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带来的提示
2017-10-28葛均波
葛均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
大数据精简了人们的生活,而在医学领域,大数据给医学研究带来更多参考和提示。在今年5月份的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发布了一项重要内容,即《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以下简称“指数”),它包含什么内容?对我国的心血管防治有何意义?
我国首个心血管健康指数“大数据”
心血管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目前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等,并且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心血管病的治疗费用也在快速增长。显然,心血管病的防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如何实现心血管病患病率的“拐点”,将其不断上升的趋势遏制,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心血管健康指数的建立,能够反映全国及地区人群的整体心血管健康状态,了解其流行和发展趋势,为个人、医生、政府、国家等提供参考依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因此,耗时1年、联动多部门共同建立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出炉”了。
带来的提示
1.全面了解我国心血管健康状况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包含了5大维度: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心血管病救治情况、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同时,又将这5大维度细分成52个指标,如心血管疾病流行维度,细分为早死亡概率、患病率等5项指标;危险因素暴露维度下设行为、代谢性指标、PM2.5浓度等11项指标;危险因素防控维度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成功
心血管病的发生是凶猛的,却是可以预防的,不仅公众要提高自己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落实自身,促进心血管健康。同时,通过《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了解我国的心血管病流行状况,寻找和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早日实现心血管病的患病“拐点”。
全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本期策划——“心脏智商测试”您能得几分
2017-NO.10 家庭用药 7
轻化,素食已经逐渐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早在2013年研究者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低大约三成,因此素食者被认为比荤食者更健康。
但也有最新研究发现,相较于素食者来说,吃肉者在10年内的心脏病发生比例并未显著增加。素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对心脏的益处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素食者患肥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比率低,可能使得心脏病发病率降低,但这也可能是因为素食者常常比较年轻且是女性,而这类人群心脏病的风险本来就较低。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素食虽然可以包含除维生素B12以外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但这对素食的种类及摄入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只吃萝卜、白菜可能会缺少多种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而引起贫血等全身系统疾病,也不利于心脏的正常工作。
因此,荤素搭配,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只吃萝卜、白菜和只吃牛肉、鸡蛋都不值得推荐。适当减少,而非绝对不吃肉食对于现代城市人而言更有利于心脏。
心脏更爱动物脂肪还是植物脂肪
动物脂肪在室温下呈固体状态,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如猪油含饱和脂肪酸43.2%,牛油为61.8%,羊油为57.3%。饱和脂肪酸过量摄入,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胆固醇升高,因此应少食用动物脂肪。但是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可预防心血管病。
那应该如何挑选心脏“偏好”的脂肪呢?对于不爱吃肉的人群又该怎么办呢?事实上,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如:
高不饱和脂肪食物 特别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对高密度脂蛋白产生积极的作用,ω-3 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鱼类产品(如鲑鱼、鳕鱼等)和某些坚果、种子。
可溶性纤维 每天至少两份可溶性纤维的饮食。可溶性纤维存在于燕麦、燕麦麸、糙米、苹果、葡萄、柑橘类水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