给,而心生难为之情;其三,因“乞赏者纷纷”,而生勉励之情,故而书之。特别一提的是,不知是酷爱书法至极,还是因“竟日作字”之故,11月2日行至黑山子“天已变阴”,形容阴云密布之景,用“浓云如墨”来形容,此时此地如此用词,更使我们慨叹林公之可爱可敬。

三、潜心翰墨手迹遍天山

林则徐到达伊犁后,居住在惠远城中南街鼓楼前东边宽巷,一所当地百姓的普通平房里。在伊犁的两年时间里,求书者甚多,林公在寄给在乌鲁木齐的黄濬的诗中有云“索书者多,苦无以应”。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中也有记述:“公(指林则徐)具体欧阳,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至是始得肆意,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嫌褚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地中矣。”足见求书者络绎不绝、林公挥毫不停之景象。另外,在伊期间,虽然林公经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但此段时间也是他为官以来难得的清净时日,除料理一些公事以外,或被“邀往观弈”、“会弈”,而大部分寂寞难耐的时日,则以书为伴,潜心翰墨,正因大量的书法实践活动,致使林则徐的书法日臻精美。下继以林公日记窥之。

1842年12月24日上午邓廷桢邀饭,下午“回寓作书”。1843年1月1日“惠远城夏云辉任满将入关,来面辞,并求书,做楹帖与之”。2月10日“为开子捷作字”。2月11日“又为子捷作字”。2月20日“又为啸村书楹帖、挂屏”。3月11日“早晨为人作字”。3月17日“为布将军书匾额”。3月20日“为人作书”。3月27日“为邓廷桢、吟仙、子期书匾额、楹联”。3月28日“为人作书”。3月29日“上半日作书”。4月2日“早晨作字”。4月3日“午后作字,至晚始罢”。4月5日“嶰翁(即邓廷桢)作字来约”。4月10日和11日“早晨作字”。4月13日“早晨书扇子五柄”。4月14日“为人书匾对、挂屏,竟日始罢”。4月20日“又复开子捷书,寄对联、挂屏等件”。4月29日“为人作书”。4月30日“为庆参赞作园亭联额,并为书之”。5月1日“为人作字”,“竟日作字”。5月4日“书扇子”。5月18日“晨起作字”。5月20日和21日“为人作字”。5月22日、23日和28日均“早晨作字”。5月31日“将军、参赞及诸同人纷纷馈节,余亦具食物及笔墨之件分致之”。6月10日和11日“书扇子”。7月2日“为人书匾对”。7月3日、6日、14日均“为人书扇”。7月15日“为人书匾、对、挂屏”。7月17日“作字”。7月21日“书扇子数柄”。7月25日“书匾对”。7月26日,收到寄来的“并对笺十卷、策卷陆本、折扇八十五把”。7月28日“书挂屏十余幅”。7月29日“书扇子”。8月2日“书对联、屏幅”。8月4日“早晨作字”。8月5日“为将军书文昌庙匾”。8月7日“书扇子”。8月10日“福泽轩书扇、对”③。(下缺)。至1845年1月24日,林则徐离开生活了两年的伊犁惠远城,履南疆勘地。在南履勘地艰辛的旅途中,亦勤书不已,如因过乌鲁木齐时求书者太多,故1845年3月5日住托克逊两日“兹穷两日之力,所书不下五十余纸矣”。此间林公书字之频,可见一斑。

在笔者上述例举到的林公在伊犁8个月的日记里,仅提到“作书”的就有40余处,白天事务繁忙则“晨起作书”,求书甚多则“竟日作书”,时间之长“至晚始罢”,数量之多“书挂屏十余幅”(半日),所需纸张之多一次收到“并对笺十卷、策卷陆本、折扇八十五把”等等这些,足以证明林公所言“索书者多,苦无以应”,加之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公手迹遍冰天雪地中矣”,亦是自然。

四、书与文共美任心所成

大凡书法佳作,往往书写和文字都属上乘,且两者在形式和意蕴上彼此配合,达到两种艺术种类的契合统一。一般来说,古代书家日常诗文草稿或日记书信为这种契合的达成提供了天然的土壤,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等都属于此类,均属于作者心之所至、无意于书的精神活动。黄庭坚曾说“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林公书法正是先得妙于心,而后妙得于笔,文美而引人深思,书美而耐人寻味。颇合鲁迅先生所言:“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林公曾作出颇多书文俱美之佳作。

林则徐书法作品《伊江除夕书怀》

1842年8月11日,林则徐从西安启程赴伊犁,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戊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后成为林则徐最喜爱的诗句,作为其座右铭,常不去口,曾多次书写。郭则濡有语“文忠戍边,海内痛惜。庸知十城荒壤,待公手辟以造福边氓。尝有句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迹其平生,无愧斯语。”在途经天山达坂时,写下了“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林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的慨叹。最美在第四句,忧国忧民的满头白发与天山上皑皑的白雪一样共难消融。1843年1月19日,林则徐到惠远城一月,恰值苏东坡生日,邓廷桢约主客共十一人,齐作坡公生日。是日,林则徐作长诗《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先生寓斋作坡生日,会者十一人,伊江所未曾有也,诗以纪之》中说:“要荒天遣为箕子,此语足壮羁臣羁”。用坡公的言行,激励流放的自己,虽悲苦而又不失洒脱。

每逢佳节倍思亲,1843年1月29日是除夕,这是林则徐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北国边陲度岁,冤屈、悲愤、孤苦、寂寞、思乡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林公挥毫写下了一篇书文具美的佳作《伊江除夕书怀》,诗文如下:

伊江除夕书怀

腊雪频添鬓影皤,春醪暂借病颜酡。

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

漫祭诗篇怀贾岛,畏挝更鼓似东坡。

边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老者歌。

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

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

宦味直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

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这件手迹完成于他57岁,可借以略窥其书之妙。通篇气息贯通,得二王神韵,并参以苏轼、米芾之气息,笔力秀挺,墨气鲜润,加之文中三处小注,更使字体大小悬殊,错落有致,平添了豪迈洒脱的英姿、高古飞扬的神气,率意自然绝不矫揉造作,书写中成竹在胸,随着文字内容和心情的起伏而跌宕连绵。节奏上,篇首尚为平稳,字间连接不多,然体势开合有度,欹侧多姿,此时运笔较为缓慢,契合“腊雪频添鬓影皤,春醪暂借病颜酡”、“居无定”、“去已多”的忧伤思绪;中段开始逐渐流畅,字间距离虽未见拉大,但空灵感增强,字间连缀增多,到第三首“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一句后,用笔则如行云流水,似乎随着文字意象的铺陈、忧郁情绪的排解和超越,而无所羁绊,在平淡优雅的节奏中一任宣泄,至结尾“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几句,个人情绪在历史时空的转换中似乎隐退,而慷慨豪迈的忧患责任意识,在丹、紫、金几种颜色的交织,在朝堂和边关古道的位移中凝然有声,并通过厚重而飞扬的运笔呈现出来。

当然,无论从诗歌境界而言,还是从书法境界而言,《伊江除夕书怀》都并非林则徐个人,乃至艺术史上的戛戛独造,但是,它无疑是一件“得意之作”,原因有二:其一,这件作品体现了林则徐诗歌、书法取法唐宋诸家,在纯熟境地上的化为己出;其二,从书法风格上说,这件作品是以苏轼书法隽永飘逸的风格为基调的,很多结字与东坡结字无疑,行笔节奏和字势欹侧接近,带有浓厚的文人书卷气息,林公行书尚晋逸、尚宋意的审美品格,跃然纸上,可以视为林则徐平生诗书结合的佳作。

从功能而言,作品是寄给“闻公先生”的,本属林则徐诗书交往活动的一个平常之举,也没有永久留存伊犁的意图。但若反观此前历代文人很少有留在伊犁、并最终沉淀于当地的诗书艺术活动,今天我们对该地汉语文化溯源时,林则徐及其随僚在此三年间的文化活动,就具备里程碑意义。本乎此,我们还能把《伊江除夕书怀》看作地域文化中的艺术经典。

当年林公在新疆留下的墨宝应该不少,但时至今日,多已流失。笔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总店有幸得见一副林公行书八言联,题识为仁普大兄即正,少穆林则徐;钤盖臣则徐印和少穆一白一朱两方印。从行文和气息上看与《伊江除夕书怀》应属同时期的作品,在此不赘述。

五、宠辱皆忘而人书俱老

林则徐书法作品

林公有一印“宠辱皆忘”,据考是其谪戍期间自己篆刻的,是他的座右铭,且曾对联:“膏肓或起生犹幸,宠辱皆空意自安”。禁烟失败之前,林则徐主持要政,受宠尊显,名扬四海;获罪贬戍后,流寓边地,朝堂难跻,抱负难图。人生的荣辱起落,在谪戍期间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自刻“宠辱皆忘”反映的正是这种心路历程。后来,林公结束谪戍,为清廷重新启用,但在伊犁期间因“为人作书”、“竟日作书”,书法已有大进,直至释回以后,虽职烦重扰,但书翰不辍。道光二十七年,由陕赴滇期间,在致刘建韶信中曾说:

“弟沿途补还陕省笔墨之债,不下百数十处,而尚未能扫数就清,前有数件嘱送台寓转交,想承分致。兹又有三件乘戈哈回陕之便仍送尊处代交,惟尚有折扇数柄未及书就,容再觅便寄陕可耳”。

故而,至晚年,林公尝尽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饱受了成功与失败、荣耀与耻辱,希望与无奈,最终人已老,书亦老。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以林公就任两广总督时书写的自作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例。这件作品通篇老辣苍劲,刚柔并济,气势逼人,运笔时牵丝相连,气韵连绵不绝,使人通观感觉大气豪放,细品又觉典雅精致。书札作品亦是如此,来新夏先生在《读故宫藏林则徐书札手迹》中有如下评价“从这批藏札看,前期书札尚欠圆润,结构行笔也略嫌粗涩;鸦片战争时期的书札颇见进益;至西戍后则纯属流利,点画结构具合章法,信笔浑成而无造作,可成方家。”④

林则徐祠堂中有一则他所作的对联:“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或可用以概括林则徐政治和书法活动兼有的品格与追求。将政治主张和行为准则,与书法审美品质的主客观要求联系起来,是传统文人士大夫书家一贯的信念,它深植在儒家文化兼济天下、肩担道义的自觉意识中,扎根于中国历代书家以人品定书品的价值观念中。而每个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为官护民、诗书创作、交往应酬等,便也因此而具有了文化生产的意义,他们创造的那些经典作品,便成为意义闪耀的文化符号,对他们个人而言,则是生命历程和精神创造活动的行为或物化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林则徐贬戍伊犁期间的诗书创作和文化活动,便是促成他晚期政治、书法境界齐备的重要基础。

(本文图片由李文亮提供)

猜你喜欢

书者伊犁林则徐
筑书巢
筑书巢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草圣:一笔汪洋万代风流
书品与书者之探讨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丝绸之路与伊犁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