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摹大师作品促使幼儿合理表达情绪探析

2017-10-27王春红

成才之路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临摹美术教学调控

王春红

摘 要: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就临摹大师作品对幼儿情绪表达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旨在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正确运用,以促使幼儿合理表达情绪,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术教学;临摹;大师作品;幼儿;情绪;调控

中图分类号:G610;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77-01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加强心理咨询服务,能为学生创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而幼儿阶段是情感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幼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过程直接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影响。临摹大师作品,有利于促使幼儿合理地表达情绪。本文从幼儿情绪表达现状及成因、幼儿情绪对其成长的影响、临摹大师作品促使幼儿合理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情绪表达现状及成因

成熟的人永远需要两种能力:好好说话,情绪稳定。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曾在《思想家》中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他们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了自私、叛逆,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喊大叫、满地打滚,情绪特别容易冲动也极不稳定的坏毛病;也有部分幼儿情绪控制能力较弱,他们的情绪会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而且善于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表现。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使幼儿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压抑,其情绪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一些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根本就不重视,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情绪对其成长的影响

情绪对幼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幼儿的行为。良好的情绪是幼儿友好交往的前提,是智力开发的保证;而不健康的情绪会引发幼儿很多不良的行为。5岁~6岁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向内隐性发展。他们不仅积极提问,还能主动寻求答案,会因为得到答案而感到满足与快乐,喜欢智力游戏与创造型活动。而幼儿绘画就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活动。著名教育家迪斯特·佛赫说:儿童画一小时获得的效益,比阅读九小时的书本所获得的收益还多。

情绪对健康影响非常大,教师要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的保育员,还是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引导者和管控者。教师要给幼儿以良好的情绪示范,为幼儿创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幼儿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教师要培养幼儿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经常向幼儿提出纪律要求和讲解活动规则,使幼儿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疏散。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管控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表达。要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没有过大的思想压力。要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并允许幼儿适当进行宣泄,让幼儿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三、临摹大师作品,促使幼儿合理表达情绪

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适时介绍大师生平及作品,使幼儿对大师有初步的了解,感受大师的绘画风格,从中接受教育和得到美的享受。伴随成长,幼儿对爱的理解和美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的体会。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大师作品的美感是历经长久时间沉淀下来的。大师们作品的风格所体现的自由、创造力、无拘无束、轻快、激情,正好和幼儿的天性及个性是相通的。正如毕加索所说: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临摹大师作品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更易于促使幼儿合理表达情绪。当幼儿对临摹大师作品发生兴趣时,教师应及时、适度地给予表扬,并在恰当的时候介绍大师的生平,让幼儿对大师充满敬佩之情。这样,能为幼儿树立行为榜样,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他们。

相对于成人,有些幼儿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刚才还兴高采烈,转眼间就可能发脾气。每次临摹大师作品活动前,教师要让幼儿忘掉不高兴的事情,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暖、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并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进行情感上的安慰和疏通。这样,孩子在绘画的时候,就会非常认真,全身心地投入。当他们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一边时,良好的情绪就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和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会得到进一步增强。比如,临摹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还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凡·高用激情的笔触表现他内心的渴望和情感,孩子们也都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情感世界中。虽然他们每个人画的都不一样,甚至有些幼儿的作品画面幼稚、线条简单,但是每一幅作品都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因为那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幼儿在临摹大师作品中,稳定了情绪,积淀了情感。

四、结束语

让幼儿从小就接触到绘画经典,与大师作品进行接触和对话,进行情感交流,能开阔他们的眼界,使幼儿的绘画起点更高。在临摹大师作品的过程中,幼儿不但发展了绘画语言,而且还感受到愉悦,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心理得到了满足,继而产生了成就感。幼儿通过美术进行情绪情感的表达,能为其健康成长及形成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宾,闵兰斌.3~4歲幼儿的绘画特点及其教学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2(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摹美术教学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