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创作:由“脸谱”而“变脸”

2017-10-27何炜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脸谱小说创作

何炜

【技法阐释】

大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高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我们学生在习作时,完全可以借鉴、仿效经典文章,进行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已有经典素材,进行二次创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次创作,又称再创作,是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图像、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二次创作包括了仿作、改编、引用并加以发挥等创作模式。二次创作并不是把别人的作品剽窃回来,当成是自己的;相反,二次创作是明显地以某作品为基调来改编、仿作或加以发展,它的引用及改变意味是很明显的。而这些作品则称为“二次创作物”。它的目的不是把现存作品或创意,声称成自己的创作,而是明显地以他作,来使作者的创意及意义有更佳的发挥,达致更好的创作效果。

其实,这种二次创作古来有之,与跟古人所谓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技法极为相似。“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强调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黄庭坚《答洪驹父书》)黄庭坚认为杜甫、韩愈诗文,有着深厚的学识底蕴,他们的文章字字有来历。将古人的陈旧言辞进行化用,也能如灵丹妙药,点化出精妙的新意。

“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惠洪《冷斋夜话》)所谓“换骨法”,即不改变原作的诗意,而创造新鲜工整的语辞,提炼更为精彩的诗境。一般认为,“点铁成金”,是师前人之辞;“夺胎换骨”,是师前人之意。

二次创作,最精彩的如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变为金院本《西厢记诸宫调》,而至于元杂剧《西厢记》;而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创作,最早最著名的是白居易诗歌《长恨歌》,继而陈鸿的唐传奇《长恨歌传》,到元朝变为《梧桐雨》而至于清朝洪昇戏曲《长生殿》。学生虽不能人人做到“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但进行有效的二次创作,的确可以尝试一番,有时可能会有意外之喜。

【名家示范】

脸谱

聂鑫森

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专画舞台布景的,山啊,水啊,亭台楼阁啊,画得活灵活现。这个行当,圈内人叫作“舞美”。他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脸黑且窄长,配着小眼睛、塌鼻子、大嘴巴,论长相还真上不得台面。

他爹马正雄虽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爱看戏,爱谈戏,也爱唱几嗓子花脸戏。这种家风对马悦然潜移默化,但他更钟情那些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形形色色的脸谱。在小学和中学,他的美术成绩总是被同学称赞。后来他考上了省戏剧学院的舞美系,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故乡的湘江京剧团工作。

马正雄高兴,儿子到底与梨园行沾点儿边了。马悦然也高兴,可以近距离地研究京剧脸谱的画法,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舞美”忙在平日,演出时倒很轻松。但马悦然总是和演员一样,准时进入后台,为的是看生、旦、净、丑和跑龙套的怎么化妆,怎么勾脸,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散戏后他回到家里,再根据记忆画出谱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渐渐地,他“登堂入室”了。

脸谱在图案结构上,分整脸、六分脸、三块瓦、十字门、碎脸、无双脸、歪脸、揉脸、花脸、精灵脸……在色彩上,归类为红、粉红、紫、黑、油白、蓝、黄、青、金、赭、灰等等。还有眉、眼窝、鼻窝、脑门、嘴,各种各样的画法,他都懂。

在家休息的日子,他会忍不住对着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勾勾画画。他的脸,最适于画丑行的角色:蒋干、时迁、胡里、陶洪……马正雄也是个热心人,看了总是喊“好”,还会求儿子给他画《坐寨盗马》中窦尔敦的脸,然后得意地唱:“将酒宴摆至聚义厅上……”

1966年冬,马悦然28岁,结了婚,只是还没有孩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个小巷中的小院落,关上门,自成一个天地。

京剧团早就不演戏了,有身份的主角、配角都成了“牛鬼蛇神”,扫地、清理厕所、接受批斗、写检讨。马悦然出身好,又没有成名成家,而且做事扎实,不喜欢多说话,被拉进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了看守、监管这群人的骨干力量。

马正雄说:“可不能作孽,睁一眼闭一眼吧。不能骂,更不能打,多關照他们。将来,老百姓不看戏了?我才不相信!”

马悦然连连点头,说:“爹,我记住了。”

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是文化局派来的,叫吴廉。他忽然想出了新招:要押解这些“牛鬼蛇神”游街,而且必须化妆、勾脸,还规定脸谱越丑越难看越好。现场的总监,指定是马悦然。还交代,如果谁抵制,就由马悦然强行给他们化妆、勾脸。

又丑又恐怖,是神灵鬼怪的脸谱,《西游记》中的金钱豹、《探阴山》中的油流鬼……还有丑行的脸谱,《巴骆和》中的胡里、《时迁盗鸡》中的时迁……

这些人是马悦然的前辈、同事,一个个古道热肠、技艺高超,能勾画这样的脸吗?那是对好人、对艺术的亵渎,他不能这么干!

马悦然把这事告诉了爹。

马正雄一拍桌子,吼道:“这些狗杂种,居然想出这样的坏主意,缺德!可这些名角如果硬扛,会遭更大的罪。你不是总监吗?你让他们勾画别的脸谱,梨园行得有自尊。出了事,你担着,你是工人阶级的子弟,能把你怎么样?”

这个上午,被点了名去游街的人,早早来到办公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每个桌子上早备好白粉、胭脂、油彩、画笔。

马悦然让人把门关了,然后沉重地对各位说:“生活中,你们不是小丑,不是鬼怪,你们应该有本色行当的脸谱,想怎么勾画就怎么勾画,这是我允许的!唉,我们这几个前来督促的人,也商量好了,和各位都是一出戏里的人物,也同样化妆、勾脸!不过,我们原本担当的就是小丑角色,所以一律的丑行脸谱。大家加紧吧,然后游街去!”endprint

一片寂静后,各处便响起细碎的声音。

生行中的诸葛亮、关羽、海瑞,旦行中的余太君、李慧娘、窦娥,净行中的廉颇、姚期、窦尔敦、焦赞。但没有丑行中的人物,谁愿意勾画呢,不如暂入另外的行当。

马悦然和几个本可以不化妆、勾脸的人,倒真的成了粉墨登场的小丑!他成了《问樵闹府》中的老樵夫,角色属于丑行,老脸上双眉如飞蛾展翅,面纹好似游鱼摆尾,行话是“腰子粉脸、棒槌眉、老脸纹”,再戴上毡笠,挂上髯口,真可谓阅尽沧桑。

他站起来,问道:“各位方家,我的脸勾画得如何?”

众人左看右看,喊起“好”来,声音又焦又脆。

催促的擂门声咚咚乱响。

门打开了。

马悦然迎上去,笔直地立在吴廉跟前。

吴廉惊诧地问:“你,还有其他监督的人,怎么化妆、勾脸了?”

“这样热闹些!”

“他们都成了正人君子,你们倒成小丑了?”

“都是我安排的。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

“胡闹!”

吴廉一甩手,气呼呼地走了。

游街的事,还搞得下去吗?无疾而终!

但此后,马悦然被开除出“造反派”队伍了,吴廉当然也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他成了一个谁也管不着的“逍遥派”,有的是时间去琢磨脸谱,其喜洋洋者矣。

马正雄说:“儿子,老爹嫉妒你,啥事不干,成天弄的就是京剧脸谱。脸谱好,有定式,不会变得让人不认识。”

“爹,我懂你的话。再苦再难,人不能变心、变脸,这叫万变不离其‘谱。”

“这才是句人话哩!”

[点评]小说《脸谱》以小见大,把一个常见的极小的“画脸”的故事,设置在文革时期特殊年代的大背景下,时代特色极为鲜明。这种写法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马悦然的父亲马正雄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影响了儿子的性格和爱好。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很重要,对马悦然形象的塑造起了衬托作用。马悦然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认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洞察世事,有独立的判断;有灵活机动的策略。

小说的主体写的是马悦然在文革时期“画脸”的故事,而从表面上看,小说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跟故事主体,好似不相关联,但是我们切不可以删去,它交代了马悦然性格的形成原因之一——父亲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展现马悦然爱好画脸谱,为下文他被吴廉安排替艺术家化妆、勾脸做铺垫。还有助于表现小说主旨:“再苦再难,人不能变心”,这叫万变不离其“谱”。

【佳作展示】

变脸

扬州一考生

窗外批斗会的高音喇叭声仍刺着郝翔的耳膜,他将浸满手心汗渍的红宝书摔在桌子上,解开勒得紧紧的皮带,终于松了口气,疲倦地倒在床上。

批斗会上扑跃的火焰透过窗楹在床边挂着的两个变脸脸谱上跳跃。一个是关羽的红脸,一个是油流鬼的花脸。郝翔躲开了视线。这些都是他师父刻的变脸的行当,本是戏班主叫他刻的。郝翔看向墙角灰暗的小火炉,恍惚间火苗跳跃,师父躬着的背影还在火炉旁,那手红肿皲裂………他闭上了眼睛。

窗外喇叭声渐渐息了,郝翔脑中的声浪却越发明晰,昔日的熟人挚友如同变脸般换了个人,狂热的激情炙烤裹挟着他。他听见喇叭中尖厉的呼唱,大师兄指着师父的怒骂,以及自己在高台上的嗫嚅。还有师父最后对他轻轻的一句:

“你换脸谱呐。”

郝翔睁眼看到床边油流鬼惨白的脸谱,哀叫一声。他蜷起来,将脸埋在手心里,孩子一般地啜泣起来:“我也不想的……我不想变……可如果不这样,就轮到我了呀……”

郝翔不知怎么睡着的。梦中,他仿佛戴了个油流鬼的脸谱,如同一张灰色的大网窒得他无法呼吸。他挣扎着扯开,梦醒了。

睁眼,师父这一众原本光鲜的角儿站在门旁。青衣,老旦,老生……他们的脸上都结着血痂。

“他们要毁了梨园的变脸。”师父面无表情,“叫你看着,给我们画上丑角脸谱游街。”

郝翔木木地应着。《西游记》里的金钱豹,芝麻官县太爷……一众精怪花脸。师父用受伤的手抖抖地描油彩。郝翔走过去,抿着嘴帮他描。落在师父脸上一笔,他的手抖了,为师父描上了黑眼圈………郝翔抽泣起来,他摔了油彩盘,又冲到床边,摔了油流鬼的花脸。他沙哑着嗓子说:“大伙儿别描了,描生行旦行吧,让他们好好看着梨园。丑角我描,我和你们一起走。”

师父微笑了:“脸谱無谱,人心有谱。外行变脸才红白脸变换,有谱的人只走生行。我给你描窦尔敦吧。”

“外变我不变,心定我为一。”大伙儿笑了,又念起了祖师爷的训诫和《坐寨盗马》中窦尔敦的唱词:“——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疲惫的郝翔也笑了,应合着“聚义厅上——!”他又狠狠地,肯定地重复了一遍:“聚义厅上——!”

[点 评]这是2017年3月扬州、南通、泰州、淮安四市联考高三“二模”的考场作文。作文材料是:(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可见,考生的变通能力之强。

初看这篇记叙文,更好似一篇精美绝伦的创作型微型小说。文章开篇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扣人心弦,让人在紧张的氛围中,又想快速地知道下面的情节发展。文章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精练,叙事精当,不拖泥带水,前后文形成极大的张力,让人拍案叫绝。因此,阅卷时有很多老师不相信这篇文章是学生考场作文,而是有所准备的。更甚至有老师认为是抄袭而来,他们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原作的影子。

但仔细想想,这篇考场佳作与聂鑫森的《脸谱》,其实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

大家知道,高考考场作文的字数一般都控制在800—900字之间,因此,要想以《脸谱》为素材,就必然要对原作进行大幅度删改,使得作文内容更为集中、紧凑。

作者二次创作后的文章《变脸》只有800余字,直接删去了原小说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大大压缩了原小说《脸谱》(总共近2000字)的内容,但设置的背景依然放在“文革”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者根据需要,去掉聂鑫森小说《脸谱》前面三分之一部分内容内容后,方便了二次创作,使得行文更为简洁,情节更为集中;删去内容后,这并不影响小说主人公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也不影响小说主旨。结尾卒章显志,突出创作后的主旨:“脸谱无谱,人心有谱。”

当然,作者的二次创作,并非对原小说的简单改变,而是遵循艺术的虚构。这个故事情节,跟很多文革的故事极为相似,似曾相识。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应该熟知有关文革的一些故事,不仅融入了《脸谱》,还可能融合了其他小说,如李碧华的《霸王别姬》,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伶人往事》,或其他写“文革”方面的诸多小说、散文精华,而最终熔为一炉,生发出《变脸》的新作。而《变脸》所写出郝翔的人物心理转变,更符合艺术真实、生活实际,或者说优于《脸谱》中的马悦然的比较单一平面化性格。原作一开始就站在“游街人”一方,似乎显得过于高大上,不能表现复杂社会的各种险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作者的二次创作,在小说艺术处理上,比较丰富地刻画了主人公一段心灵痛苦的变化过程,一种心灵抉择的蜕变。因而读者会被艺术感染,会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最终,这篇考场作文也感动了阅卷老师,一致被评为一类卷上,即67分以上(江苏高考作文70分)。

置身在后现代脉络中的今天,基于资讯爆炸后,造成人们对过去资讯、系统的瓦解,这促成了不论是商业作品,还是同人、自主的作品,都充满了二次创作的局面。二次创作的媒体,可以是动漫画、话剧、舞台剧、电影、电视节目、小说等许多不同媒体。二次创作并非抄袭现存作品,也不是剽窃别人的创意当成自己的作品,而是明显地,甚至刻意地,以某一个或某些作品为焦点,将它重新演绎出别的意义,瓦解原来的脉络、系统,以创出新的抒发,甚至颠覆。

因此,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美,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根据经典作品,借鉴经典,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熔于一炉,进行有效的二次创作,也可以产生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会炉火纯青,甚至更有深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脸谱小说创作
帖脸谱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做个脸谱迎『六一』
《一墙之隔》创作谈
灶王爷的“脸谱”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