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

2017-10-27曾红梅

成才之路 2017年25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实践活动写作

曾红梅

摘 要:加强语文阅读和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措施。文章从如何加强语文阅读和实践活动着手,提出以践增情、以读学写、以读促写的思路。认为教师要经常组织生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写作情感;增加学生课内课外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深入进行阅读和实践活动,督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习惯。

关键词:语言教学;阅读;实践活动;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49-02

语文阅读和实践活动是學生与文本进行沟通的桥梁,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石。丰富的课内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帮助,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精彩的生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从如何加强语文阅读和实践活动着手,提出以践增情、以读学写、以读促写的思路,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提供参考。

一、组织生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写作情感(以践增情)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状况,给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困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这说明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即文章是生活的写照。如果教师将学生禁锢在狭小的课堂里,学生写出的作文很容易和生活脱轨,不切实际。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体验生活和观察生活之后,学生的认识才更加深刻,感情才更加真实。

1. 家庭实践活动

家是港湾,是摇篮。父母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付出关爱,但有些学生未能真正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未能感知亲情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演家长角色,体会父母在单位辛勤工作、回到家还要承担家务忙这忙那的辛苦,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孝顺父母。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文章。因为有了生活实践的亲身体会,学生的文章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

2. 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打开一扇接触社会生活的窗口。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明白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要学会保护美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让学生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重要的节假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体验一些老人生活的不便和精神的孤独;在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野炊、学做交通管理员等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体会活动的乐趣。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挖掘,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感知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所思所想。例如,参加“学做交通管理员”的课外实践活动之后,有些学生在日记中细致地描写交通的拥堵场面,有些学生描写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辛苦,还有一些学生抒写对遵守交通规则的认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二、增加学生课内课外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以读学写)

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阅读的重要价值。教师要注重增加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

1. 课内阅读

写作是一项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储备。对刚接触语文知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知识储备一般处于较空白的状态,这就需要他们不断积累。学生校内学习时间一般都比课外学习时间长,因此,课堂教学非常重要。语文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本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积累更多的词语、句法、修辞手段,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比如,可以布置学生背诵精美的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熟读背诵是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与背诵,能给学生的素材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科书中选用了很多优秀的文章,文章体裁多样,描述方法多元,是很好的写作范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多读多背。

例如,《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文生动地描述了怀特森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真理、敢于怀疑的故事,文章告诉人们:每个人讲的话都不一定是正确的,要有敢于怀疑与探索的“新怀疑主义”精神。这篇文章粗看只是一篇描写老师的叙事体裁的文章,但细读才发现内涵极其丰富。在上这一课时,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把握文章里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对“新怀疑主义”进行讨论,学生就会大受启发,转变奉老师所言为“圣旨”的传统观念,甚至跃跃欲试,急于表达内心对一些问题和现象的看法。这时,教师只需稍加引导,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进行阐述,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深刻地体会课文语言的魅力,并且善于加以灵活利用,那么作文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

2. 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在“阶段性目标”中对阅读量和背诵课文篇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虽然课内阅读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作用,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本无法涵盖各门学科丰富的文化知识,仅靠阅读课本也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因此,扩展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可以设立班级图书角、每周设定课外阅读时间、开展每月阅读大王评比比赛、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例如,学生学习《武松打虎》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拓展课外阅读时,除了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之外,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也非常重要。阅读方法可以分为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和摘录批注法,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要充分把握这些阅读方法。比如,基于写作或者学习需求的时候,可以运用选读法,选取部分篇章进行阅读;而一些重点文章,要全身心地认真精读;当要求在最快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时,可以选择速读法;一些名言警句或者精彩的内容,可以进行摘抄。要指导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素材库,进行反复的朗读或者记忆,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发生。

三、引导学生深入进行阅读和实践活动,督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习惯(以读促写)

要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仅仅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和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属于素材的积累和情感的凝聚,写作的前提在于“写”,没有写作的阅读教学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通过让学生写作,教师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把握和运用能力。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让学生进行仿写。要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练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作练习的过程要注重循序渐进,由简单至复杂,由浅至深,由局部至整体。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先让他们进行简单的造句练习,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整篇文章布局合理,叙事有条理。要多选择一些和学生生活实际贴切的选题,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和生活实践结合,是素材和情感积累的基石。要多开展生活实践和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素材和情感,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写作。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由简至繁、由浅至深、从仿至新,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亢丽.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

[2]秦俊巧.语文阅读的重要性[J].语文建设,2012(08).

[3]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4]王改凤.谈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6(09).

[5]郭焕平.谈谈阅读对小学生作文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实践活动写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