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荒野文学研究综述
2017-10-28胡英
胡英
[摘 要]由于荒野之于美国历史与美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必要综合考察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状况。目前关于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类研究主要讨论美国文学对美国荒野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第二类研究则把重点放在美国文学对美国荒野的表现上,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荒野描写,从文学史的角度来梳理美国自然文学与荒野文学的发展脉络,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评价与衡量其美学意义与价值等;第三类研究则主要关注美国荒野文学与美国荒野保护运动之间的关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观照文学、探讨文学的社会功能。这几个方面的探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特别注重荒野文学与荒野现实之间的联系。然而在实际荒野几乎消失殆尽的今天,也许荒野文学的研究可以从更加多元和跨学科的角度入手。
[关键词]美国文学;荒野;美国文化;生态批评
一、引言
荒野代表着未被人类影响和控制的纯天然的自然环境,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其建国与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浓缩的以荒野为主题的剧目。因此,不论是环境主义工作者还是文化思想研究者,都试图从荒野入手来研究美国的发展和出路,而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材料便是几百年来以美国荒野为描述对象的美国荒野文学。生态批评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文本,更在文本与物理世界的关系上。笔者将美国文学中的荒野自然或环境视为真实的物质存在,但其意义又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上的意义,总体上属于生态批评研究,部分结合文化研究、环境史研究以及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文学文本具有生态转化功能①。作为文化内部的一股生态力量,文学是一种媒介,它代表了被文化体制所排斥的东西,并且象征性地改善不完整的内容,使之重新进入语言和话语。从爱默生所处的那个时代开始,美国文学对国家的批评越来越多,这一事实使重新审视美国的历史问题显得更加必要,其目的是为了对我们社会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著名生态批评家格兰(Glen A. Love)曾指出:“当前文学的最重要功能是把人类的意识调整到能够全面认识人类在濒危的自然界中的位置这个方向上来。”②诚如德国哲学家霍索(Vittorio Hosle)所言,生态学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与斗争的重要驱动力③,那么文学则主要用以表达这种转变。
在美国文化中,荒野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在物质层面上,荒野指的是一片特定的区域,按照《美国荒野法案》中给出的定义:“与人类及其设备所控制的风景相对,荒野被认为是一片未被人类干扰的土地及其生命社区,在那里人类只是访客,不做停留……(荒野)是未被开发的联邦土地,保持着它的原始特征与影响,没有长久的进步和人类的居所。”①在象征层面上,荒野则反映不同时期人们对实际荒野的理解与想象。
荒野的象征意义在美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殖民时期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这片巨大荒野时,荒野既象征着摆脱旧世界开始新生活的自由与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如摩西在旷野受到试炼时遇到魔鬼的诱惑与痛苦,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新大陆移民们眼中的荒野,一方面是上帝给予的恩赐,另一方面又如魔鬼撒旦的试探和阻挠,这种对于荒野的双重矛盾态度可以说是为早期荒野文学奠定了基调。虽然一开始,北美大陆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文化,对于初到美洲的殖民者的荒野观并未形成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当殖民者们不断蚕食北美荒野之后,他们回过头来却重新发现了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荒野文学的东方转向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阶段是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直至面对荒野取得决定性胜利,加之受到欧洲大陆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眼中魔鬼化的荒野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荒野既象征着财富与潜力,又象征着平静与智慧的源泉。第三阶段是当实际荒野几乎消失殆尽的20世纪后半叶直至今日,人们一方面将所剩无几的实际荒野视为摆脱现代喧嚣生活的避难所,同时又将荒野想象成为原始活力与生命力的代表,重新思考荒野的价值和意义。
从词源学上看,“荒野”(wilderness)这个词的意思是“野兽出没的地方”②,现代词典上将其定义为未耕作的或者未开发的土地。然而“wilderness”一词的构成使它具有一种主观性,它是一个名词却好像起着形容词的作用,它不仅代表一片区域,而且表示某种特质(-ness这个词尾暗示着一种由既定个人身上产生的某种情感或感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难对荒野进行定义,不同的主体对于他心中的荒野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美国荒野法案》中规定“未被人类干扰的区域”为荒野,可是在这个人类影响遍及全球甚至外太空的时代,还存在这样纯粹的荒野吗?因此,与其说荒野是一片实实在在的特定区域,莫若说荒野是一种特征、一种状态。就如威廉·克罗农(William Cronon)所指出的,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形成于其文化与教育,因此“荒野”是我们给“已经在那儿”的一部分所取的名字③,从这个角度来说,“荒野”似乎超越了一种实际存在而成为一种观念。因此,我们不应该不顾荒野观念的这种主观性,而应当使之与包含人类生活与自然在内的观点相适应,这应该算是美国荒野思想体系逐渐形成的初衷和原因。
荒野思想孕育产生于西方并率先在美国形成体系,其主要内涵就是荒野自然之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反过来,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待荒野的理解与态度也对实际荒野的保存有着重大的影响。美国既是这一思想体系形成的沃土,也是荒野保护方面的表率。由于美国文明由大量移民建立,这个新的集体意欲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文明,因此他们将自己与这片全新的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并认为正是这片以荒野自然为主要特色的处女地赋予了美国人以独特的个性。正如纳什(Roderick F. Nash)所指出的:“荒野是美国文化的一项基本构成。利用物质荒野的原材料,美国人建立了一种文明。他们曾试图用荒野的观念赋予他们的文明一种身份和意义。”①因此可以说,“荒野”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尤其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紀中,在荒野思想体系的形成与荒野保护思想的传播方面,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世纪末,美国率先形成国家公园体系,用以保护荒野地区。1872年,黄石公园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园。随后,在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各种类似以保护荒野自然为目的的国家公园。经过几代自然资源保护者与活动家的努力,1964年美国通过《荒野法案》(Wilderness Act),这项法案的通过意味着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走向成熟。endprint
生态批评是一门致力于改变现实生活的实践学科,文学生态批评则强调文学之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和介入意义。正如厄秀拉·海斯(Ursula Heise)所指出的:“生态批评致力于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科学研究;二是对文化表现的学术分析,就是你们所说的发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三是为了人类能够以更持久的方式生存与自然界而进行的政治斗争。”②因此,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考察美国的荒野文学,一方面可以通过观照美国实际荒野的变化发展与文学中的荒野表现特征,总结出美国荒野与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梳理美国荒野文学的发展过程和轨迹,发现文学之于大众意识及国家决策的影响,指出环境危机背景下文学的社会功能。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首先需要梳理学界对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直到现在,美国荒野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是美国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一方面来自于美国历史与荒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来关于美国荒野研究不断涌现出新观念和新成果。而将荒野与文学结合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面,对于整个美国荒野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丰富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荒野思想与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类研究主要讨论美国文学之于美国荒野思想体系的形成,重心主要在荒野思想上,理论性较强,通过对照相关文学作品与美国荒野保护史,来梳理美国荒野思想的形成与变化及其独特性质;第二类研究则把重点放在美国文学对美国荒野的表现上,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荒野描写,从文学史的角度来梳理美国自然文学与荒野文学的发展脉络,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评价与衡量其美学意义与价值等;第三类研究则主要关注美国荒野文学与美国荒野保护运动之间的关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观照文学、探讨文学的社会功能。
二、美国文学之于美国荒野思想体系的形成
第一类研究当中最具影响力且最为全面的著作当属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所著的《荒野与美国思想》(Wilderness and American Mind)。此书自1967年问世以来,迄今已经出了五版(1967,1973,
1982,2001,2014),屡印不衰。它曾被《洛杉矶时报》评为“二战”后最有影响的一百本书之一,并被《户外》杂志看作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书,已经成为美国公认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该书的核心部分,作者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论述了荒野自旧大陆到新大陆不断变化的命运,以及从被仇视到被赞美、从被征服到被保护的整个过程。美国人在不断调整对荒野认识的同时,也在调整着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国人和荒野之间的关系变化反映着美国思想的变化过程①。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说法,其论述的着眼点并不在于荒野的地理概念,而是在于它的“思想状态”(a state of mind),也就是人类看待荒野的态度。纳什从历史的范畴追寻荒野的定义和变化,第一个从思想史的角度全面系统论述了荒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文明中的价值,成为荒野思想史的开山之作,同时也为环境史起了奠基作用。
毫无疑问,纳什这部系统而集大成之作,对于后来整个美国荒野思想研究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不过在他之前,美国历史学家特纳(Frederick Turner,1861—1932)等就倡导将美国历史置于边疆的发展过程中来看待,让人们意识到美国文化与其荒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是用“边疆学说”与“地域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的创始人,正是他的这一做法,给美国荒野思想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纳什关注美国人对待荒野的“思想状态”,这一做法主要是对特纳的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此外,在美国历史上也并不乏对荒野的精辟论述。早在纳什发表其著作的一个世纪前,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 Thoreau)就提出了“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②的著名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林学家与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则进一步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③,再次肯定荒野的独特价值。不过纳什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也就是环境保护主义运动达到高潮的时候,当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给美国人带来了危机感的时候,他用一部系统而比较完整的著作,从對美国人具有特殊意义的荒野角度切入,帮助人们反思、回溯本民族的历史,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如其著作简洁明了的标题,在书中他将“荒野”与“美国思想”这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置于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与文学发展的语境中联系起来考察,明确使“荒野”成为美国思想史上的关键词之一,将美国荒野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关于美国荒野思想的研究,还必须提及梅克斯·奥斯奇拉杰(Max Oelschlaeger),他在其著作《荒野的概念:从史前到生态时代》(The Idea of Wilderness:From Prehistory to the Age of Ecology,1991)中按照时间顺序,从史前的旧石器时代荒野与人类不分你我、融为一体状态开始,到人类使用工具,农业逐步取代狩猎与采摘,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建立,荒野概念也逐渐形成,一直到当今的生态年代,他仔细梳理了荒野概念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指出现代人认为史前人类渴望逃离荒野状态这一观点的错误,因为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农业思维才令人与自然分离、文明与荒野对立,而在此之前人类与荒野相融、和谐相处。整个中世纪就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毫无价值的荒野改造成工业化、民主的文明自然的阶段,而笛卡儿—牛顿的科学范式更是将这一对立推向顶点。当代生态思想的出现与流行令人们再次重新审视荒野,从而形成“一种基于人类与文化的、将科学研究与反思相结合的后现代荒野哲学”④。作者指出,当今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重新确定人们的思想方向,从意识层面来改造人们,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进而解决生态危机。
比起纳什的《荒野与美国思想》,奥斯奇拉杰的著作《荒野的概念》虽然在时间上晚了二十多年,但在当今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生态思想也深入人心时,这部书却给这个世界尤其是美国的环境危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正如此书的副标题所示:“解决环境危机的普世方法。”(an ecumenical approach to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作者指出,宗教在阻止生态环境恶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科学带来的生态毁灭已经无法说服政治家进行行动与牺牲,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要解决环境问题,科学不可能盛行并获胜。于是作者提出一个“关注创造”(caring for creation)的暗喻,试图将公众的态度转入一个新的方向,以宗教的方式来让人们重新认识物质世界,从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以说,这部著作是对1967年林恩·怀特(Lynn White)的著名论文《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的回应。怀特在论文中将环境危机归因于犹太—基督教的思想在西方的广泛传播,而在此处作者试图扭转这一观念,认为不论犹太—基督教在过去扮演了什么角色,教堂都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当然,奥斯奇拉杰这么断定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他对历史的分析。他举例说,过去伟大的领导人,如亚伯拉罕·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等就是通过唤起人们的道德感从而在推翻奴隶制与建立人权方面取得胜利,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适应于当今的环境问题。当然,即使作者的方案非常合理,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以作者提出的这些方式,像亚洲地区与伊斯兰世界的环境问题看来就没法解决了,因而他的方法还不能完全算是一个“普世”的方法。endprint
另一部从思想意识层面讨论荒野与美国文学的重要著作是《迷失荒野:美国思想的宗教根源》(Wilderness Lost:The Religious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Mind,1987)。在这部专著中,作者威廉斯(David R. Williams)探寻了从17世纪到现代加尔文主义对美国文学与思想的影响,沿着这条线索,他总结了美国文学中一些重量级人物(如狄金森、爱德华兹、爱默生、霍桑、梅尔维尔等)与荒野的关系及其观点。按照作者的说法,对于清教徒而言,荒野具有四重意思:一是新大陆的森林;二是朝往迦南之路上以色列所经历的荒野;三是“这个世界本身,在这里上帝子民们的信心被不断试验”;四是“人类意识的荒野,心灵深处嚎叫的混乱与无序”①。他指出,“美国的宗教不是始于确信,而是源于无信仰与不确定,直至恐惧的产生”,而这种恐惧就是早期殖民者所谓的“对上帝的恐惧”②,面对美洲这片新大陆,他们很自然地将这种恐惧与所处的荒野对应起来。因此,荒野成为美国文学中持续的传统,荒野意象也成为文学中具有多重复杂含义的常用意象。美国文学中的荒野不仅具有地理的意义,同时还具有心理的含义,比如爱默生就是受到其加尔文派的姑妈的指使去荒野中寻求上帝,从而开始他的超验主义思想之旅的。因为基督教认为自知(self-knowledge)是悔罪皈依的第一步,而荒野之旅的意义就在于了解自我。霍桑作品中的荒野意象也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最后,作者非常欣赏愿意面对荒野(不论是实际层面的还是比喻意义上的荒野)的加尔文传统,并断言随着19世纪加尔文主义的没落,美国文化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内容。
其实,威廉斯这部关于美国荒野与宗教思想的著作,比起奥斯奇拉杰的《荒野的概念》还要早上几年出版,之所以把它摆在后面来讨论,首先是因为比起《荒野的概念》,这部书的主题显得更加集中和狭窄,即主要集中于宗教思想中的荒野观念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其次,这部书主要针对美国历史上与文学中的荒野实际与想象,时间跨度上也不如奥斯奇拉杰的著作那样宽广。当然,这种集中与专注也正是这部著作的亮点所在。此书的目的是追溯与评估早期美国宗教生活中、政治与文学中荒野意象的重要性,因为作者认为荒野主题虽然在当代文学中不是非常明显,但仍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向我们说话①。作者在第二部分将大觉醒与美国革命联系起来看,反对将美国革命归因于政见不合的传统看法,认为革命者们上战场是去保卫他们加尔文主义者的身份,反对英国国教的外来文化。当然,此书内容的集中也导致一些缺陷,比如作者为了集中火力证明他的观点,就将西进运动中大迁徙的原因过于简化,此外还忽视一些美国早期的重要作家,如菲利普·弗雷诺(Philip Freneau,1752—1832)、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等。因此,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以荒野为关键词,通过应用心理学、神学以及文学的方法来解析近三个世纪的美国文学,这是一个大胆而且令人振奋的尝试。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环境主义的崛起与生态思想的广泛传播,关于荒野思想与美国文学的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数《土地的前景:从开拓时期到生态年代的科学、文学与美国环境》(Visions of the Land: Science,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 from the Era of Exploration to the Age of Ec,2002)。作者迈克·布莱森(Michael A. Bryson)从科学与环境的角度来探索19—20世纪美国主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创作,对于科学、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作出了深入的思考,指出荒野对于美国思想形成的独特价值。这部书讨论了各种以荒野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70年,而且包括各种体裁,从开拓时期的叙事、报告、自然史、科学性自传到虚构的乌托邦、自然写作以及流行的科普文学等,所有这些作品的作家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们在作品中表现了自然与科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布莱森在书中探索了从19世纪中叶西部扩张与地理探索到20世纪当代环境运动伊始,各种科学视角如何影响了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②。通过文学批评分析方法,作者探讨了各个作家因为具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科学素养、不同的地理经验,从而在其作品中通过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呈现自然:有的以自然历史的方法,有的运用地理制图学,有的通过资源管理方法,有的则从生态学与进化论的观点,来探索科学的各种可能性与其本身的有限性。人们对于科学、自然、语言以及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各式各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定义,对此本书都有所探察。最终,此书扩展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学会利用科学在自然当中更好地生活。
当然,除了以上关于荒野思想与美国文学的论著之外,还有很多这方面的重要论文。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威廉·克罗农的《荒野的问题》(“The Trouble with Wilderness”)③。这篇论文之所以影响甚大,首先是因为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即荒野作为“地球上远离人类的一片区域,实际上是一种人类创造(a human creation-indeed),是在人類历史的特定时刻某种特定人类文化的创造物”④,并指出一直以来美国荒野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悖论:“荒野体现了一种双重视野,即人类完全生活在自然之外。”①此外,针对荒野理解与荒野保护的问题,作者还提出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当他谈到奥尔多·利奥波德和家人在威斯康星的沙漠地区体验荒野生活时,克罗农说:“我欣赏这种地方不仅仅由于它们的野性……我更加欣赏的是,它们让我想起了我们自己后院当中的野性,想起我们身边的自然。”②克罗农这种提法给当代美国荒野保护者们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出路,也得到广大环境保护活动家与文学家的支持,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员。
由于克罗农在论文中呈现了两种看似完全属于悖论的看法,一方面否认荒野的实际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认人类身边存在的自然与野性,所以他的想法既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对于他强调荒野是一种主观观念的产物,而忽视荒野的实际存在,环境史方面的学者提出了激烈的反对。麦克·科恩(Michael Cohen)认为,克罗农将荒野视为一种观念的产物,将之削减成为文本而非实际事实的做法,无异于将一座山简化成一个教堂的行为。塞缪尔·海思(Samuel P. Hays)则从自己亲身的荒野经历出发,指出荒野保护不是给人类在自然中找到位置,而是在“人类中给自然找到位置”,认为克罗农的做法遮蔽了环境史中的实际存在的机会③。诗人斯奈德也专门撰文《从Kitkitdizze看到的自然不是“社会构造”》(“Natures seen from Kitkitdizze is no ‘Social Construction”),捍卫荒野是人类社会之外、不受人类控制的真实存在的观点。比尔·威乐斯(Bill Willers)也指出:“认为自然的观念不存在于文化理解之外,在这点上克罗农也许是正确的,但充满自治的复杂自然是却是实际存在的。”④endprint
对于众人的疑惑与反驳,克罗农随即发表论文《荒野的问题:一个回复》(“The Trouble of Wilderness: A Response”)进行说明与回答,澄清他并不是反对荒野保护,也不是想否认荒野的实际存在,只不过认为荒野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值得深思,就如“自然”是人们非常自然接受的一个概念,人们从来不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含义⑤。不过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各种疑问的回答与澄清,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因而这篇文章并未像第一篇那样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总体来说,虽然克罗农引起众多争议并遭到各种反对之声,但是他却为丰满美国荒野思想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他明确提出荒野是一种主观理念,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做法,引起学界对于自然与荒野的定义重新进行思考,而不像以前那样想当然地认为荒野就是一片无人干扰的纯净之地。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讨论更是证明他的观点的鲜明与价值所在,让美国的自然爱好者与荒野研究者在这个人类影响无处不在的时代重新思考荒野与自然保护的真正出路。其次,虽然他言辞激烈,有些地方显得不够柔和,比如他为了说明荒野的悖论性,提出“如果由于人类进入自然,自然就死了的话,那么保护自然的唯一出路就是杀死我们自己”⑥,但是他却能保持冷静与理性,表明他的现代环境意识与生态意识。他在文中明确承认他的生态观点:“人们应当时刻意识到他们是这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也承认自然的自治性:“非人类自然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与非人类理性的世界。”①
三、美国文学对美国荒野的表现
第二类研究的重点则主要放在文学作品上,关注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荒野描写。有的讨论美国文学史上不同阶段的荒野文学;有的则从某种文类入手,分别探讨美国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与荒野描写;还有的则直接针对一些重要的荒野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对于这些荒野文学作品,评论家们采取多种批评方法,甚至进行跨学科的分析与解读。有的研究者通过运用心理学与神学的方法,解读诸如汤姆斯·胡克、梭罗、霍桑、狄金森等的作品,指出“迷失的荒野是美国宗教思想的的源头”②;有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自然文学中荒野的实际意义和比喻意义,指出荒野是一种心灵存在的方式,是作为一个具体现象在人们内心的反映②;有的研究者则发现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诗学转向起到重要作用③。由于关于美国荒野文学研究的著作与论文极其丰富,在这里就主要遵循时间顺序,总结评论各个阶段有关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状况与成就得失。
虽然美国荒野文学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开端就出现了,不过专门以美国荒野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与论文却始现于半个多世纪前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许《进入荒野的差事》(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1956)算是最早关于美国荒野文学批评的系统专著之一。作者米勒(Perry Miller)试图在书中回答一个问题: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殖民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们以什么样的观点看待自己?通过探察早期殖民者的经历(以他们的文字作品为主要依据),米勒指出,第一代来自欧洲的殖民者自以为被差派到荒野之中是为了寻求伟大的上帝,是在执行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然而他们的儿女们却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发现,他们跟着父母被遗弃在这片荒野中受苦受难,父母所接受的不过是一件极其愚蠢的差事而已④。一直以来,人们都想当然地相信清教徒思想从头到尾的一贯性,而米勒的观点令人深省,让美国人对于他们的思想渊源与继承进行重新思考。书中关于文学讨论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早期殖民者的手记与布道词,就连书名也是出自1670年马萨诸塞选举布道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书还不完全算是文学批评著作,不过考虑到美国早期殖民者的实际状况以及清教徒思想对整个美国思想与文化的重大影响,将这部从荒野角度来探讨美国早期文学与文化的著作在此讨论就显得合情合理。
早期的荒野文学批评,论文方面似乎就做得更好些。不论是对早期的殖民时期或是对美国独立时期还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文学,都有评论家从荒野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和评论。他们普遍认为,关于美国荒野的描写与叙述,美国独立时期的弗雷诺(Philip Freneau)和布莱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应该算是先行者,不过他们对于荒野的反映完全来自于英国文学中早已成熟建立的原始主义传统⑤。在他们看来,野性的自然不过是圣灵的体现,是被文明污染了的人类得以寻求精神更新与重建的场所,布莱恩特的《致水鸟》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荒野最早具有原创性反应的当属库珀(James F. Cooper),因为正是他定义了荒野的悖论性,那就是:“如果荒野是上帝之作,那么人類以文明与文化的名义对之进行摧毁的意义何在?”由此必然推论到下一个问题:“如果荒野是圣灵的场所与体现,那么当荒野消失之时人类该去往何处寻求精神的更新?”①可以说,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美国重要文学家都在讨论这一悖论,马克·吐温、福克纳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比较重要的论文应该包括1959年《美国文学》上刊登的《福克纳的荒野》(“Faulkners Wilderness”)和发表于1969年的《〈哈克·费恩〉与〈熊〉:荒野与道德自由》(“‘Huckleberry Finn and ‘The Bear:Wilderness and Moral Freedom”)。主要讨论这两篇文章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两篇文章都讨论了对于荒野真正具有美国原创特点的看法;其次,所涉及的作家及作品在美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福克纳的荒野》一文中,作者指出福克纳继承了库珀的传统,从美国人的角度解读荒野,认为一开始荒野充当两种完全离散的角色,但最终又以一种超越人类经验的方式统一起来②。荒野既是道德与精神真理的导师,同时又是盎格鲁·撒克逊贪婪的受害者。虽然一开始,福克纳对荒野试图从两个主题分别处理,但是最终他在艾克·麦卡斯林(Ike McCaslin)系列故事的最终版本中,将荒野的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交织起来处理。比如说,在《狮子》(“The Lion”)与《河口之秋》(“Delta Autumn”)两个故事中,荒野主要是作为受害者的主题,而在《熊》(“The Bear”)中,荒野又成为导师。直到最后,在《去吧,摩西》(Go Down,Moses)版本中的《熊》(“The Bear”)故事中,两种主题相互交织,荒野成为一种矛盾体的结合与统一。endprint
在接下来的六七十年代,涌现出大量关于美国重要文学家与文学作品中荒野话题与意象的讨论。这段时期关于荒野文学的批评,主要批评对象虽仍然集中于美国国内最为重要与流行的作家和作品,比如流行文学家库珀、杰克·伦敦等、重量级文学家马克·吐温、福克纳等,但同时也开始出现一些以美国以外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荒野文学研究,比如关于德国诗人歌德与英国诗人雪莱诗歌中的荒野意象研究。这些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在这些非美国的重要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如美国文学中具有悖论特点的荒野,并发现这对于其增强诗歌的美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论文《歌德诗歌意象研究:花园与荒野》(“Studies of Goethes Poetic Images: Garden and Wilderness”)中,作者指出,歌德诗歌中的花园与荒野体现了一种没有出路的进退维谷。自然,一方面被认为是有限的、可以理解的、有秩序的,另一方面又被认为是无限的、不可捉摸的与产生混乱的,每一方都设想一种理想的状态,因而都成为对方的弱点和缺陷。歌德就是通过运用这种易变的意象来参与一种长期而丰富的传统,使之成为所有美学与玄学意象中的基本冲突③。此外,美国荒野文学批评以《西部美国文学》(Western American Literature)杂志为重要阵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美国重要白人作家荒野文学批评的同时,关于非白人的少数族裔文学的荒野话题讨论也开始涌现。1968年刊登的书评《荒野王国——落基山脉的印第安生活》(“Reviewed Work: Wilderness Kingdom—Indian Life in the Rocky Mountains: 1840-1847”)算是最早涉及印第安荒野文学批评的论文之一。
随着荒野文学研究逐渐加温,20世纪80年代成为荒野作品集与荒野文学批评出版发表的黄金时代。首先,美国出现一大批荒野文学作品的选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国前总统、荒野爱好者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荒野写作》(Theodore Roosevelt:Wilderness Writing,1986),书中收录了罗斯福几乎所有关于荒野的看法与荒野保护的政策建议等等。人们将梭罗视为美国荒野文学中的超重量級人物,于是梭罗的作品被冠以各种与自然和荒野相关的名字集结出版,由Peregrine Smith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的《自然历史散文》(The natural history essays)、由Gibbs Smith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的《美国荒野文学集》(Literature of the American Wilderness Set)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集子。还有一些专门以荒野为出版主题的出版社,比如“荒野出版社”(Wilderness Press),更是出版了一系列与荒野相关的文学与艺术作品集,比如《伊甸之西:优胜美地艺术与文学史》(West of Eden:A History of the Art and Literature of Yosemite, 1984)等。
此外,这段时间大量高质量的关于美国荒野文学批评的专著与论文也不断涌现,就连一向被忽视的少数族裔文学也在这段时间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出现一些重要的相关著作与论文。《经受荒野: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地理与身份》(Ride Out the Wilderness: Geography and Identity in Afro-American Literature,1987)就是其中重要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作者更多地从荒野的比喻意义出发,通过考察20世纪十位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及其作品,指出由于他们心中共同的荒野存在,他们共同绘制着同一幅地理上与心理上的身份地图,其主要目的就是去除他们被边缘化的状态,形成一种独具自我特色的“黑色”声音①。在这当中,作者迪克森(Melvin Dixon)借用人类中心的理论,发现黑人在社会的地位有如荒野之于人类,作者将各种来自于奴隶哼唱歌曲中的暗喻,如荒野、地下与山顶等一并研究。非裔美国作家通常被认为无根,与主流文化疏远,处于被隔离与否定的环境中,于是他们试图使用语言创造一种替代风景,在那里黑人文化与身份能够在边缘或规定之地以外茁壮发展。迪克森借用文化人类中心理论指出,要想掌握风景、掌握自我,既需要语言上也需要实际上的行动。作者的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某种程度上为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20世纪90年代关于荒野文学的研究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较之此前主要关注殖民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荒野文学,这段时期的批评家们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当时的荒野文学作品,通过将之与荒野保护的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呼声结合起来,深入发掘当代文学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比如《妇女进入荒野:20世纪8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男性关系》(Women Enter the Wilderness:Male Bonding and the American Novel of the 1980s,1991)的作者格瑞纳(Donald J. Greiner),就以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性别与人类学的全新角度来研究荒野文学。格瑞纳认为,经典美国文学尤其是其中的美国小说,长期以来都由白种男性作家所定义,从库珀、梅尔维尔、马克·吐温到克雷恩、海明威等,他们作品中反映的两性关系也被社会与文化广为接受。这些模型现在已成为美国小说的范式,认为男性联系必须跨越社会的边界进入旷野进行冒险,从而获得自由,逃避妇女和妇女所代表的社会的抑制②。然而,当代小说与之的重要区别是,虽然男性仍然被关系绑定,需要跨越边界进入旷野,但是他们现在要么带着女人进入旷野,要么在旷野发现她们已经在那里。作者借鉴女权主义学者和人类学家最近的论点,认为文化变革影响了白人男性写的当代小说。最后,他还讨论了两部当代女性作家在人类学问题的背景下撰写的小说,并提出是否存在女性绑定关系的问题,以及当女性跨越边界进入荒野自由时这种关系是否保持的问题。他的这一做法,一方面突破专注历史的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传统做法,将当代的荒野文学置于突出地位;另一方面还将女性这个特别的话题带入荒野文学研究中,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的前奏。endprint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也开始了美国荒野思想与荒野文学的研究。2000年,杨金才教授在论文中指出:“荒野意象是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主要母题之一,并形成了美国文学的传统。”①这也许算是美国荒野文学研究正式进入中国学界的标志。第二年,程虹教授出版的《寻归荒野》(2001)更是将美国荒野文学作为自然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进行探讨。作者以美国自然写作为研究对象,以荒野为主要线索,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叙述了美国自然文学史,指出荒野文学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②。自此,美国荒野文学开始作为一种文学类别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接着,“美国荒野文学”作为词条出现在《汉英科学技术辞海》(2003)中,算是对其正式认可。
论文方面,以“美国荒野文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可以搜到15篇相关学术论文,若分别以“美国”“荒野”“文学”为主题词,则可以搜到近百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侧重解析美国荒野文学经典作品,指出荒野在作品中的地位与表达;第二类则是将美国荒野文学作家及作品与其他国家的自然作家及作品进行对比,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阐释;第三类则从哲学、美学、环境史等跨学科的角度对美国荒野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不过大部分论文都是对国外类似成果的介绍与总结,让国内读者对于美国荒野文学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荒野文学之于美国文学甚至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美国荒野文学研究,2006年是成果显著的一年,在这一年有多部重要专著出版。在《遗存的魔咒:现代美国文学中的荒野之谜》(The Spell Cast by Remains:The Myth of Wilderness i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2006)这部书中,作者探讨了现代美国文学中的荒野主题,指出现代文学中荒野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殖民传统,殖民时期的在美洲大陆的拓荒经历以及他们从欧洲带来的清教徒思想,就像魔咒一般萦绕在后来的人们心头,整个美国现代文学都难以逃脱这种影响③。同一年出版的《荒野中行走:19世纪美国文学与绘画中的逍遥学派传统》(Walking in the Wilderness:The Peripatetic Tradi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Painting)也很重要。这部书探讨了欧洲逍遥派传统在美国的适应与转变,尤其以梭罗的实践与文学为例,并在视觉方面将美国风景画与之形成对比④。其实关于梭罗对新大陆自然的探索已经有足够多的评论,但是这部书的价值就在于作者从绘画与文学对比的角度,将梭罗的自然文学及实践置于跨学科的背景中重新考察。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学界的加入,也随着生态批评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尤其在2010年以后,关于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美国希伯来诗歌中的荒野传统研究著作《荒野中的避难所:对美国希伯来诗歌的批判介绍》(Sanctuary in the Wilderness: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Hebrew Poetry,2011),这部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介绍美国犹太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自从19世纪希伯来语在俄罗斯恢复成为现代文学语言以来,从欧洲东部移民至美国的犹太人一直致力于创造属于美国犹太人的独有文化,而这部书就是对此一个最好的总结与介绍,使犹太文化在美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部书出版于2011年,可以说是第一部关于美国荒野诗歌的专著,这对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一方面填补了诗歌在荒野文学研究中一直缺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荒野文学研究方面也替少數族裔发出重要的声音。不过这部书的出版同时也暴露了美国荒野文学研究的许多问题。首先,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此书主要从宗教的角度对诗歌中的荒野进行解读,并未将之与荒野保护的实践与环境保护运动等现实联系起来。其次,从出版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发现,美国荒野文学研究中诗歌研究严重滞后。
还有一部关于流行文化影响下荒野形象与观念变化的著作,那就是《荒野最大限:美国想象中的丛林》(The Maximum of Wilderness:The Jungle in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2012)。作者恩莱特(Kelly Enright)追溯美国文学中关于热带森林的表现——美国人对丛林有着什么样的典型思维,丛林在我们的“野性”概念中以及环境运动的全球化当中具有什么样的位置?20世纪早期,由于无数的书本以及电影中描绘的丛林冒险[从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泰山”系列小说到电影《金刚》等]引起民众的巨大反响,许多丛林形象的流行与增生掩盖了丛林的真实。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美国自然主义者试图通过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书本与电影等方式呈现“真实的”自然。作者恩莱特通过探查流行电影中的丛林形象,如刚果神猿、辛巴①等,以及著名的自然主义者如约翰·缪尔(John Muir)、威廉·毕比(William Beebe)等作品中的丛林形象,通过对流行文化视野中的丛林形象与科学视野中的丛林形象进行比较,进而发现20世纪中叶发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那就是关于热带森林的概念——从一个让人类处于危险的“丛林”逐步转化为一个让自身暴露并处于危险的“雨林”②。这部兼具创意与想象的书,探索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化中与“丛林”相关的一些列错综复杂的意象,表现并阐释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丛林形象与人物如何影响了美国关于热带雨林变化的经历和理解。
此时的中国学界也逐渐赶上国际批评圈的步伐,从不同的侧面对美国荒野文学进行解读,在批评方法与学术视角方面发出新的声音。有的学者从动物伦理学与环境哲学的角度来讨论美国荒野文学,指出19—20世纪美国荒野文学作家是拓展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先驱③。有的学者从环境史的角度探讨美国荒野文学,认为美国环境史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其审美特质和批判精神是“史”与“诗”互动的结果④。还有学者从比较文学角度出发,将美国荒野作家作品与别国的自然作家作品相比较,有的聚焦英美两位最具代表性作家华兹华斯和梭罗,细查并探究华氏自然崇拜的核心概念与梭罗着力于荒野风景之间的差异如何反映了两者所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与美国超验主义之间的差异①;有的则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国诗人陆游的田园山水审美观与梭罗荒野审美之间的相似性②;还有的将梭罗的散文与当代中国生态作家张炜的散文进行比较,发现张炜生态散文中传达的荒野价值与野地情结不仅仅受到其地域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受到梭罗的重要影响③。这些论文几乎都以梭罗为中心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作家进行对比,似乎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观点,但是他们将美国荒野文学置于比较视野的做法,也算是一个有意义的创新。甚至还有学者从生态审美出发,结合美国荒野文学的分析,给当今的生态旅游提出对策④。暂且不说着这种对策是否实用,但是这种做法实在是文学批评上一个重要的进步,让文学批评从多年以来的象牙之塔走出来进入社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endprint
近年来,中国出版的两部专著也对美国荒野文学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一部是《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美国环境文学的两个维度》,这部书从环境文学的定义以及美国环境文学的源起出发,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美国荒野文学,指出在当今实际荒野几乎消失殆尽的情况下,美国荒野文学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从真正的荒野自然转向城市文明中的毒物描写,随着实际荒野的消失,荒野的象征意义也由双重变为单一,由原来的活力与荒芜、机会与危险合一的矛盾体转变成为荒芜与危险的单一体⑤。另一部《荒野图景》探讨的是受到欧洲文化传统影下的风景观在美国特殊的文化成长出来的审美观念——“荒野”。作者由美国艺术家笔下的荒野写起,进而探讨荒野在美国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表现,借用“荒野”这个文化符号强调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⑥。本书补充了学界对于美国文化的创造性理解,并且指出欧洲风景人文传统影响之外的美国风景画,在荒野的审美观下达到的特殊成就,对艺术史和对文化艺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美国荒野文学之于美国荒野保护
通过肯定荒野的美学价值,唤醒民众对于荒野的关注与了解,美国荒野文学推动了美国的荒野保护运动。此外,从经济适用的角度或是从文化殖民的角度看,美国荒野文学在某些批评家的手中成为反对荒野保护的武器。但总的来说,在环境保护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同时也在美国荒野文学与艺术的传播和推动之下,赞同荒野保护的观点既受到美国大众的接受,又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因此保护荒野成为美国20世纪直至今日的主要声音。
首先,热爱美国自然的文人和艺术家们从美学的角度肯定了荒野的美学价值,从而推动与传播荒野保护的观念。“早期采用采用原始主题的实验者们——如梭罗、梅尔维尔和惠特曼,他们为这种对野蛮文化的兴趣的增长提供了直接的文学背景”⑦。惠特曼在诗句中说道:“这个友好的、飘飘然的野蛮人,他是谁?他在等待文明,还是已经超越了它并掌控者它?”将荒野之美推向顶峰者当数约翰·缪尔,他在美国超验论的浸润下,创立了一种赞美荒野的风格,在他看来,荒野是美与精神事实的源泉。1914年,当他去世时,他赢得了“美国最伟大的自然爱好者和所有我们户外信条预言者中最痴迷的一位”的声誉①。接下来,荒野文学在美国异常流行,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埃德加·赖斯·伯勒斯的《人猿泰山》将荒野爱好推广到普通民众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直接促成了美国20世纪初的荒野热潮。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荒野保护日趋理性与成熟。一方面,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通过划定国家公园等方式来保护实际荒野的行动虽然仍在继续,但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其管理理念与加强工作规范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实际荒野几乎消失殆尽,人们在抓紧保护现存荒野的同时,开始更多地思考荒野的潜在价值与意义,并试图从认识论的层面上转变人们对于荒野的理解,从而可以做到在现代化社会中找到如荒野中存在的野性与活力。很多学者与文人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20世纪美国文学中荒野自然文学的欣欣向荣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荒野仍然是作家们和诗人们热爱的主题,不过比起此前的荒野文学,这些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些转变。首先,比起此前普遍将荒野理想化的做法,當代作家和诗人们更愿意直接而客观地表现荒野的美好与可怖,约翰·海恩斯(John Haines, 1924—2011)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他通过诗歌与散文的方式记录他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十几年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向人们呈现由荒野之美与荒野之怖交织而成的荒野之魅。其次,在生态学被广泛接受的背景下,比起此前对待荒野表现出的功利态度,当代作家和诗人们更多地关注荒野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试图从伦理学与美学的角度肯定荒野的价值所在,奥尔多·利奥波德所倡导的“土地伦理”②被学界广泛接受,罗尔斯顿提出的“美学走向荒野”③也成为事实。最后,对于荒野的理解,比起此前将之视为一片特定区域,当代的作家与诗人们更愿意将之视为一种状态,甚至是一种心态,诸如加里·斯奈德等当代大诗人将荒野的本质视为一种带来生命力与美感的“野性”,从此“荒野”(wilderness)变成了“野性”(wildness),甚至号召人们通过在“自家的后院发现野性”的方法来保存荒野。
说到荒野保护,当然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一方面是来自欧洲田园传统的反对,另一方面则是来自第三世界后殖民理论者的反对。持欧洲田园传统的罗伯特·沃尼克(Robert Wernick)认为:“一切德行都依赖于将自然和人类内心的荒野力量击退,并让它无处可去。”和潮汐一样,文明也会退却,因而“人一定要努力控制敌对的力量:野性”④。不过,沃尼克似乎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处于敌对关系的荒野与人上,没有考虑到人与荒野其实都是这个星球上的一部分,有着共联共生的关系。另外一位较为温和的田园派代表人物勒内·杜博斯(Rene Dubos),则想要一个由人类控制的花园式地球。他指出:“某些最受我们赞美的景观是环境退化的结果。”⑤他用自己的祖国法国北部来做这个环境的例子,人类在那里居住了两千多年,创造了一种“如艺术品般”的“半人工景观”。杜博思这种观点似乎显得更为可取,毕竟不论是文明的发展还是保护荒野,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不过当他发出反对之声时似乎错误地理解了荒野保护的内涵,他将荒野保护与回归原始生活等同起来,因而提出借助技术将荒野改造的理念。可实际上,保护荒野其实是当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承担着最大责任时,对整个星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种理性的规划。
当20世纪后半叶生态思想已经传遍世界并深入人心之时,还有人对美国保护荒野的主流思想提出质疑,其中最重要的反对之声来自后殖民环境批评的观点。他们认为,自然是一种媒介,可以通过自然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自然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人类的历史,因而提倡关注地球上的殖民暴力史。他们还认为,美国主流所认同的荒野保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殖民主义,没有考虑人类社会当中的不平等因素①。他们指出:“享受自然是消费型社会中的必不可缺的部分”,“建立无人的荒野保护区只是对精英阶级的游客有益,而对于当地人们及其地位毫无作用”②。endprint
的确,后殖民的这种观点让我们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理解自然,提醒人们在保护环境、保护荒野时也更多地考虑历史因素与各个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和利益。比如,关于早期将印第安人视为荒野一部分的观点得到重新审视,人们转而向拥有古老文化的印第安人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但这并不妨碍荒野保护这件事本身,只是让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同时探究其历史的原因并将之考虑进来,以便作出更为公平和明智的决策。然而,这种反对之声在美国显得极其微弱。一方面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就是建立在新大陆的荒野实际之上,荒野之于美国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美国急于摆脱欧洲的控制和影响,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荒野、边疆这一类独具美國特色的词汇成为他们的首选。最后,当工业化与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类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怀念自然、回归自然的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荒野保护也就很自然地得到大部分美国学者与民众的支持。
五、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荒野之于美国的建国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实际作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荒野是令美国从旧大陆文化影响中脱离出来的重要因素。非常自然地,荒野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和传统。随着20世纪自然文学的形成和崛起,荒野文学也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类别。关于美国荒野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美国荒野文学如何帮助形成美国荒野思想体系;二是关于美国荒野文学如何表达和呈现美国实际荒野,并从象征的层面为读者和民众提供对于荒野的理解和诠释;三是关于美国荒野文学与美国荒野保护运动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由于荒野之于美国的特殊地位与特殊意义,这几个方面关于美国荒野文学的探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特别注重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首先,美国荒野文学对于美国荒野思想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广泛而深入,涉及各个时期、各种文学类别的美国文学。有的追溯美国寻求文化独立过程中荒野文学的作用,有的指出荒野与美国文化和思想特色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借助美国荒野文学的发展线索来探索美国荒野保护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这方面的著作,如《荒野与美国思想》之所以成为屡印不衰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它将美国荒野文学与美国荒野现实结合起来考察,指出荒野之于美国思想与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荒野文学对美国实际荒野的描述与诠释,也帮助美国民众跳出实用主义的圈子,更加全面地理解荒野的意义和价值。这方面研究的作用,就是将文学中隐晦的表达与含义深挖出来,并公之于众,起到引导公众意识直至行为的作用。最后,关于美国荒野文学与荒野保护运动之间的关系,有的研究通过高举文学中体现的荒野的美学价值,以及文人对荒野保护运动的参与,来推动荒野保护运动;有的研究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国别与民族的角度来声讨荒野文学的作者们的政治立场,从而将荒野保护运动视为有利于某些精英阶层的、带有偏见的政治运动。
然而,20世纪以来,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物质荒野本身以及对荒野的定义都在发生变化。实际存在的物质荒野在当今这个人类影响无处不在的人类世(anthropocene era)①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因而“荒野”一词的所指逐渐由一片特定的区域(wilderness)滑向一种特定的状态(wildness)。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荒野文学不但没有随着荒野的消失而衰落,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讨论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缘由倒反显得更有意义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崛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类与荒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开始得到重新解读,而解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造成当今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美国荒野文学研究与现实有效结合起来,当代的荒野文学研究可以朝着这几个方向进行:首先,由于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这一时期的荒野文学研究需要更多地突出全球化视野,也就是研究者们需要更多地吸收多元的自然观点来重新审视美国的荒野文学;其次,在学科分化已经达到极致的年代,这一时期的荒野文学研究应该更多地体现跨学科、跨文化的特征,有很多文学家也在其作品中学会借鉴生态学、环境学科学知识,吸收东方宗教文化思想等,因此我们也可以更多地从政治、经济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