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中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2017-10-27赵珧冰刘亚
赵珧冰+刘亚
摘要: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一批大量的高素质的、具有桥梁施工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而桥梁施工作为桥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意义重大。近年来在桥梁施工中,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桥梁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损失惨重。因此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加强学生安全生产教育变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桥梁施工;安全生产;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199-02
改革开放至今将近四十年了,我国桥梁工程在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至2012年底,我国的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已分别建成71.3万座和5.8万座[1]。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和铁路领域的桥梁建设数量和规模仍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国家在桥梁建设上仍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大量具有桥梁施工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2]。大学本科教学中开设的桥梁施工课程,是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桥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的施工技术,全面提高分析和处理桥梁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能力[3]。
现阶段大部分桥梁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将进入桥梁施工单位或相关单位,因此桥梁施工课程的教学以及学习情况将影响到毕业生在施工企业的工作能力及其将来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在用人单位中的声誉。近年来在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材建设与现有施工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以及实践教学明显不足等。然而随着经济大规模增长,桥梁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也随之飞速发展,施工中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让人痛心的同时,不禁反思如何在桥梁施工的课程学习中加强对学生安全生产意识的强化教育。
一、桥梁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及分析
导致桥梁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有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拆除、爆破工程等。
总体而言,对于上述分部分项工程而言,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施工安全意识欠缺或淡薄,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管不严,有法有规不依,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其次施工组织管理不力,安全生产失去有效控制;有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混乱,专项施工工程未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最后施工方式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4]。
比如:2001年7月17号,上海沪东某造船厂的600t、170m的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其中包含科研单位的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以及在读博士1人,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该起特大安全事故是由于吊裝施工方案不完善,吊装过程中违规指挥、操作,现场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而导致。此外在国内最大跨度的斜拉桥苏通大桥的施工过程中,2006年2月8号,施工单位进行移动模架作业时,36号桥墩处发生一起重大意外工伤事故,大桥牛腿突然脱落,模架坠落,最终导致3人死亡。据报道称,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连接销轴断裂,焊接工艺不当,造成该轴脆性断裂。发生在2007年8月13日的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最终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将近4000万元。该起特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的强度没有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整体强度,影响其整体性。随着上部荷载不断增加,拱桥腹拱下的拱脚区域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座即将通车的大桥迅速坍塌。
二、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1.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桥梁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必须通过图片、视频、PPT等方式,结合大量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才能使得学生对于桥梁施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安全生产,随着近些年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施工安全事故的案例也在不断更新。因此针对不同的事故根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事故的成因、后果以及解决的办法,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从不同的角度去让学生增强对桥梁施工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施工事故可以利用虚拟环境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演示,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隐患。
2.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繁多,针对施工安全等方面也是有很多规程,比如《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事实上,绝大部分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没有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相关责任人法律意识淡漠,最终的结果就是面临牢狱之灾、降职和罚款等各类处罚。此外现有的注册工程师考试(结构、岩土等)、建造师考试、职称考试等,都有部分涉及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考题,可见国家各级部门在施工安全生产上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保证其走入工作岗位后懂法守法,意义非常重大。此外可以在施工课程的考核中,单独增加法律法规的相关考题,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保证施工安全。
3.考核方式多样化。桥梁施工课程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毕竟这门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紧密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首先可以采用换位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进行小范围讲课,讲课的范围主要针对桥梁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分析和总结。这种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桥梁施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查询和总结资料、制作课件以及讲座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更清晰认识桥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可以采用小论文的形式,根据桥梁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类型,找到具体的相关事故案例,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最后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针对一个拟定的完整的桥梁施工项目,按照项目部的构成成立不同的生产部门,学生按照部门的职责设置相应的岗位。每个学生从测量员、安检员、实验员和技术员等岗位,针对桥梁施工的技术特点,基于施工规范和要求,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和制度。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积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解决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让学生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4.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承担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多可能实际工程经验并不丰富,另一方面现在极力提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因此可以将桥梁施工的课堂搬到施工现场,让学生真正处在一个施工环境中,去切身体会和感受。通过施工现场工程师的讲解,认识和了解施工现场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也可以邀请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来课堂讲座,针对桥梁施工中重大危险源和风险识别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施工现场着重应该注意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懂安全,然后才能更好的管理施工现场。讲授桥梁施工技术的同时,进一步给学生灌输和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
三、结论
桥梁施工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核心课,基于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典型的桥梁施工安全事故让学生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增加案例教学、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改革考核方式以及与施工单位合作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安全生产观念,让学生对于安全有敬畏意识,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陈红燕,陈磊,康军.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5):1-96.
[2]王超.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0):231-232.
[3]吴金荣.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80-81.
[4]谢洪波,王国良.钢管支模架在桥梁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公路,2010,9(9):175-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