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茶叶产业扶贫对策分析

2017-10-27古洁王利

当代农村财经 2017年9期
关键词:扶贫产业茶叶

古洁 王利

摘要: 茶叶产业是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省几个国定贫困县的优势产业。发展海南茶叶产业,是实现海南省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海南省发展茶叶产业所具备的优势,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等茶叶产业扶贫的对策。

关键词:茶叶;产业;扶贫

茶叶产业是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海南茶叶产业是实现海南省精准脱贫任务的重要途径。海南省2016年9月印发的《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6〕226号)提出:到2018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海南省37.8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巩固提升的目标。

一、海南省贫困地区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分析

海南岛位于赤道两侧,北纬18°10′~20°10′,东经108°31′~110°03′,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茶区,也是我国新兴茶区热带茶树生态最优良的地方。海南茶叶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云南大叶、海南大叶、水仙、祁门、奇兰、福鼎大白、福云六号等名优茶叶品种。全省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8000亩,产量980吨,年销售额上亿元,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

(一)海南茶叶产业在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

2015 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 910.82 万人,农村人口比重为44.88%,其中贫困人口 47.7 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7.3万人。海南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五指山、临高、白沙、保亭、琼中和儋州等市县,这些地方是全省主要茶业种植区,虽然茶叶种植规模不大,但亩均效益达 2000 元以上,且市场销售情况较好。

海南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新建绿茶种植生产基地,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水平。茶叶产业具有周期短、效益高、市场需求潜力大、劳动力需求大的特点,五指山市和白沙县茶都选定茶叶作为扶贫工作重点推进产业,两市都有发展茶叶产业的地利优势,气候十分适宜茶叶产业的发展,当地劳动力资源也较丰富,适合茶叶产业的精耕细作。因此,发展茶叶产业对于增加贫困地区收入和促进精准扶贫效果意义重大。

海南省“ 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提出,要新建茶叶种植基地 2300亩,改造低产茶园,推广五指山红茶、白马岭野山茶等。

(二)海南茶叶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殊品质

“白沙绿茶”是全国每年最早上市的春茶,比内地的产茶区提早两个多月。享誉海南市场的“白沙绿茶”品牌,种植在70万年前形成的陨石坑内,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高标准的栽培技术,以富含52种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和口感,远销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市场供不应求。白沙县黎族青年农民符小芳,发动农民组建了白沙五里路有机茶合作社,探索利用陨石坑独特的地理条件种植有机绿茶,其亩产值达到4万元左右,是普通绿茶的一倍以上。目前,“五里路”有机茶荣获全国绿茶金奖,已取得欧盟与美国认证,填补了海南空白。

除“白沙绿茶”外,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的五指山市,依托热带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高海拔等优势, 种植野生海南大叶茶和金萱系列、紫鹃茶,茶叶注册商标有25个。由于五指山一带海拔较高,主峰海拔高达1158米,常年有云雾遮绕,这里生长的茶树历来是优质茶叶的加工原料,以其汤色美、口感佳、原生态、味甘爽、耐冲泡的品质特征享誉国内外。其中,白马岭茶叶基地开发的白马骏红、白马君红、白马雾珠等高山茶系列产品,坚持国家有机培植标准,以其丰富的氨基酸、酶类、芳香物质、多酚类和生物碱等,成为海南红茶第一品牌。2008年,白马岭的功夫红茶在海南茶事拍卖中拍出了每市斤2万元的高价。白马岭茶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海南省定为著名商标,成为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接待专用茶。

(三)增加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的重要途径

海南是岛屿经济体,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贫困人口外出打工的意愿不强、人数不多,就近就地脱贫就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海南省茶叶种植区都建在相对偏远的中部山区地区,这些地区恰好也是贫困人数比较多的地区。从区域上看,具有较好的重叠性,劳务帮扶可以使帮扶对象靠劳动脱贫致富,并通过学会各种技能,为贫困户通过自主劳动脱贫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近年来,海南省大力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场地、技术等难题。对创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不超过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期限最高为3年,大大促进了贫困人口在茶叶产业的自主创业。

二、海南省茶叶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茶叶产业体量较小,基础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

海南茶叶发展起步晚,过去一直是生产红茶供应出口,品牌知名度较低。由于海南山地较多,国家生态林保护红线控制等原因,与省外产茶大省相比,海南茶叶产业体量较小。相对于热带瓜果蔬菜地位优势,海南茶叶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低,既体现不出资源优势,也体现不出商品优势。此外,由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的山区和偏僻的村庄,大多数种茶区域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市场等建设不足,制作和研发能力也较弱,新品种和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薄弱,极大地限制了经营主体的帮扶作用。

(二)生产体制机制需要改变,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

目前,海南農垦集团占了海南茶叶生产的80%,由于生产体制机制限制,帮扶面有限。海南茶叶产业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数量很少,生产规模小,风险与利益分配不均衡,联结方式相对单一,没有建立稳定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人口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大部分贫困户主要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取收益,股份合作等帮扶方式较少,没有形成“造血”机制。endprint

(三)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技术培训普遍不足

海南贫困地区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致贫人口占87.21%,文盲半文盲的贫困人口占 12.79%。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低,居贫思富意识不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人口市场经济观念普遍淡薄。长期以来,针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不足,技术推广不足,缺乏到村到户的服务平台和为每个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科技培训、市场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再加上五指山、白沙、琼中都是国定的贫困县,多年来始终是扶贫重点地区,输血式的扶贫助长依赖思想,扶贫工作难度较大。

(四) 资金整合与投入不足

近年来,贫困地区产业建设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扶贫资金,且资金有限,远不能满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要;信贷机制不健全,贫困户有钱不敢贷,企业有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保险机制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极大地限制了海南茶叶的精准扶贫工作。

(五)缺乏品牌创建与培育

目前,海南茶叶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虽然品质上乘,但一直质优价廉。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和做强海南茶叶的品牌、加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促进贫困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海南茶叶产业扶贫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资本的原始属性是扶优扶强,要让它们“调转船头”参与产业脱贫,提高海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效果。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力度,解决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使用分散、效率不高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贫困地区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的建设工程,强化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要加强金融扶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工作,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发展海南茶叶产业任务相适应;要扶持壮大贫困地区茶叶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推动海南茶叶产业与旅游业、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海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对农户而言,要通过扶贫项目产业化、扶贫资金股份化等方式,使贫困户通过分红、务工等方式多渠道获取收入,通过劳动转变观念、学习技能,破除“宁可受穷,不愿受累”的落后思想;对于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要通过土地托管、茶苗托种、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劳力入股等途径,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

二是创新海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目前,海南茶叶产业扶贫主要有五种模式:

直接帮扶模式,各市县帮扶单位(政府)根据产业扶贫的需要,通过直补、以奖代补、贴息或物化补贴等方式帮扶,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统一供应农资、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形成“企业+贫困户”发展模式,化解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股份合作帮扶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林地经营权等租赁或者委托经营获取资产性收益,推动贫困户的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增收;村民互助合作模式,在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等农村带头人的作用,引导贫困户之间建立互助组织,开展贫困户资金、产业互助,提高农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贫困户依靠自身能力脱贫;委托帮扶模式,将国家给予贫困户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帮扶意愿、有产业经营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委托协议约定的金额,将土地经营权等租赁或委托经营来获取资产性收益,提高贫困户收入;村集体帮扶模式,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选择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市场服务等环节的作用,由村集体统一组织流转农户承包土地,以土地使用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等参股,成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项目资金补贴和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让贫困村和贫困户增加收入。

(三)创新金融扶持机制,发挥“三农”保险保障机制

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整合使用相关涉农资金,解决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使用分散、效率不高问题,加强金融扶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设立服务网点。对于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合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二是加快组建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支持贫困市县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与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三是针对海南自然灾害多发和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突出的问题,支持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通过保费补贴或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的茶叶保险产品。四是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贫困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对从事电商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给予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并由市县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

(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大茶产业技能培训力度

发展海南的茶叶产业,必须要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要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海南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从事農技推广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创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地区办项目;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对贫困户开展茶叶栽培、加工等技术方面的精准培训,面对面解惑答疑、手把手教技能,确保贫困户掌握 1至2项实用技术;要通过农业科技 110服务体系,在贫困地区开展农业科技技术培训,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活动月、知识产权宣传周,在贫困地区宣传科普知识,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培养一批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茶叶职业农民。endprint

(五)加大品牌创建与营销力度

一是着力培育品牌创建主体。要扶持创建一批品牌价值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海南名牌农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励;支持对帮扶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合作社和职业农民申报产品品牌;支持贫困县创建区域公用农业品牌,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和创建力度。

二是加大品牌营销力度。要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冬交会”“海南农博会”等平台,鼓励贫困县积极参与营销。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实施原产地保护。通过举办野生海南大叶茶采摘比赛和文化节等活动,提高茶叶企业品牌影响力。

三是搭建到村到户的茶叶营销平台。要积极搭建到村到户的茶叶营销平台,依托海南省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产业扶贫信息服务专栏,构建覆盖贫困地区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流通数据平台,指导市县对贫困户生产的品种、地点、规模、上市时间等信息建档,便于统一运销;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保底收购关系,确保所有贫困户的农产品产有所销,实现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与城市优质客户对接。

(六)发展休闲农业,探索“茶叶+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三产”融合

要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契机,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同时,开发提供游客的茶叶采摘体验游、品茶、茶文化购物街等旅游配套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种植、旅游、休闲、观光和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产业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茶叶经济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旅游产业附加效益。

參考文献:

[1] 陈惠敏.提高云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绩效的对策[J].《福建茶叶》,2016 (8):260—261

[2]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精准推进产业扶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J].《吉林农业》,2016(12):40—41

[3] 许雅.海垦茶业“敢为天下鲜” [J].《中国农垦》,2017(1):77

[4] 何章强.国际旅游岛发展趋势下海南茶叶包装设计与发展研究

[J].《福建茶叶》,2016(10):177—178

[5] 海南省政府.《海南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 (琼府办【2016】226号),2016-9-17

[6]冯飞;柯佑鹏.浅论海南特色畜禽养殖产业精准扶贫[N].《海南日报》,2017—3—8

[7] 马彩琴;高月林.沿海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J].《新农村》,2013(3):10—12

(作者单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扶贫产业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便携式茶叶